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2005年夏天,一輛載着巴勒斯坦難民的客車照例通過以色列邊防檢查站。這些難民常常遭遇以色列士兵的冷眼,甚至粗暴呵斥,一位難民調整心情,準備接受即將到來的羞辱,這次肯定也不例外。然而,他意外發現粗暴的表情剛剛發動就凝固在以色列士兵的臉上,雕塑一般。短暫僵止後,一絲枯澀的笑容從臉上擠出來,客氣地接待他。這位難民感到奇怪,從窗口伸出腦袋,發現後面車窗裏伸出一雙手,手裏握着一台DV機,正在拍攝。
一台DV帶給巴勒斯坦難民生命的尊嚴!
以色列士兵擔心的不是DV,而是DV所記錄的真實現場和DV的傳播。DV是一種力量。當普通民眾拿起DV拍攝、而網絡又提供了傳播平臺的時候,DV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拍攝工具,而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輿論力量,一種無處不在的見證力量,一種自由自在的表達力量。
電影是現代科技的創造,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飛躍。不幸的是,電影誕生不久就被商業和權力徵用,昂貴的技術設備、複雜的技術操作令人敬而遠之,而投資機構與放映渠道的壟斷則徹底把普通人對於電影的夢想碾成碎片,大眾在電影這一偉大的人類發明之中只剩下一種角色——觀眾,甚至淪落為追星族。大眾在最為發達的大眾媒介中不僅沒有激發人性的光輝,相反,成為大眾媒介的奴隸。法國電影思想家巴讚曾經幻想把電影從好萊塢的鐵幕中解放出來,幻想電影成為每個人手中的自來水筆。不過,這僅僅是一種美麗的幻想。
現在,DV來了,DV終於來了!中等收入的人就可以負擔一台DV機和錄象帶的價格,中等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操作DV的拍攝和編輯,DV消解了大眾的技術自卑與金錢恐懼,DV終於把電影從商業和權力的壟斷中解放出來,DV帶給每一個人實現電影夢想的可能——紀錄片、故事片或者紀錄化故事片,故事化紀錄片,只要你想,只要你能,每人都可以自信地、自由地製作自己的視頻作品,放在博客上,或者發給朋友。電影不僅僅是賺錢的工業或者宣傳工具,電影是表達個性、記錄情感、見證社會、承載思考的媒介。電影這一偉大的發明終於回到民眾手中:民眾是電影的主人,而不再是電影的奴隸!
DV是一種大眾可以掌握的拍攝工具,DV拍客面對專業人士總是取45度角仰視。自從20世紀從90年代末DV興起,價格不斷下調,技術標準不斷提升,一些DV作品陸續在國際電影節亮相,甚至獲獎——寧贏的《希望之旅》在巴黎真實電影節獲得大獎,王兵的《鐵西區》從日本到法國一路彩旗飄飄,現在中央電視臺終於把DV作品引入正式播出的欄目《人與社會:DV民眾影像》,DV儼然一股影像新勢力,改寫着電影/電視的版圖。
和電視臺其他欄目完全不同,《DV民眾影像》與其説是電視人製作的一檔電視節目,不如説是DV人的電視聚會,各自亮出自己的絕活,交流,切磋,相互欣賞,由此觀眾看到了新奇的人間風景:
兩隻狗之間的情感故事:一隻狗死了,另一隻不離不棄,守在旁邊,企圖把同伴喚醒。
一位民間科學家的高科技試驗:一位農民癡心製造潛水艇,用簡陋的工具探索高科技的秘密,他製造的潛水艇終於輕鬆地沉浮在水面。
一位菠蘿小販的雙重生活:早晨是樸實、勤懇的樓道清潔工,中午化裝後在街上賣水果,一位濃壯艷抹的菠蘿西施。
這些鮮活、健康的DV影像展示了生活的創造,這是編劇也難以想象的真實的戲劇場景,卻被民間DV拍客記錄下來,傳播給沉浸在媒體虛構世界的電視受眾。
也許有人説這些民間影像太不專業了,不懂得蒙太奇、長鏡頭,不懂得出畫入畫跳軸跳切。是的,這些拍客確實不專業,這些影像也不考究,但他們拍攝到的影像卻更真實、更鮮活、更有力量。
DV正在或者將要修訂電影的美學規則,這是可以預期的現實。以商業放映或學術精英立場建構的電影游戲規則在DV影像裏終將斷磁、碎裂,如好萊塢的敘事規則、造星機制,權力電影的意識形態企圖與精英電影的晦澀、傲慢,DV將建立自己的電影規則,這一規則的前提是實現飽滿、真實、自由的表達,釋放積聚在血液與心靈裏的才華與夢想。金錢和權力帶給人類的快樂和幸福是外在的、淺薄的,也是危險的,只有心靈的自由才能帶給人類真正的幸福。
DV把電影從權力和金錢的囚禁裏解放出來,不拒絕年齡、職業、性別甚至文化程度的差異。當然,DV不會、也不可能替代影視專業行當,卻逼迫專業人士思考如何在DV多媒體時代繼續自己的工作,並以獨特的媒介形式和美學風格開闢了另外一重風景。
DV確實來了。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