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鄉大醫”:紮根村寨50年

行業先鋒 央視網 A-A+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民族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並數次考察少數民族地區,水、路、電、教育、醫療等都是總書記關切的民生問題,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地區發展的決心與信心。

而為了少數民族地區全面發展,無數仁人志士畢生紮根少數民族地區,立志奉獻,無怨無悔。楊文欽和扎西志瑪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

半個世紀前,為了一句“改變家鄉山區缺醫少藥面貌”的誓言,楊文欽帶著藏族妻子扎西志瑪,辭別北京,回到湖南新晃侗鄉。如今,夫婦倆耄耋之年,依舊堅守門診一線,年接診量8000余人次,被尊為“侗鄉大醫”。

    立志學醫 紮根

“我的兩個兄弟就是得了痢疾,無醫無藥病死的,那時候少數民族地區疾病猖獗,村民生病了就是請神送鬼,不相信醫學。”從小,楊文欽就立下承諾,為家鄉醫療事業服務終身。

 從一個放牛娃,到被選送到中央民族學院學習,後又轉到北京醫科大學,這個侗族小夥一步步向著自己的目標邁進。在北京醫科大學,他邂逅了自己的妻子——四川康定的藏族姑娘扎西志瑪。

畢業前夕,楊文欽和扎西志瑪都在志願表上“許下”諾言——回民族地區工作。可在分配時,由於兩人成績優秀、能力突出,分別留在了北大醫院和北京友誼醫院。楊文欽選擇了胸腔外科作為專業方向,而扎西志瑪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婦産科醫生。

事業順風順水,但兩人沒有一刻忘記曾經的諾言。

“留在北大醫院工作誰不嚮往,將來做名牌大學教授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我的目標,我的目標是改變家鄉父老無醫無藥的狀況。”1968年,在北京工作7年後,楊文欽毅然帶著妻子回到了貧困落後的侗鄉新晃。

初到大山深處的扶羅鄉衛生院,雖有預期,但楊文欽和扎西志瑪還是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1棟平房,6張病床,就是這裡的全部設施,連一把手術刀和醫用剪都找不到。楊文欽向北大醫院尋求設備支援,帶回了一批手術器械,外科、婦産科手術才得以進行。

由於當地沒有麻醉師,妻子扎西志瑪身兼數職,既要自己做手術,還要當丈夫的麻醉師。看病、敷藥、動手術、洗器械、洗污物等所有工作都由兩人配合完成。

比起設備和醫療條件的落後,村民們不相信現代醫學,是令楊文欽更為頭疼的事。為了讓村民們相信脖子上是可以開刀的,楊文欽走幾十公里山路,為一位婦女完成了甲狀腺切除手術,自己卻在回家途中被毒蛇咬傷,生命垂危,經過搶救才免於一死。

還有一位求診的女村民肚子腫脹如孕婦,身體虛弱,家人悄悄為她準備了後事。楊文欽夫妻倆自己掏錢為她買奶粉雞蛋調理身體,一個月後為其切下26公斤重的卵巢腫瘤。

到這裡的第一年,他們在院外醫療點進行了400多例手術,無一例出狀況。一時間,扶羅衛生院有北京來的“大醫師”的消息傳遍湘黔邊境7個縣市,慕名求醫的人住滿了衛生院、旅店和附近村民的家中。

1973年,楊文欽夫婦倆被調入新晃縣人民醫院,成為了外科、婦産科的&&人,他們積極進行傳、幫、帶。1983年,接任院長後,楊文欽積極拓展管理體系,新開展診療項目200余項,並選送技術骨幹到北京醫大等學院深造,將一個全地區排名末位的縣級醫院逐步發展成為科室設置齊全、人才濟濟的現代化綜合醫院,躍居全地區前茅。

其間,北京的原單位和懷化地區衛校來函想調夫妻倆去工作,均被他們婉拒。紮根侗鄉,是他們共同的選擇。

耄耋之年 堅守一線

風雨行醫路,情係侗鄉人。

如今,每週一、三、五清晨,在湖南新晃縣人民醫院門診樓,滿鬢白髮的楊文欽都會挽著妻子扎西志瑪的手,準時前來坐診。    

“哪不舒服啦?”對每一位患者,楊文欽都耐心詢問,如同對待一個孩子。對可以用“新農合”報銷的患者,楊文欽不忘囑咐他們,哪些可以報銷,怎麼去報銷。

“我現在60歲了,還能屠宰和種田,楊醫生確實是一個善良的好醫生。”被楊文欽治好腰肌勞損的許自海眼中滿是感激。

一心投入家鄉醫療事業,楊文欽夫婦有時難免疏忽對自己孩子的照顧。“我和哥哥成年之前,覺得父母給的愛太少了。我第一次和哥哥包餃子,為了等正在給人看病的父母回家,結果煮出來都成了片湯。那個時候經常埋怨他們,現在理解了,覺得他們太了不起了!”談起父母,女兒楊京華潸然淚下。

大醫精誠,仁心仁術。楊文欽夫婦紮根民族貧困山區行醫治病半個世紀,為地區醫療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他們的精湛醫術和醫德美名在湘黔邊界的侗家村寨中口口相傳。“我還要繼續看病。這個機會是黨和政府給我的,我要把它用在為人民服務上。”楊文欽説。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