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財經封面

方舟上的公司

發佈時間: 2012年12月25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財經天下

 財經天下2012年第20期 

  財經天下2012年第20期

  如果世界被毀滅,我們需要哪些公司上船,重建文明?

  2012毀滅與重建

  我們並非真的相信,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來臨的瑪雅預言,儘管極端天氣經常帶來這種感覺。

  “末日”即將到來,本刊希望通過封面專題,做一個大膽假設:如果現在的世界毀滅,我們要怎樣建設一個新世界。

  想象一下:末日來臨,人類沒有像《後天》那樣毫無準備,而是提前打造了若干只大船,倖存者逃出生天,重建家園。

  上船的人,至少有一部分是未來世界的建設者。上帝毀滅了現在的世界,我們是恢復到工業革命之前的田園牧歌、男耕女織,還是最快速度恢復現代文明?我們選擇後者。

  公司是經濟社會中最有效率的大型組織,所以我們假設重建是以公司為基本單位。那麼,人類需要怎樣的公司重建家園?

  首先,一個全新的世界,對於許多行業意味著重新選擇的機會。

  一般來説,新技術、新産品不被市場接受,常常是由於替代成本太高。例如,只要人類還能低成本得到煤炭,那麼風能、太陽能將永遠處於邊緣位置。

  其次,一個全新的世界對於另一些行業,意味著需要顛覆性創新。

  重建者將面對極其殘酷的環境。我們專訪了科幻小説《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末日”話題專家。在他看來末日無疑是一個“水世界”,只是水量大小的問題,“如果冰川全部融化,地平線會上升60多米,淹掉大部分城市”。

  總之,土地面積大大減少,可能只剩下三分之一或更少。當然,氣溫也會大幅下降。

  對農業的挑戰首當其衝,我們必須優先考慮讓那些對極端環境有所準備的公司上船。

  第三,效率比以前更重要,出於這種考慮,眾多專家推薦中國公司來完成基礎建設和方舟製造。

  那些“以一敵三”的公司也受到專家的青睞,實際上,許多公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幾乎所有和電有關的産品中,都能看得到西門子公司的影子。

  最後,末日意味著大部分文明被瞬間摧毀。這幾乎是可以肯定的,專家早已指出,現代社會由於複雜性導致的脆弱性,例如,發電廠、IT巨頭的服務器、運營商的手機機站被淹滅後,所有的電視網、互聯網也就不復存在了--電視和手機都變成了石塊和磚頭。

  因此,我們可能需要考慮那些能夠滿足基本需求、更加簡單與穩定的産品,例如不需要基站的對講機遠比最新款iPhone更適合方舟。

  這不是重建指南,也不求面面俱到。“末日”是一把尺子,我們借此思考不同行業的未來和重新開始的可能性。正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北京代表處副首席代表李琳認為,末日話題的積極意義是讓我們反思自己的選擇,“每個行業都要有這樣的思考角度:既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同時對環境的壓力最小。”

  最後,你如果因為我們的專題開始嚴肅想下這個問題,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科幻作家眼裏的末日

  劉慈欣

  科幻小説《三體》的作者

  1.新世界不會是徹頭徹尾的舊貌換新顏。事實上,末日後的建設與現在從根本來説區別不大,無非是建立一個細節上更合理的城市來居住。現在的城市模式--規模、樣式、結構都是從很長的歷史傳承下來的。末日重建因為從零開始,其交通、周邊環境關係等可以不受歷史因素拖累,但除此之外不會有太多新的東西。

  2.能帶的東西非常有限。首先應該統籌的資源是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農業設備。最直接的就是大批的糧食,其次是農業設備、農具、農具的燃料。

  3.冰山融化會淹掉大部分城市。既然談的是末日,定義很清楚,就是人類文明的大部分個體都消失了。

  4.倖存者很少。如果你好奇末日對於人口數到底是什麼概念,歷史上最接近的可參考先例是:14世紀的歐洲“黑死病”鼠疫流行,奪走了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末日情懷都是戲--那些電影中的末日

  《未來水世界》

  地球兩極冰層融化,世界變得汪洋一片,人們只有在水上生活,有些人已經長出了鰭。

  《後天》

  地球一天之內急劇降溫,進入冰川期,這部電影中,氣候災難在人類沒有任何準備時到來。

  《2012》

  末日在2012年12月21日到來伴隨著火山爆發、強烈的地震以及海嘯。

  《地心危機》

  地球因為不明原因停止轉動,導致存在於地球上的電磁場急速崩解。原來沒有磁場的世界如此可怕。

  《太陽危機》

  太陽即將衰竭,人類試圖用飛船運送核子彈頭,重新點燃垂死的太陽。

  《世界末日》

  災難來自於一塊即將撞上地球的大隕石。

  三種方舟方案

  張勇慧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及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1.深水鑽井平臺

  我認為,方舟的設計首先可以參考一下深水鑽井平臺。這種船的設計是能夠長期停在海上,抵抗海嘯和颱風,而不用躲進避風港,畢竟,那時候汪洋大海中沒有避風港。

  以中國首座深水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為例,設計能力可抵禦兩百年一遇的超強颱風,首次採用最先進的安全型水下防噴器系統,具有自航能力,還有世界一流的動力定位系統。

  2.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的好處,第一是這種船也有足夠的安全和耐用性。另外還可以搭載、起落各種飛機,鋻於未來沒有可供飛機起落的機場,除了直升機,最方便的解決方案就是打造部分航母類方舟。

  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尼米茲”可以為方舟的設計提供些思路。

  “尼米茲”航空母艦是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與幹船塢公司共同建造的,以艦載攻擊機、戰鬥機、反潛機為主要武器的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是當代排水量最大、水面作戰能力最強、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艦艇,能執行多種任務,有“超級航空母艦”之稱。

  3.豪華郵輪

  考慮到方舟同時要滿足一段時間日常生活所需,皇家加勒比遊輪公司的豪華油輪或許能夠提供借鑒。

  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的“海洋魅力號”和“海洋綠洲號”,是史上最豪華的兩艘郵輪,比泰坦尼克號還大5倍。其中,“海洋魅力號”從船首至船尾長度360米,寬66米,海平面高度72米,重達600噸,是法國埃菲爾鐵塔的12倍多。它可以塔載6300名乘客和2000名船員,船上的一條步行商業街兩側有數十家飯店、咖啡店和酒吧,其中還包括一個擁有樹木和植物的公園。船上還有一個兩層甲板高的舞廳、一個1380個座位的戲院、一個滑冰場、多個游泳池、SPA館、體育館和一個攀岩墻。

  “海洋魅力號”通過將全新的“社區”理念引入遊輪,將遊輪空間劃分為7個主題區域,以滿足不同類型遊客的度假需求。7個獨特的功能分區是最值得驕傲的標簽,分別是:中央公園(獨一無二的海上living park)、游泳池和運動區(有兩個沖浪模擬器)、海上SPA和健身中心、皇家大道(有旋轉木馬)、皇家長廊(餐館、商店林立)、青年地帶和娛樂廣場(歌劇院、賭場、夜總會應有盡有)。

  當然,如果考慮到成本和時間,這類方舟需要控制一下數量。

  先有它們,後又方舟

  造船廠

  當然了,造船廠的維修人員必須得上船。電影《2012》裏説過了,諾亞方舟交給中國人造就可以了。

  中國技術水平比較高的船廠有上海外高橋、中國船舶重工、江南造船廠、大連船廠等。

  如果需要高端方舟,可以考慮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和芬蘭圖爾庫公司。

  設計公司

  方舟設計公司也需要有部分人上船,幫助維護。

  説到船舶的設計實力,近年來日、韓、新家坡的造船能力都在急速提升,比如大宇船廠。但第一梯隊的還是歐美的船廠,“海洋石油981”,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不過該平臺是美國F&G公司設計。

  哪類公司來拯救地球

  許國禎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西門子東北亞區企業傳播總監

  吳曉波

  財經作家、“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

  宋鴻兵

  《貨幣戰爭》作者

  從重建世界的角度看,那些登上方舟的公司應該擁有這樣的能力和品質:

  專業知識、解決方案

  如果有機會造一座新城,我們應該選擇更可靠、更高質量、更經久耐用的産品與解決方案。

  開拓精神

  人類社會的發展,充滿了未知,需要我們不斷地開拓。因此,登上方舟的公司,必須是具備開拓探索的企業家精神、敢於不斷向新領域進軍的公司,並且具有頑強的精神,能夠克服挫折。

  創新精神

  與開拓精神不同,如果説開拓精神是指敢做,那麼創新精神是指如何做。文明發展到現在的程度之下,誰應該上諾亞方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如果一定要説,我希望首先是沃爾瑪,一次性解決吃穿用的問題;然後是輝瑞制藥;最後是一家圖書公司,解決精神和知識需求。

  最好還能有一所大學,帶一個圖書館。

  如果從延續商業文明的角度來看,有兩種公司特別有價值。第一種是能夠滿足人類需求的公司。如早期的福特公司帶領人類進入汽車時代,如蘋果公司推進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這一類的公司是整個人類商業文明中的“種子公司”。

  第二種是能夠提高信息交流效率的公司。從工業革命時期的電報、電話,到後來的互聯網,以及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可以説,信息流本身就是商業文明進步的脈絡之一。

  怎麼選擇真是令人頭疼。如果地球真的毀滅,我們又跑到新的大陸去,首先肯定是吃,那麼食品公司要上船。至於重建人類社會的“種子公司”,我覺得現實中所有的公司都需要上船,要不然就要通過很長時間,一步步進化成今天這樣。因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公司都是經過多少年的進化演化出來的,每個行業每個環節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只把那些骨幹移植過去,中間枝節不管了,這樣能存活嗎?

  所以這不是只選擇某些企業或某些行業的問題。每個環節都是連在一起的,少掉一個部分系統就不會工作了。

  最必不可少的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公司

  農業

  基因爭論畫上休止符

  朱禎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16年後,已經在地球上種植得越來越廣泛。據美國農業部2011年6月3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種植的90%左右的玉米、90%的棉花、94%左右的大豆,都是轉基因品種。

  實際上,2011年全球共有29個國家的1670萬名農民種植了1.6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佔全球耕地的10%,相當於中國可耕地面積的1.3倍。

  這個過程一直伴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抗議。

  大體上,反對轉基因的聲音可以歸納為兩類:一、威脅人類安全;二、威脅生物多樣性。兩種聲音有時會交織在一起。

  實際上,至今還沒有一例科學的、具有説服力的證據表明轉基因危害人類健康。但在轉基因種植較多的美國,每個轉基因産品上市或者要進行商業化種植前,都需接受包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內的機構檢測。

  在中國,是否放開轉基因商業化,正處於相持不下的階段。農業部在積極推動轉基因種子研究,于2009年頒發了兩種水稻和一種玉米的生産應用安全證書。由此,各種反對聲音潮起。這些爭議想必會繼續存在下去,但是,考慮到末日到來後,生存地域狹小,國家、民族概念縮小為社區,這些反對者所擔心的理由將不復存在。

  至於生物多樣性,也將在一定程度上讓位於溫飽優先。像中國要努力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一樣,未來在有限的土地上,需要解決更多的人吃飯問題,留給生物多樣性的生存空間有限。

  兩家最該上船的公司--解決極端天氣的農業生産

  1.孟山都公司

  孟山都這家美國公司是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最大受益者。過去十幾年來,無論是美國大規模農場還是個體農民,越來越多使用孟山都的轉基因種子。

  由於改變了地球原有物種基因,孟山都上述所作所為備受爭議。但出於商業目的,這家公司一向致力於使每一寸土地達到最優化投入和産出比。

  未來,人類很可能將面對極端天氣,高溫、極寒短期交替,乾旱和多雨可能會持續超長時間,更需要那些抗寒、耐熱、抗病、抗旱的種子。孟山都還建立了龐大的種子資源庫,存有的種子資源超過了大多數國家政府行為積累的數量。憑著這些基礎研究,為適應不確定的未來進行了技術儲備和物質基礎。

  2.耐特菲姆公司

  末日後的農業,不可能是勞動力密集型。而以現代化溫室為代表的設施農業將把極端天氣屏蔽在溫室之外。

  與計算機相連的溫室可以連接灌溉系統、溫度調節系統,這些系統有傳感器與植物相連,真正實現植物工廠的概念。這將使傳統農業擺脫自然的束縛,瓜果蔬菜甚至主糧,都可以實現反季節供應。

  在耕地稀少的以色列,這種溫室已經被用於向沙漠要耕地。現在擁有這些技術的以色列,被稱為“歐洲的廚房”。

  以色列的耐特菲姆公司,研發出了適合沙漠地區的太陽能溫室。這種溫室除了環保節能,最大優點是適合晝夜溫差大的地區。

  水處理系統要整體上船

  林劍

  賽萊默公司 水處理專家

  從現在這個世界來看,重建一套水處理系統最困難的地方是對交通的考慮,以及老城市地下埋有太多管道,包括燃氣管道,電路管道等等,所以工程十分複雜。

  如果是新城市,規劃起來就容易得多,可以挖得深一點兒、大一點兒,把裏面的東西擺放得更有順序一點兒。

  但是世界末日後,最困難的是設備的製造和産業的配套,這個産業涉及到太多的細分市場,所以只能讓整個産業鏈一起上船。其中一定要有取水公司,就是從水源地拿水,其次就是負責輸送的公司,再次就是水處理公司,然後是水處理設備的提供商,處理好以後還需要看是否達到使用需求,所以也要有一個專門的水質檢測公司。

  基建

  墨涵

  中國基建公司是必選項

  天蓓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總監

  説到城市建設,人類目前所居住的城市,都有成百上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如果重建城市,那麼領導城市建設的公司必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人類千百年來的文明融合進來。因此,可能只有中國的基礎建設公司才能在短時間內做成這樣的事情。

  中國與西方的工作方式,不能講孰優孰劣,但是,中國的工作方式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西方公司往往更注重對人文的關懷和傳承。

  在2012那樣一個時間不等人,甚至時刻面臨生存危險的時候,人類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快速建立起來的庇護所,因此,西方的工作方式會顯得不合時宜。在過去不到100年的時間裏,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浩劫,但最終還是快速進入了一個相對發達的現代社會,這在西方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

  至於基礎設備公司,三一重工、中聯重工、科特彼勒等都是設施非常完備的公司。其中,三一更適合作為基礎設備的供應商。像科特彼勒這樣的西方設備公司,他們很注重設備的質量,皮實耐用,但是,由於對材料的選擇、製造工藝的要求,他們的製造週期非常漫長。而三一的設備,質量相對可靠,更重要的是,它的製造週期短,符合人類快速重建社會的需要。

  房地産

  我們需要瞬間造城

  郝傑斌

  北京萬通立體之城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船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一定是未來最需要的。萬通的“立體城市”也試圖在解決未來城市的需求。對房地産業來説,只要有足夠的清晰的空間,一定能把房子蓋得越來越好。我認為,房地産行業沒有什麼可以推倒重建的,房子還是一步步地蓋,樓還是得一層層地蓋。

  一旦地球毀滅需要重建的時候,萬科沒名了,萬達也沒名了,都沒有了。所以沒有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我覺得是要有想法的人,因為世界都是人創造的。而在諾亞方舟上的這批人,是未來房地産業的希望。他們開始時的任務就是要重塑地球,所以我覺得要帶這三類人:第一類是有想法的人;第二類是有組織能力的人;第三類是有手藝的人。歸根結底,就是要看哪一類人能夠重新建造一個東西,所以就算你帶一個王健林上去,他回來也建不了一個萬達。人類從零開始的時候,王健林所有的東西都變成歷史了。那個時候就等於大家都是白手起家,從零開始。

  千萬別只帶著一批公司老總上船,因為這些老總幾乎都不是有手藝的。我們現在房地産這邊有腕的,哪個是做建築出身的?少!所以像中建幾局的得帶幾個人上諾亞方舟。人類要想從零開始就是一個真正挑戰極限的烏托邦。重建的困難就和人類老祖宗最早開始建城是一樣,都是一步步來,一定不能違背。有人會説,你能帶一個計算機上去,難道你還帶著所有的建材上去?你帶著所有的建材上去,你還下來幹什麼?我覺得這個邏輯一定不對。

  不過,我覺得重建後的城市不一定需要政府。6000年以前建的第一個城市不是由政府主導建設,而是自發組織建設的。所以我想説,城市從歷史上講就不是政府主導的。

  當洪水離去地球需要重建時,人類需要重新佔據地球,這就需要一種快速的技術和方法。所以現在關於快速建設技術的東西,或許是想象當中應該需要的,就是比現在建房子的速度還要快。其實快速的方法就像造汽車,一定是工業化的拼裝,就是並行生産、同步生産,然後工業化組裝。

  所以我認為遠大張躍的“天空之城”的想法那個時候會非常流行。但是流行會止于一個可以被容納和忍耐的實踐度。總體來説,重建後這四類公司比較受歡迎--“三萬”加一“SOHO”。三萬就是一個萬科快速建住宅,一個萬達快速建商業,一個萬通可以快速建城市,還有一SOHO中國比較注意建築設計。

  通信

  摩托羅拉為什麼上船

  儘管在智慧手機時代,被蘋果、三星、HTC等諸多廠商擠壓得不成樣子,市場份額節節敗退,但作為移動通訊領域的創造者、奠基者,摩托羅拉仍有不為眾人所知的一面,也就是沒有被谷歌收購的Motorla Solution公司。

  這是一家立足於企業級別服務的公司,與思科、華為一樣,它提供的也是系統的配套解決方案,而非單一一款産品。但這些解決方案中,最出名的,也是與人最貼近的,就是摩托羅拉的對講機了。

  這些在歐美大片--尤其在諜戰片中屢屢出現的對講機,是安保力量的通訊基石。而其關鍵之處,就是因為對講機並不依賴現有運營商的通訊網絡,也就是不會被常規因素影響其通訊效果。

  此外,對講機設備在緊急溝通中和集體協作狀態下,操作簡單,效率遠超手機,而且不存在通話佔線的窘境。這些特質在“方舟”上頗為重要。各位大船上的工作人員,極其需要一個成熟耐用的團隊溝通工具。很明顯,在危機時刻,依賴於信號塔臺的無線網絡通訊很有可能被大量的數據或者語音服務堵塞,並沒有那麼可靠。

  同時,摩托羅拉的對講機在耐用性上也頗為出名,大量設備均通過IP67防水防塵標準。在特殊領域使用的對講機,其外殼也符合美國軍用標準規格(MIL),在人類開拓新家園的惡劣環境中尤為重要。

  在二戰時期,摩托羅拉出産的手提步話機SCR536活躍于各個步兵排。它的通訊距離長達17公里,超過同期軸心國同類産品,為反納粹陣營的勝利添磚加瓦。

  而研發能力的強大和軍工血統,可以讓摩托羅拉更快地針對新環境開發出恰當的、具有軍工品質的産品。

  提到摩托羅拉,不得不説的就是其在1987年提出的銥星計劃--由77顆近地衛星組成的星群,讓用戶從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打電話。銥星系統的最大特點是,通過衛星之間的接力來實現全球通信,相當於把地面蜂窩移動電話系統搬到了天上。

  但由於利用衛星完成全球通話和數據傳輸成本過高,敗給了以地面基站方式進行全球網絡覆蓋這一方案,轟轟烈烈的銥星計劃被告失敗。固然符合加爾文家族改變世界的夢想,但科技理想化過於超前,市場沒有同步開發出來,摩托不得不吞下凈虧損50億美元的惡果。

  但這項技術並非一無是處。在未來,地面基站被摧毀,全球移動網絡處於癱瘓之時,銥星就顯示出了其獨特的價值。銥星系統不需要專門的地面接受站,每部移動電話都可以與衛星聯絡,這就使地球上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後的邊遠地區、自然災害現場都變得暢通無阻。

  在人類開闢新大陸之時,基站的建設並不會那麼迅速。而且,幾乎從零開始的基站建設並不能第一時間連成通訊網絡。遠距離的通訊智慧短期只能依賴銥星系統。此時,古老的技術就煥發了第二春。

  能源

  電力會成為主要能源

  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總裁陳新華認為,至少在未來30年內,人類還離不開化石能源。因為除了用於供熱、發電,石油、煤炭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化工。化工對現代社會來説,是不可或缺的,它為人類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化纖、塑料以及各種食品添加劑等等。

  至於替代性能源,實際上選擇也很多。亞洲能效服務有限公司董事沈萌説:“我對未來世界能源的設想是太陽能、氫能以電力的形式提供主要能源。”

  需要上船的新能源公司

  1.核電技術相關實驗室和公司

  日本福島核事故再次警告世人,核電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後果不可逆轉。不過,除去安全因素,核電仍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美國西屋公司和ABB-CE公司、日本三菱公司、法國阿海琺公司,都是重要的核工業公司。

  2.非常規油氣開採公司和機構

  非常規油氣資源包括了煤層氣(瓦斯)、油砂礦、油頁巖、可燃冰、深水油氣、頁巖氣等。隨著陸上常規油氣開採難度的加大,能源公司加大了對非常規油氣的開發。目前,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等傳統能源公司仍是非常規油氣的開發主力軍,而且美孚在煉油領域、BP在深水勘探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在頁巖氣和頁巖油的開採上,美國的EOG資源、大陸能源公司具有著明顯的優勢。

  3.光伏公司

  憑藉屢創紀錄的薄膜技術與規模化組件産能,美國First Solar Inc多次贏得光伏上市企業市值第一的位置,奠定了作為光伏行業領航者的地位。

  4.風電公司

  丹麥維斯塔斯多年來一直佔據著風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中國的金風科技、美國的GE風電也都增長迅速。

  5.潮汐發電公司

  綠色能源公司,在紐約東河河底建造的渦輪機機組為利用潮汐能開闢了新的方式,這家公司希望未來能夠為紐約提供25%的日常用電。

  6.生物質能公司

  作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中國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生物質能發電公司。考慮到末日因素,盧森達爾的可替代燃料公司Algaelink也非常重要,因為這家公司可以用水藻提煉生物柴油。

  互聯網

  末日之後的互聯網

  魏武揮

  知名博客、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

  互聯網是有中心節點的,中心節點被摧垮後,網絡癱瘓,換而言之,沒有互聯網了。

  人類可能會考慮用衛星網絡,也許人類會重啟銥星項目。互聯網恢復後,整個世界網絡以移動為主。

  災難之後的互聯網世界並不樂觀。人類社會的政治體制決定了經濟體制,然後決定了互聯網體制。整個體系被災難摧毀後,除卻政府,很難再有足夠的民間力量搞大規模的網絡及網站建設了,極有可能包括ICP在內的服務都是官辦的。這是典型的中心化體制,和互聯網最初的理想完全相反,但也許是一條極其現實、極其可能的路徑。互聯網將徹底蛻化成一種“工具”而不是“文化”,沒有百年曆程,恐難挽回。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IT公司

  1.谷歌

  是一定要上船的。首先它服務器中有大量數據,如全球藝術館、圖書館等。

  對於日後重建的工作,谷歌地圖的數據可以指導出行,同時谷歌的檢索功能可以提供極大幫助。

  2.亞馬遜

  同樣是要上船的。未來災難重建期,亞馬遜能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形成日常消費。日常消費是我們生活中的必備部分。同時亞馬遜在服務器架構上的技術,其實很利於許多中小型企業。Twitter 曾使用過亞馬遜的服務器。大難之後,應該會有中小型企業出現。

  3.Facebook或者騰訊

  這種具有IM社交價值的公司值得上船。

  像聯想、三星這種硬體公司,完全沒必要上船。雖然它們市值極高,現金儲備極多,但手機製造公司隨便一家靠譜的都可以,比如,富士康一家公司就可以生産電腦、手機等各種消費電子産品。

  簡而言之,社交、購物、搜索是未來必不可少的三個需求。

  綜合類

  3家必須上船的綜合類公司

  許國禎

  1.西門子

  如果要重建社會,我認為最需要的,就是像西門子這樣的企業。西門子的産品和解決方案幾乎涵蓋了基礎建設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建築、工業生産、發電、輸配電、醫療等等,是世界上為數極少的幾家能夠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就能在平地上造出一座城市的公司之一。

  2.通用電氣公司

  與西門子類似,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業務覆蓋範圍廣泛的公司之一。一百年來,隨著時代的變化,GE的物業和品牌的含義有過多次變化,每一次轉變都被公認為是成功而明智的,因此多次被《財富》評為最具有創新力、領導力的公司。

  3.3M Company

  3M同樣是著名的多元化跨國公司,業務涉及包括工業、化工、電子、電氣、通信、交通、汽車、航空、醫療、安全、建築、文教辦公、商業及家庭消費品在內的眾多領域。

  交通工具

  末日之後的汽車

  殷承良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

  時至今日,人類最常用、最有效的交通工具仍是汽車。當洪水退去,人類重新用雙腳站立在地面上時,這種四輪工具將再次承擔起高效代步的工作。

  只是,那時人們可以選擇不用石油來驅動汽車。

  石油至今仍是汽車業最主要的動力來源,與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距離尋常百姓家還有不小的距離。部分是因為電動汽車電池能量密度不足、續航能力仍與普通汽車有差距等“硬體”因素,另一部分則來自於一種“先來後到”的市場因素:與發展了上百年的傳統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羽翼未豐,配套設施不足,替換成本頗高。

  在災難後的空白圖紙上,電動汽車有機會扭轉這一局面。石油是一種必然會枯竭的能源,在2012的天翻地覆後,這種能源沒準兒已經七零八落,難以開採。

  與石油這種原始的一次能源相比,作為二次能源的電能有更豐富的來源。除了傳統的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受控核聚變及氫能,這些能源都可被轉化為電能。

  此外,考慮到能量利用程度,新型電池的最終利用能量可能遠遠超過石油,比如鋰空氣電池。與目前電動汽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鋰空氣電池重量要輕很多,從而可以降低整車重量。在行駛的過程中,鋰空氣電池就可以直接從空氣中獲取氧氣,用於和鋰發生反應來放電,因此可以延長單次充電的續航里程。

  而一旦有了更為成熟的電池技術,電動汽車的驅動系統、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及原材料來源都不是問題。

  5家因電動車而可能“倖存”的公司

  1.IBM

  IBM公司于2009年啟動了“電池500英里”項目,目的在於開發一種適合於家用電動汽車的鋰空氣電池,一次充電能行駛約500英里(目前普通汽油車的續航里程大都為300英里左右)。IBM力爭最快5年後將生産出第一個鋰空氣電池樣品,或許在末世精英團隊的緊急攻關後,這一技術的誕生時間能大幅提前。

  2.美國A123公司

  A123的鋰離子電池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製造商,生産技術全球領先,而作為鋰空氣電池面世前的過渡産品,鋰離子電池技術仍不可或缺。A123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是其先進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

  3.通用汽車

  雪佛蘭Volt是通用第一款量産的電動車。Volt搭載E-Flex系統,該系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鋰電池模塊,該模塊可以單獨給電機供電,驅動汽車行駛,單次充電可在城市路況上行駛60公里。第二部分是一個發電模塊,相當於一個發電機,這個模塊非常靈活,可以通過燃燒汽油、柴油、乙醇甚至氫氣等來發電,也可以選擇氫燃料電池等電池模塊獲得電力。

  4.日産汽車

  聆風是一款五門五座掀背轎車,也是日産首款量産的電動車,更是一款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交付使用的零排放汽車。聆風已于2010年在海外上市,該車在完全充電的情況下可以實現16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在快速充電模式中,充電30分鐘就可以充滿電池80%的電力,完全能夠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的需求。

  5.Tesla

  一個以矽谷模式建造起來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2008年,這個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産版電動敞篷跑車。2012年,Tesla又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四門車型 Model S,該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搭載的是電動發動機,該發動機由42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成,在滿充電狀態下可以達到約483公里的巡航里程。此外該車可以在5.6秒時完成百公里加速,極速200公里/小時。

  面壁者説

  不殘酷不叫末日

  劉慈欣

  科幻小説《三體》的作者

  在《三體》小説中,面臨高智慧外星人入侵的世界末日,地球人選出了四位“面壁者”,賦予他們無條件調動全球資源的權力,以應付災難到臨後的狀況,祈求末日後人類得以生存。

  如果瑪雅人的2012末日傳聞是真的,你是唯一一位“面壁者”,會怎樣調動資源?對此,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想了很久,情況有一點不同,小説中的災難是在400年後降臨,在此之前可以有很多代人為之準備,普通人只要好好生活就夠了,操心的是面壁者們;2012近在眼前,人類的心態會完全不同。

  最後,劉慈欣説,作為唯一一名“面壁者”,他只會往方舟上帶三樣東西。

  1.種子

  我認為,災難後首先面臨的一件事情根本不是建立新世界,而是怎麼讓人類生存下去。就拿大洪水來説,可耕地面積變少了,水退後,海水浸泡使土地鹽鹼化,糧食産量會受到很大影響,整個農業體系就可能崩潰。

  大災難後第一件事就是恢復農業。但是讓人類集中起來,更高效地生産農業,按照人類的歷史以及現在的道德水準,不太可能實現--衝來的是洪水,不是人性洗腦劑。

  我想人類能做的就是,在災難到臨之前把適應性最強、産量最高的種子保存下來。這在挪威已經有個現成的--“末日糧倉”。這是一個種子庫,坐落在距北極大約700英里的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地下深處,地球的農作物種子被保存在冰窖中。其位置高於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使地球上的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上升60多米,它也會安然無恙。目前儲存的種子種類在75萬種左右,包括1500種秘魯馬鈴薯、太平洋島嶼本土香蕉以及啤酒大麥等。這道全球糧食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共可存儲22.5億顆種子。末日之前,先將它填滿。

  2.武器

  我要帶上的第二樣東西是武器。

  如果是一個利益集團的專用方舟,我建議用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空間來攜帶武器,因為要依靠武器來獲取他人的或者保護自己的土地。

  末日不像汶川地震、日本海嘯這樣的災難--社會的其他部分沒有受到影響,可以自發自救來幫助災區。末日級別的災難爆發時,在沒有第三方力量幫助的情況下,整個人類世界不太可能出現有組織的自救行動,最多是各個小區域、各個利益集團組織起來維持自己的生存,而且很可能是建立在掠奪其他人生存機會的基礎上。

  如果災難遲遲不結束,戰爭幾乎是百分百會發生的。假設的末日中,我們不知道它具體會是怎樣的狀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世界,不會是現在這樣。

  3.知識

  資料和人才很重要,相應每個行業的人才、最尖端領域的人才需要帶;基礎科學與應用也需要帶,這不是從實用的角度,而是考慮到文明傳承。等到社會恢復生機,這些科學是要繼續開展的,它是人類的最前沿和希望,帶上它們也是為了確保人類文明不出現斷層。

  然而,因為方舟容積有限,帶人才的做法必將與現在的普世價值矛盾,能否真正實行也很難説。在大災難來臨之前,這件事除非秘密進行,否則幾乎不可能。關於這一點,從人們平時對於誰誰又拿到了“船票”的調侃,就能看出來。

  人類對於末日災難之後的社會形態從沒有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包括盧梭、伏爾泰或是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這些啟蒙時代的人,不論是經濟學的大師,或紅色經典的學者,他們都沒做這件事,這是十分遺憾的。

  “我們拒絕任何幻想”

  這不科學!

  《財經天下》週刊:如果為2012設計方舟,你會選擇怎樣的方案?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總工程師董國祥:這個有點兒太虛幻了,我無法想象,也沒辦法回答你的問題。這個和我做的研究完全不搭界。

  《財經天下》週刊:如果2012之後,可以重建一個更合理的全球金融體系,你有怎樣的選擇?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這個問題不是我能夠回答的範圍。我們只能説現有的體制有哪些弊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一步一步進行改革,而不能説一下子全部推倒重來。

  《財經天下》週刊:2012,如果由貴公司負責災後的基礎建設……

  中鐵建高管:2012?這個可説不了……

  憑什麼讓公司上船?

  《財經天下》週刊:2012,貴公司應該上船嗎?

  阿裏巴巴集團某高管:上不上都行。等一下,為什麼以公司為單位上船?誰説公司是效率最高的大型組織?挺多公司效率很低。我也沒想好什麼樣的組織形式效率更高。

  《財經天下》週刊:你推薦哪些公司上船?

  劉慈欣:把公司帶過去是不理智的説法。公司的定義就是生産産品,通過産品在市場上的流通獲取利潤,從而生産更多的産品,但是災難會摧毀所有的市場體系,公司即使存活下來,也是面目全非,沒有市場這個基礎,公司就沒有意義了。

  不需要上船的好公司

  蘋果公司

  蘋果所有産品,從製造到使用都依賴太多外部資源

  利潔時公司

  雖然利潔時的杜蕾斯品牌家喻戶曉,但未來造人更重要

  高通

  末日之後,沒有人會再向高通交專利費

  瑞士銀行

  瑞士銀行保管著全球富人的財富及秘密。但末日後,鈔票確實沒什麼用

  海底撈

  滿船都是火鍋味,你能忍得了嗎?

  需要上船的沒用公司

  調味品公司

  船上的生活本來就平淡,怎能再食不知味。

  LELOi AB公司

  旗下擁有世界頂級情趣用品品牌LELO

  CAA

  擁有大部分好萊塢和NBA明星經紀業務,擅長挖掘明星並最大化利用之

  EA

  美國互動娛樂軟體公司,曾開發了眾多熱門電子遊戲

  《財經天下》週刊

  本刊費勁巴拉做這期專題,不讓上船,神都過意不去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