邱海波:“生命驛站”的守衛者

行業先鋒 來源:央視網 2017-10-10 第506期 A-A+

央視網消息:對重症醫學科的醫生來説,每一天都在與死神較量,每一個細節都關乎生死。走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2號樓5樓的重症醫學科,一個領先國內的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呈現在眼前,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於國內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中大醫院副院長、重症醫學科主任邱海波教授。

“重症患者就像是徘徊在懸崖邊上,重症醫學科是他們最後的希望。竭盡全力讓患者轉危為安,是我們的責任所在。”這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白求恩獎章”獲得者邱海波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ICU的先行者

作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學科&&人,邱海波教授對醫療服務、質量技術、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他常説,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學一點多走一步,就能為患者多爭取一次成功獲救的機會,就能將學科建設多推進一步。

重症醫學科的成長與強大,離不開邱海波的苦心建設與默默付出。從參與編寫各類重症醫學指南到作為專家參與制定重症醫學科建設管理規範;從編著重症醫學科醫師的專業讀物到籌備組織重症醫學科醫師資質培訓;從建立健全我國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到完善重症醫學網絡平臺建設……無不傾注大量的心血,他幾乎全年無休地奔波各地忙於工作。

在他的帶領下,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先後成為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唯一的重症醫學診療中心、首批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國家級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每年搶救重症患者1000余例,會診病人600余人次。現如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在2016年復旦大學醫學專科聲譽排名中獲得全國第二的好成績。

立足江蘇,放眼全國,讓更多的重症患者受益是邱海波教授不懈的追求。近年來,國家重症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的工作也在步步推進:修訂重症醫學質控指標,規範重症醫學學科發展;通過重症感染監測協作網的運行,有效監控我國重症醫學醫療質量;逐步推進單病種管理,使重症醫學感染管理工作邁出了一大步;率先在江蘇省試點重症醫學專項規範技能培訓和資格認證,並在取得效果後向全國推廣……在夯實學科基礎的道路上,邱海波始終帶領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地穩健前行。

千錘百煉精益求精

對重症醫學而言,每一天都在與死神較量,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關乎生死。所以,邱海波教授對自己、對學生、對年輕醫生都要求極高近乎苛刻,對研究工作也是一絲不茍。

不管事務多麼繁忙,邱海波教授都要親自查看每個實驗的原始數據、考證實驗結果、修改學生準備發表的學術論文。都説邱海波教授打造的團隊是鐵騎,培養的學生是精英,因為他們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2015年5月,邱海波突發急性胰腺炎,邊輸液邊召集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修改答辯論文,儘管身體虛弱,聲音依舊有力,眼神依舊堅毅,要求依舊嚴格。每一個研究開始之前,他都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國際相關學術動態,反復推敲實驗計劃、論證實驗的可行性。他重視科研與臨床的結合,認為對臨床無意義的研究就如同沒有靈魂,不應為此浪費醫療和社會資源。被“苛求”的時間長了,學生們也自然地體會到其中的益處。

在對重症患者的治療上,邱海波教授要求尤為嚴厲。每次制定治療方案之前,他都力求對患者病情有精準的把握,任何對患者無益的干預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操作都要完全依照流程,為的是確保治療方案的實施萬無一失。

(圖片來自網絡)

(圖片來自網絡)

守護生命不敢懈怠

“常常面對可能已經到達生命最後一刻的患者,讓我更深刻地領悟到,精湛的醫術是行醫的根本,醫生的水平決定了患者能走到哪一步,所以做一個有能力治病的醫生至關重要。在醫院裏,雖然重症患者只是比例極少的一部分,但是對醫生的要求卻是最高的——他們需要有全面的知識、快速的反應、仁愛的情懷。使命感和責任感也帶來了無盡的動力。”在邱海波看來,竭盡全力讓患者轉危為安,是一名重症醫學科醫生的責任所在。

在玉樹抗震救災時,一位30多歲的重症患者出現高熱、休克和腎臟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時進行搶救,很可能性命難保。邱海波教授親自上陣,為病人進行床邊血液濾過治療,生命垂危的患者病情得到緩解。不料三天后,患者病情再度惡化,邱海波教授立即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緊急搶救,堅持守候在病人床邊,及時調整救治方案,歷時兩周後終於把病人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邱海波感慨地説,“每次搶救的成功都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們ICU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欣慰。”

大家總能一大早就看到邱海波精神奕奕的出現在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了會診重症患者,他經常連三餐都顧不上吃。外出會診完畢,患者轉危為安,不論多晚他總是搭乘最早的班機回來,為的是病房裏依舊需要他的重症病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沒有辜負重症患者的生命重托,而辛勞也化作銀絲,爬上了鬢角。

做有溫度的好醫生

20多年來,邱海波始終懷著對醫學的赤忱之心,在人民和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先後參與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豬鏈球菌病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樹地震、2014年“8.2”昆山爆炸事故和2015年“8.12”天津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搶救工作,並多次擔任國家醫療專家組組長,成功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

他認為,作為重症醫學科醫生,除了要不停地努力學習探索,創新重症搶救技術,還必須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找到患者的痛點,去救治、安慰、鼓勵他們,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臨床醫生一定要把時間多花在病房裏、多花在患者身上,一方面通過細緻的觀察和溝通,了解患者病情究竟處在哪個階段,給出最適宜的治療方案,一方面要努力鼓勵患者,告訴他還需要度過多少艱難的時光,讓他覺得醫生時刻都在關心他。他始終要求自己,不僅要做一名技術高手,更要有人文情懷,成為有溫度的好醫生。

近年來,邱海波教授被評為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江蘇五四青年獎章、全國抗震救災模範、全國醫德標兵、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醫師獎、江蘇省“白求恩式衛生工作者”、全省衛生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江蘇省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全國衛生系統以及中組部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個人等殊榮。

榮譽的背後,是無數個不眠的夜晚,是無數次挺身而出救人于水火。在邱海波的帶領下,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取得了一項又一項的新成果。邱海波説,重症醫學永遠在路上,與生俱來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無盡的動力,他將和他的團隊砥礪前行,追求卓越,再創新佳績。(來源: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