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遊客可透過舷窗參觀白鶴梁
潛水員穿上厚重的潛水服
潛水員準備下水
重慶十多名潛水員潛入三峽庫區24米深水下清淤———
近日,位於三峽庫區重慶段涪陵區水域內的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清淤工程全面展開。重慶中山艦打撈公司的10多名潛水員自進場施工以來,每日分成2至3班,輪流下水清淤施工,預計整個工程需要20天左右,將在5月18日開館前全面完成。
20日上午11點,26歲小夥子江湖在同伴幫助下,穿上80公斤的重型潛水服,他在水下可通過頭盔裏的耳麥和岸上保持通話。他説24米江底只有3℃至4℃,穿棉褲都喊冷呢。
小夥子是中山艦打撈公司潛水隊員,20日開始,他們正式給“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洗澡”。
為這次清淤,潛水隊首次動用價值百萬元的專業潛水減壓艙。潛水隊長廖奇猛説,水下壓強是空氣的幾十倍,若不借助設備減壓,鐵打的人都頂不住巨大壓力,很快就會被壓得肺出血和窒息。
記者徒步下江,然後穿過147米長的“江底走廊”,來到水下博物館。這是一條彎曲的走廊,有點像水族館,唯一不同的,走廊四週不是全透明,而是多個透明的圓形舷窗。
這時,穿著潛水服的況小鋒湊近舷窗,向記者揮手微笑。他拿著絨布,開始小心地擦拭著舷窗上的泥沙,然後遊到保護體上方,拂去燈具上的淤泥。
況小鋒每到一處,用水槍朝石頭一衝,大量黑色的淤泥翻涌。水底一片渾濁,記者完全看不清石梁。工作人員介紹,在況小鋒衝淤的同時,吸沙泵將渾水吸走,清水流進保護體。
“在裏面有什麼感覺?”況小鋒出水後回答記者説,下水後胸口有點悶。“就聽到江水在耳朵邊咕嘟咕嘟地叫,隔著舷窗,幾乎聽不到你們在那邊説什麼,只能用手勢。”他一邊喘氣一邊説。
據悉,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北長江中的白鶴梁水文石刻,是一條長達1.6公里的古老石刻帶。它記錄了1200多年來72個枯水年份的長江水位資料,並因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3萬多字詩文真跡題刻而被譽為“水下碑林”。文並圖/《重慶晨報》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