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午後,上海交大浩然高科大廈2305室,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所葛修潤院士的另一個工作地點,一聲聲劇烈的咳嗽,讓人為眼前這位身 高1米86卻疾病纏身的科學家揪心。
他身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肝病和膽病,月初剛從醫院回來,現在又感冒了。可是過幾天,他又要到白鶴梁工地去,檢查一關鍵工程的質量是否過硬。
白鶴梁是涪陵長江江心中的一段石梁,歷代文人墨客在上面留下了3萬多字的真跡題刻,有“水下碑林”美稱;18尾石魚雕刻,記錄了1200多年來長江72個枯水年份的水位資料,故又有“世界第一古水文站”之稱。在三峽1087處文物中,白鶴梁最早被列為“國寶級”文物。
2001年2月,國家舉行白鶴梁保護方案的最後一次專家評審會,向來與文物保護工作接觸不多的葛修潤院士,被國家文物局邀請參加。
這一去,讓白鶴梁成為他和夫人這4年來最傾注心血的重大事業。
按照慣例,方案最終應被“通過”,可評審組長葛修潤唱了反調。他説,“就地淤埋”和“岸邊複製”的方案是不適宜的,如果不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在原址保護白鶴梁,將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失職。
葛修潤提出了“無壓容器”的新方案,在原址把白鶴梁藏在一個鵝蛋形的水下博物館中;內部建有水下觀景廊道,以供人們參觀……
這一創意,獲得了其他11位評委的一致贊成,可令原方案的提出者十分不悅。領導也面有難色,“葛院士,您的意見很好,但過兩年,三峽就要蓄水了,恐怕為時已晚……”
最後,原定方案還是被通過了。
為了白鶴梁這個國寶不至於遭受水下淤埋的命運,知識分子的良知促使葛院士提筆給中國工程院寫信,給國務院領導寫信反映。
幾經週折,他的方案終獲國家批准。2003年2月13日,他的“水下宮殿”正式動工,白鶴梁絕處逢生。
方案被採納了,設計也做好了,用一些人的話説,餘下的事情,不關葛修潤的事。可葛修潤自認良心上有責任。他跟夫人商量,“無論怎麼困難,我要常到涪陵去看白鶴梁修建情況,幫他們出主意。”
兩年來,為了白鶴梁工程,他已記不清去了涪陵多少次。今年春節,他們在白鶴梁工地上與工人一起過大年。
他最擔心施工質量,也操心施工進度。2006年6月三峽蓄水到156米,如果水下工程沒完,白鶴梁照樣難逃被掩埋的命運。兩個枯水期不到360天的時間,是水下施工的最後期限。
今年1月24日,施工方和投資方因經費鬧矛盾,工程被拖延。躺在醫院病床上的葛修潤心急火燎,忙著給施工方打電話,“你先做,我來籌錢行不行。”電話不奏效。葛修潤不得不將有關各方召集在醫院附近開了一天的會,矛盾終於得到解決。
回到病房,葛修潤癱倒在床上,可白鶴梁工程得以加速前進。
人物簡介
葛修潤,岩土力學與岩土工程專家,1934年生,上海人,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為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所研究員和上海交大岩土力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他曾就讀于清華大學,後留學蘇聯,曾獲洪堡基金會研究獎學金在德國從事研究。自1985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次,中科院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次,被國家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發表論文約300篇,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編委。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