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長城、金字塔、巴黎聖母院、艾菲爾鐵塔,那些穿越時間的偉大建築都蘊藏著一種特定的時代精神。如果做一個大膽設想:要是當時有人把長城或者金字塔修建的過程拍攝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的價值無可估量——即使不談它的美學意義,單就文獻價值它就足以不朽。在這種假設的遺憾中,我看到了紀錄電影《鳥巢:夢開始的地方》,它不僅修復了歷史的遺憾,還為觀眾打開觀看一座建築的思維之門。

    鳥巢能否成為跨越時間的偉大建築?這個問題留給歷史去耐心沉澱。但鳥巢從構思之日起就註定是一座不平凡的建築,且不説它奇特的造型、新穎的工藝,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就賦予它民族和體育的雙重夢幻色彩,何況它還處於傳統北京中軸線的北端,成為與紫禁城遙遙相望的現代對話者,其文化空間誘發無限聯想。紀錄電影《鳥巢:夢開始的地方》提供了進入鳥巢的三種方式。

    一、一座建築的誕生

    《鳥巢:夢開始的地方》記錄了一座不平凡建築的誕生過程,這一過程佈滿曲折、崎嶇和艱辛。遠遠望去,它的造型確實像一隻鳥巢,而這只鳥巢是一座由4萬2千噸鋼鐵編織成的建築,焊接總長度為300公里,2萬名工人參與了建築工作,複雜的、不規則的結構網格增加了工作的難度,主結構是由24根主柱和48根絎架梁來構成,24根柱子延伸為48根絎架梁,同時跟中間內環相切。這種設計和建築方式在世界建築史上都是第一次嘗試。

    《鳥巢:夢開始的地方》選擇中國方面設計師、瑞士設計師、中國建築隊的設計師、建築工人等人物,記錄了建築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鳥巢總承包部副總工程師邱德隆説,“當時可能拿到這個圖紙的時候,就是好像無從下手的感覺,太複雜了,或者説很難找到它的規律。”而第一批來到鳥巢的焊接工人、河南民工小蒲從2005年7月份就在鳥巢幹,他説,“剛開始每天上班的時候都很緊張,就是怕自己燒不好,幹不好,心裏邊想著一定要焊好。鳥巢是我幹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是説焊鳥巢的人,就等於是那種裁縫,把鳥巢一點點給縫起來,我們在首鋼培訓的時候,他們也跟我們説過就是焊繡鳥巢精品。”吊裝42000噸鋼結構,焊接300公里長度的鋼縫,由974塊膜板構成的4萬多平方米頂篷全部由工人在60至70米高的地方手工安裝完成,來自四川的父子民工一起安裝肩膜,“開始都不敢下去,我這看著都害怕,站在天溝裏面腳就發抖。後來習慣了,啥事沒有了。”

    因為鳥巢地面之上沒有平面,工人坐在吊筐裏施工,而攝影師同樣沒有擺放機器的位置,他們也坐在吊筐裏拍攝。鳥巢的難度不僅留給建築工人,也同樣擺在攝製組面前。然而,中國工人創造了建築的奇跡,中國攝製組也堅持下來,拍攝到奇特的鏡頭,如空中作業的鏡頭,頂部貼膜的鏡頭等,都極為珍貴。《鳥巢:夢開始的地方》記錄了一座不平凡建築的不平凡誕生旅程,這一過程不可重復,這部電影的價值也不可替代。


二、一座建築與一群人的對話

    一座建築不僅是一堆物理材料的組合,也是建築與人的關係表達,尤其作為一座公共建築。《鳥巢:夢開始的地方》表現了一座建築與一群人的對話。

    一座鳥巢聚集了來自不同方面的人士:鳥巢的建設者——設計師、承包商、建築工人,鳥巢的使用者——運動員、工作人員、觀眾,鳥巢的見證者——北京市民、外地遊客。當然,還有來自媒介的電影工作者。電影製作者用“夢”建構了鳥巢與人群的關係:

    對於建設者,鳥巢是一個創造奇跡的夢。

    為一座著名城市、一屆寄託了百年民族夢想的奧運會設計一座主場館,這是多少設計師的夢想,而能夠實現夢想的卻只有一人。瑞士設計師赫爾措格在中國圓了他的設計夢,中方總設計師李興鋼説,“實際上一個建築它從開始,被策劃,被構思,變成圖紙,最後被建造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像一個生命被孕育,被孵化的一個過程一樣,你會有很多很多的人,會在裏面投入他的心血。”對於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民工,參與鳥巢建設無疑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人生經歷——事實上,電影中兩位民工確實在討論自己的名字是否會被刻在紀念碑上。

    對於使用者,鳥巢是一個成就輝煌的夢。

    奧運會服務團隊為了一次播放國歌的錯誤而全體檢查,為了一個標準而真誠的笑容而忍受誤解和委屈,因為大家都明白,奧運會承載了民族夢想和國家意志,它不允許錯誤,一次錯了就永遠錯了,沒有改正的機會。

    年輕的志願者把鳥巢的服務當作人生的機會,即使沒有晚餐也要把微笑進行到底,即使遭遇無理的責難也不讓奧運志願者的名字蒙羞。

    而對於運動員,鳥巢是一個攀登人生巔峰的舞臺。電影展示了各色運動員的成就,但著重表現了中國運動員劉翔的退賽,突出現實與夢想的距離,也渲染了中國觀眾對於這一事件的情緒與思考。
對於見證者,鳥巢是一個象徵符號的夢。

    奧運會結束了,鳥巢最為輝煌的一刻過去了,但它已經成為北京的一處風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來到這裡打拳,跳舞,輪滑,放風箏,拍照片,不平凡的夢降落在平凡的生活中……尤為可貴的是,電影並沒有簡單地一味讚美鳥巢,而是客觀地展示了人們對於這座建築的不同意見——一對父子因為對於鳥巢看法不一而發生爭論,父親説鳥巢是“亂七八糟”,兒子説“它就要這個樣式 ”。

    而對於電影製作者,鳥巢是一次跨越的夢。

    製作團隊長期記錄中國社會變遷,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經驗,但能夠進入鳥巢拍攝依然是一件幸運的工作,而製作一部進入院線的電影更是幸運至極。對於他們,這也是一次跨越。
建築與人的對話貫穿全片,匯成一條緩緩的精神溪流,浸潤著電影的人文氣質,把一座鋼鐵建築與人連結在一起,賦予鋼鐵以人性,賦予建築以情感,這是《鳥巢:夢開始的地方》獨具的藝術匠心,也是電影力量之所在。

    三、一座建築的精神空間

    形式就是美學,形式就是意義。鳥巢方案一齣世就以它的建築形式震驚世界:用鋼鐵編織一座鳥巢?作為奧運會主會場,作為古都北京的一座新地標,鳥巢喻示了一種精神向度,而電影也著力追蹤了這座建築的精神空間。

    《鳥巢:夢開始的地方》開頭和結尾兩次展示了從永定門、前門、天安門到鳥巢的北京中軸線。中軸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地理線路,而是中國風水文化的權力象徵:只有皇帝才能從中軸線上行走,紫禁城的大門也只對皇帝開放。從紫禁城到鳥巢的中軸線越過從專制到民主的漫漫長路,二者形成一種微妙的對話關係:高大宮墻和護城河包圍的紫禁城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徵,而四週透光、中心面向天空的鳥巢則是現代民主的形式暗喻,這正是中國一百年來跨越的艱難路程。

    民主正是電影所要表達的精神空間。瑞士設計師赫爾措格認為鳥巢“可以同埃菲爾鐵塔相比較。你可以想象在埃菲爾鐵塔及其下面的空間是超凡的,100年後的今天,每到週末,人們可以一家人一起到那裏散步休閒,儘管它最初目的並非如此。但埃菲爾鐵塔仍然提供了這種機會。同樣,運動場館鳥巢也可以提供相似的機會。”影片從始至終一直穿插普通民眾的鏡頭以表現鳥巢與大眾生活的關係:爭論鳥巢造型的父子倆,在鳥巢照相的各色人等,放風箏的人,輪滑少年,鍛鍊者,秧歌老人,畫畫兒童⋯⋯他們是鳥巢最普通、也最持久的生活夥伴,他們把不平凡的建築納入平凡的日常生活。

    作為國家體育場,鳥巢最輝煌的時刻是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體育比賽,但電影《鳥巢:夢開始的地方》似乎有意回避這些宏大的時刻,盛大的開幕式一閃而過,比賽場也是一組簡要的鏡頭,閉幕式根本就沒表現,而把鏡頭對準場館建設者、為奧運會工作的志願者、運行團隊,還有在廣場上遊玩的群眾,這正是製作人想通過電影詮釋鳥巢的精神空間:鳥巢屬於輝煌的奧運會,但更屬於日常生活,屬於大眾。

    《鳥巢:夢開始的地方》的製作也是一次艱難的電影之旅:高難度的拍攝,持久的跟蹤,曲折的溝通以及主題提煉與技術潤飾等煩瑣的工作細節。因此電影並不完美,觀眾可以從光線、敘事、細節、觀賞快感甚至構思方式提出不同的遺憾。然而,如果沒有這部電影,那將是一個時代不可彌補的、真正的遺憾。

     

視頻集>>

熱詞: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

channelId 1 1 一座建築的精神空間——進入《鳥巢》的三種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