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成長的秘密》是一部關於兒童的生活戲劇——發生在真實環境裏的真實故事。在普通公共幼兒園裏,兒童所有的時間都被切割成不同的板塊,所有的活動都被組織了:走線、唱歌、畫畫、説英語、背古詩……孩子們被秩序化地安排在不同時空格子裏。然而,一個名叫巴學園的幼兒園卻把兒童放還自然狀態:孩子們自由地締結夥伴關係,自發地組成群體,孩子之間的感情生活與社會組織呈現出一個神秘的世界:一名四歲女孩穿越冬夏、每天堅持的友情等待,一位五歲女孩與二個男孩微妙的童年友誼,一個五歲男孩天賦的領袖氣質以及錯綜複雜的權力爭鬥,一名兩歲男孩總是悄悄地嘗試出人意料的動作——把小朋友的鞋子放進比他還高的垃圾桶……

  張同道和他的孩子們

  編者按:對《成長的秘密》總導演張同道老師的採訪,是他身在西雙版納的時候完成的。這次去雲南,他是去兌現自己的諾言的,對他7歲兒子的諾言:就是每年帶孩子進行一次長距離的遠行。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可能緣于他傾情完成的作品——《成長的秘密》。是否緣于巴學園教育理念的影響,是否確是《成長的秘密》給他帶來的啟示呢?讓我們一同走近張同道和他的孩子們。

  《成長的秘密》所詮釋的大李和她的巴學園

  巴學園的孩子們叫她大李,家長們喊她大李老師,朋友們稱她老李——這些説的是一個人:李躍兒,“李躍兒巴學園”的創辦人。

  巴學園匯聚了一群個性飽滿的孩子,孩子們生活在自然、自由的世界,表現出最真淳的人性狀態:二歲半的探險家、三歲的哲學家、四歲的友情公主、五歲的孩子王……別以為巴學園是一個放養天才的處所,它只是打開兒童的心靈,釋放人性的光輝。在這裡,只要不傷害他人,每個孩子的行動都是自由的,每個孩子的天性都得到尊重,正像李躍兒的教育理念“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削足適履不是巴學園的工作。

  每個家長都以為自己最懂孩子,最愛孩子。然而,看了巴學園孩子的生活,也許家長們就不那麼自信了,有些人會發現自己對孩子——哪怕自己的孩子——的無知以及無知的愚昧。在小康中國,不少父母不惜重金為兒童的身體提供一個物質天堂,卻不願為兒童的心靈搭建一間溫馨的精神小屋。從傳統棍棒教育理念到當代放縱教育模式,多少暴力假借愛的名義耀武揚威,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所説的“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巴學園是一種什麼樣的兒童教育?這部關於兒童的紀錄片《成長的秘密》為我們做了詮釋。這裡我們權做放映員,泄密幾個鏡頭:

  場景一:靜靜的午睡中,一位二歲半小男孩悄悄溜到教室,發現筐裏放著豆子。他謹慎地回頭看看,發現李躍兒站在門口,便試探性往地板上丟了幾顆,又小心翼翼地看一下大李,大李表情平靜,他便又撒出一把,大李依然表情平靜,於是他大把大把地把豆子撒在地板上,瘋狂地在豆子上來回奔跑。待他跑夠了,瘋夠了,大李邀請他一起把豆子收起來,放回筐裏。

  場景二:遊戲結束了,大李告訴一位小男孩時間到了,必須把剪刀歸位。他拒不放下剪刀,放聲大哭。大李抓住剪刀,不搶不奪也不松手,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復:遊戲結束了,剪刀必須歸位。僵持一刻鐘後,小男孩放棄,依然哭泣,大李擁抱了小男孩。

  場景三:雪中巴學園,門口站著一位四歲女孩,拒不進屋——她在等一位小男孩,男孩不來她不進屋,這種情境已經堅持一年了。大李走來問道:“我可以陪你等嗎?”小女孩搖搖頭。雪越來越密,大李再次走過來,把自己的圍巾給女孩圍上,大李再次問她是否可以陪同,女孩點點頭。雪還在飄,大李陪同小女孩等待,一直到男孩出現。

  這些場景是每天發生在巴學園的平凡細節,它凝聚了李躍兒教育的理念:耐心、原則和方法——這是愛的真實內涵。她尊重孩子的意志,呵護兒童的心靈,讓他們感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同時,她又耐心幫助孩子們建構原則,決不漫無邊際地放縱。

  怎樣的契機成就了《成長的秘密》

  鏡頭切回1999年,為尋找紀錄片選題,張老師的朋友老徐陪他駕車暢遊寧夏,拜訪了研究易經和宇宙之謎的王木匠、造飛機的牧羊老人、唱民歌的花兒大王、留在西海固的北京知青各色人等。張同道在為大李新書所寫的序中描述了第一次看到大李的情景:“中秋前夕,趕到賀蘭山下的小樓——老徐家住這裡,我第一次見到李躍兒。李躍兒並不像老徐反復預告的‘家有傻妻’,墻上懸挂的風景油畫提醒她的畫家身份,但李躍兒還是給了我驚奇,一見面就講述她父母的陳年愛情故事,細節、情境極為逼真。看過她為兒童美術班上的課,當即確定她為紀錄片的主人公——這個決定有些突然,出乎她、也出乎我本人的意料,她順應兒童天性的教育理念、對待兒童的耐心與善意、調動氣氛的才華觸動了我的神經,這部紀錄片便是後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沙湖畫人》,沙湖邊上的兒童寫生成為影片的重要內容。此事定下以後,我們就帶著帳篷去體驗小沙湖,晚上明月當空,涼風如洗,卜居蘆葦叢裏的昆蟲演奏著小夜曲。那一天正是中秋。

  此後兩年,我們依然漫不經心地通電話,偶爾也寫信,安慰或訴説一些生活歡樂和擔憂,直到有一天李躍兒告訴我她已辭去工作,專心從事兒童教育。果然,很快,李躍兒的專著《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出版了,她創辦了巴學園,並從賀蘭山下移到北京,她的兒童教育理念從藝術家的直覺發展為一套完整的學説,她瘋狂地工作、吸納、釋放,宛如穿上一雙紅舞鞋。當我從美國遊蕩一年回到北京,巴學園已經成為北京兒童教育圈裏的頂級品牌。”

 

在《成長的秘密》中實現著怎樣的創作理念

  橫亙在張同道面前的兩座高山

  説到這部片子的創作,張教授提到了橫亙在他面前的兩座高山,一個是張以慶的《幼兒園》,另一個是法國著名導演尼古拉菲力貝爾的《是與友》,拍法國鄉村一個幼兒園和小學結合體的學校。這兩部片子都是了不起的成功之作。那麼,同為反映兒童世界的紀錄片,《成長的秘密》與兩者有何差別呢?張教授個人覺得《成長的秘密》與預期還是有差距的,遺憾很多,但是他仍然對自己的傾心之作相當自信。“這部作品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兒童紀錄片的格局,過去的作品都是狀態多,故事少,人物不夠突出。以慶的幼兒園像古希臘的寓言一樣,通過片子講述了一個道理。尼古拉菲力貝爾的《是與有》拍的是很詩意的人性的東西,其中人物形象的豐富程度還有提升空間。”

  抓人物與抓故事並重

  “我拍片伊始就採用與兩位導演完全不同的方案,他們抓狀態,我們抓故事;他們抓寓意,我們抓人物。”張教授希望《成長的秘密》每一集中都講述一個有個性的孩子,即抓人物。第二是抓故事,紀錄片不好看很重要的一點是沒故事。喜歡看故事是人的天性,問題是紀錄片這麼多年,給觀眾呈現的現在進行時的故事太少了。等到你拍攝時,故事往往已經發生過了,再去補拍,口述,生動性就差了,所以跟故事片相比這始終是一條軟肋。”紀錄片是不是也能拍得像故事片一樣好看,而且比故事片更有生活質感,是張教授一直思考並努力實踐著的。紀錄片真實,帶著毛邊,而故事片裏的人物或故事,太乾淨了,像真空裏發生的一樣,更不可信。“小孩説大人話,場景太刻意,情結太離奇”等問題都是兒童電影經常會犯的毛病。那麼能不能用紀錄片拍出故事片的效果呢?“原來在這方面做的不夠,我認為第一是時間花的不夠,時間是紀錄電影最珍貴的財富。第二,方法跟目的不協調,還是過於喜歡抓造型、抓狀態,對故事追蹤的不夠,甚至有些紀錄片導演認為,故事就是廉價的、庸俗的東西,覺得不值得在紀錄片裏追求這些。一個長鏡頭長一分鐘甚至更長,光影很漂亮,人物神情也很有意思,這樣就是好紀錄片了——當然我不否認這是好的紀錄片,但我覺得還可以有另外的探索,讓紀錄片跟普通觀眾走得更近。”

  技術上的實現手法

  為了追求故事和人物,張同道在拍攝的過程中做了很多調整,包括技術上,不能要求攝影機總是在三腳架上,它的移動過於笨拙,當故事發生時根本來不及去捕捉,所以《成長的秘密》中,大量鏡頭都是手持的,而不是在三腳架上完成的。“當然這也影響了我們的影像品質,張以慶的《幼兒園》畫面比更漂亮,焦點的移動,景深關係,光影關係,比這個片子要好,抓靜態有充分的時間去調度。那麼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儘量把鏡頭拍的穩定,比如辰辰和南德的故事,那集就很漂亮,因為辰辰的活動範圍比較小,早晨基本在門廳活動,就有充分的時間把光、影、景別調整得比較好。那麼其他的怎麼辦呢?我們用個比較土、比較笨的辦法,做了很多沙袋,散佈在孩子們經常活動的場所,一旦事情發生,攝影機來不及上架,就放在沙袋上,保證鏡頭的穩定性。所以雖然有些鏡頭晃動得很厲害,但總體上説還是很穩,很漂亮的。

  拍攝中的趣事和遺憾

  《成長的秘密》的從拍攝到完成歷時三年多。從2006年夏天到2007年夏天天天跟蹤,2007年夏天到2008年夏天定點跟蹤,只跟主要人物,2008年夏開始進後期,到09年6月後期全部結束,一年零兩個月的後期製作。這18集的節目是從200個小時的素材中提煉出來的,攝製組捕捉到了太多有意思的人物和故事。

視頻集>>

熱詞: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

channelId 1 1 導演張同道談《成長的秘密》創作歷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