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時間流過去,歷史留下來。在這不可逆轉的時光隧道裏,人類走向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來去之間,人類往往迷失在記憶與幻覺交織的圖景中,無法辨析世界甚至自身。我們企圖用文字符號打撈消逝的歷史,而符號的模糊性常常帶來新一輪困惑。於是,幾千年來人類總幻想把色彩與聲音留住,於是人類發明了電影。

    電影最主要的功能是紀錄——不管紀錄排演的故事還是發生的事件,而紀錄電影則主要紀錄後者。從紀錄電影我們觀照自身、認識世界,留下歷史的一片衣角、一絲斷響。

    在今日世界,作為一種大眾傳媒與娛樂方式,電影顯然屬於大眾文化形態。但在電影家族中,紀錄電影卻是人類文化的一份特殊寶藏,它以紀錄不可復現的時間流程顯示出特殊價值。遺憾的是,當西方電影人癡迷地穿越戰場、工廠、運動場與北極大陸之際,中國電影人熱衷的多是故事片。延安電影隊用伊文思留下的機器和膠片拍攝的都是共産黨領袖的光輝形象,而紀錄電影卻遲遲沒有出場。

    如果説中國紀錄片曾經在一個歷史時期形成過一點“運動”跡象的話,那應該是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視紀錄片。其標誌是中央電視臺的《生活空間》、上海電視臺的《紀錄片編輯室》與各電視臺的紀錄片創作室,也有個別獨立製片人製作紀錄片。紀錄電影也還不斷生産,卻都出自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等個別單位,數量較少,也多是重大主題或題材。獨立製片人參與紀錄電影的較少。本文就文化形態和美學特質對90年代以來中國紀錄片進行探討。

     

    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文化格局發生巨大遷移。這一遷移導致中國紀錄片內部的文化形態——即紀錄片的文化定位所隸屬的階層——演進變化,産生新的品貌。

    如果説80年代中國是以知識分子為代表的精英文化熾熱鼎盛,那麼90年代中國則是大眾文化逐步從邊緣走向中心,最終奪取話語權。學術衰微,文學危機,高雅藝術沉落,電影市場低迷,而作為亞文化形態的電視異軍突起,從電視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到電視欄目《正大綜藝》、《快樂大本營》,觀眾參與性節目日益增加,娛樂化、休閒化、感官化趨勢勇往直前,大眾文化成為中國文化格局中一支不斷上升的重要力量。由於大眾文化的興起,帶動處於地下狀態的邊緣文化浮出水面,成為文化格局中新興勢力的代表,雖然它的力量依然非常孱弱。在80年代,自由職業還是一項謹小慎微的選擇;而在90年代,自由職業的文化人已經流行為一種時尚。同時,國家主流意識形態仍然佔據著無可比擬的媒介優勢,用強大政治勢力實施宣傳戰略。與前面幾種文化勢力相比,精英文化已是瘦弱不堪,在新的文化格局中日益退縮,守據偏僻一角茍延殘喘。

    紀錄片是影視媒介中最具有文化品格的樣式,它的文化形態正是總體文化格局分佈的具體顯現,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1、 主流文化形態

    主流文化形態紀錄片(簡稱主流紀錄片)是國家意識形態的體現,它所紀錄的往往是重要事件、人物或主題,通過正面引導啟發公眾興趣,達到宣傳國家主流意識形態之目的。主流紀錄片又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重大事件或人物,如《鄧小平》、《周恩來外交風雲》、《飛越太平洋》(江澤民訪美紀實)、《世紀慶典》(香港回歸)等;一種是小人物、大主題,如《村民的選擇》講述的是中國農村民主選舉制度,《龍脊》描述的是希望工程,《麥賢德和他的妻子》講的是嫁給戰爭中受傷英雄的好女人等。現有紀錄電影大部分集中于這一類型,電視紀錄片也佔有相當巨大的比重。

    2、 精英文化形態

    精英文化形態紀錄片(簡稱精英紀錄片)是指知識分子氣息濃郁的作品,選材主要集中於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民俗學和藝術、宗教等方面。它所追求的不是娛樂效果或宣傳目的,而是力圖觀照人類生存處境,探索人類精神、藝術與社會發展之路,顯示出一定的思考深度與思想光輝。精英文化從中心向邊緣退縮,退守中不斷尋找新的路徑。在以電視媒介為代表的大眾文化高揚的時代,一部分退守書齋,一部分不甘寂寞者深入紀錄片——這是目前可以尋找到的最佳宿營地。《最後的山神》、《尋找樓蘭王國》、《流年》、《神鹿啊,我們的神鹿》、《五鳳樓》、《尋找都仁扎那》、《三節草》和《陰陽》等一批富有思想力度和美學高度的作品驗證了中國紀錄片的實力。

    3、 大眾文化形態

    大眾文化形態紀錄片(簡稱大眾紀錄片)是中國紀錄片最重要的類型,它把鏡頭對準社會,對準普通人,素樸地紀錄他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刻畫出當代中國人物群像。從1988年上海電視臺推出《紀錄片編輯室》、1993年中央電視臺《生活空間》提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到1997年北京電視臺《百姓家園》提出“讓老百姓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一觀念漸次深入,形成中國紀錄片的奇異景觀。這一類型的作品數量巨大,佳作疊現。如《遠去的村莊》、《舟舟的世界》、《八廓南街16號》、《姐姐》、《半個世紀的鄉戀》、《藏北人家》、《芝麻醬還得慢慢調》、《球童》等都是其中傑作。

    4、 邊緣文化形態

    邊緣文化形態是相對主流意識形態而言的,由於遠離話語中心,它常常以地下形式存在。90年代以後,伴隨民主進程的加快與社會透明度的提高,一種相對寬鬆的思想氣氛容忍一些非主流意識形態浮出水面。這種類型的文化、藝術在文學、音樂、美術等領域存在較為普遍,但在電影電視領域為數極少。前面幾種類型都是在電視臺播出或在電影院放映,而邊緣文化形態紀錄片(簡稱邊緣紀錄片)卻無法進入公眾傳播領域,大多在海外參加電影節或發行。它往往把鏡頭對準中國社會體制之外的邊緣人,傾聽他們的隱秘心聲與情感陳述,貫注著人道關懷精神和個性特徵。目前可知的作品只有吳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為家》、蔣越的《彼岸》等少數幾種。
這四種文化形態的紀錄片共同構築中國紀錄片的文化格局,品質各異,風格多樣,矛盾而又豐富,匯成多元共生的紀錄時空。

視頻集>>

熱詞: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

channelId 1 1 多元共生的紀錄時空——20世紀90年代中國紀錄片的文化形態與美學特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