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東日”南派優秀紀錄片頒獎典禮於12月6日舉行,選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大獎頒發後的第二天進行,可謂以濃郁的嶺南風味和輕鬆愉快的頒獎氛圍仿佛為大家在“正餐”之後帶來了一道“美味甜點”。
今年南派紀錄片國際化特點顯著,由廣東電視臺海外中心、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獨立製片人Jordan Paterson聯合製作的講述中國移民在加拿大的歷史、生活的《金山夢中國與加拿大的故事》獲南派優秀紀錄片大獎、最佳導演獎。南方電視臺的環保類記錄電影《深呼吸》獲最佳攝影獎、南派紀錄片一等獎,同獲一等獎的還有深圳民間影視製作機構拍攝的表現深圳30年移民史的紀錄片《遷徙》和中山廣播電視臺表現辛亥革命的《四海同心海外華僑與辛亥革命》;廣東臺《最後的打銅匠》、南方檯《孩子們的亞運》、潮州廣播電視臺《饒宗頤》、東莞廣播電視臺《尋親》、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中心溝,永遠的歌》5部作品獲二等獎,另外江門、汕頭、珠海河源等電視臺選送的7部作品獲三等獎。
會上,劉效禮做南派紀錄片評獎綜述時表示今年南派紀錄片較往屆特點突出。首先,參評影片沒有一窩蜂地涂寫政策,沒有高調的口號,而是客觀平實地講述生活原生態。其次,影片不僅對準大人物大事件,同時關注當代普通人的夢想和生存狀態。最後,南派紀錄片在拍攝手法上也越來越國際化、專業化。
“南派紀錄片”這一概念的提出始於2007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廣東日”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5屆,累計創作了一批優秀的反映嶺南文化的紀錄片。雖然至今沒有一個被廣為接受的關於“南派”紀錄片的定義與概念,但對於它的特色與主要內涵,一般公認的是:反映傳統嶺南文化與民俗民風;關注各行各業中小人物的事跡;反映華僑海外打拼奮鬥的悲歡故事;反映嶺南大地上的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