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梁位於重慶涪陵城北長江中,這道天然石梁,全長1600米,寬10-15米,自西向東延伸,呈一字形與江流平行。因早年常有白鶴群集樑上而得名。
一、白鶴梁題刻的價值
由於常年受江水沖刷,白鶴梁形成上、中、下三段。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鶴梁題刻"主要分佈在220米長的中段石樑上。白鶴梁題刻始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現存165段(唐代1段、宋代98段、元代5段、明代16段、清代23段、年代不詳者20余段),石魚18尾,觀音兩尊,白鶴一隻。記載了自唐迄今1200年間72個年份的水文資料,系統地反映了長江上遊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況,為研究長江水文、區域及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規律提供了極好的實物佐證,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應用價值。
石魚題刻 |
石魚題刻中最著名的為唐代所見魚和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涪州牧蕭星拱重鐫雙魚。經勘測,唐代所見魚的腹高相當於涪陵水文站歷年最枯水位的平均值;清代重鐫雙魚魚眼高程大體上等於川江航運部門涪陵地區的水位零點。刻石魚為水標,以它記錄枯水變化,預卜農業豐歉,這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舉。令人敬佩的是,古人鐫刻的石魚水標,和現代水文站測量水位升降數據的原理完全相同。設立固定水標系統觀測江河的水位變化,迄今不足百年曆史,而"白鶴梁題刻"的長江水位記錄已有1200多年的連續記載。並從中得出長江上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次枯水發生;10年就有一次較枯水位出現;600年就有一次極枯水位出現的結論。不少細心的人,將石魚出水的時間,觀魚者的姓名和石魚露出江面到枯水線的距離用尺子測量出來,刊刻在石樑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極其珍貴的水文資料。以此推算,可以得出長江枯水水位統計和枯水發生的週期。為長江水利、水電、航運等方面的開發,特別是為葛洲壩水利工程的建成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科學依據。
白鶴梁題刻 |
白鶴樑上題刻縱橫交錯,篆、隸、行、草、楷諸體皆備,顏、柳、蘇、黃俱全,題刻多出自歷代名家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大詩人黃庭堅的題刻最為珍貴,此外還有朱昂、晁公武、吳革、王世禎等500余歷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題記,匯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有“水下碑林”之譽
白鶴梁題刻長年淹沒于水下,只在每年冬春季節江水枯落時才露出水面。因它獨特文物特性以及在科學、歷史、藝術方面具有極高價值, 1988年,白鶴梁題刻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