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工信部釋疑二季度工業增速緣何低於10%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25日 13: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關於“2012年上半年全國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的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其中,一季度增長11.6%,二季度增長9.5%,4、5、6三個月分別增長9.3%、9.6%和9.5%,緩中趨穩的態勢顯現。

  朱宏任表示,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並且強調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目前,工業增速趨穩的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因素還可能帶來新的衝擊,對此決不能掉以輕心。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要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我國工業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也要能夠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首先,我國工業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的態勢。在外需明顯減弱的情況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仍保持了10.5%的增長速度,這個速度無論與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經濟體都是不低的。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來看,4、5、6這三個月的增速分別是9.3%、9.6%、9.5%;佔全部工業增加值比重較大的、一度回落較多的原材料工業,二季度月度增加值增速分別是9.1%、9.3%、10.1%。裝備二季度增長9.1%,這個增速與一季度大體相近。

  其次,增速回落帶有明顯的調整特徵。為應對國際危機衝擊,2008年末到2009年初,中央實施了包括4萬億投資以及十大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在內的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一攬子計劃,使我國經濟率先走出谷底。三年過去了,一些政策措施逐步退出,政策效應逐步減弱,經濟運行處在從政策刺激向內生增長轉變的過程,經濟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適度性調整回落。增速的適度回調,有利於釋放和緩解偏快的增速對經濟運行形成的壓力,同時也有利於加快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第三,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繼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美國經濟依然疲軟,歐洲經濟處於不穩定狀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放緩。外部需求不振加大了我國出口的壓力,今年上半年,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長了7.1%,增幅同比回落12個百分點,在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3.8個百分點中,出口的影響大概接近三分之一。

  第四,企業困難有所加重,但尚未出現大面積效益下滑。前五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4%,企業虧損面為17%。而2009年年初,當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企業虧損面最高達到25%左右。

  第五,趨穩的基礎還有待進一步鞏固,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6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1%和2.5%;與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不到一年時間,價格指數分別回落了9.6和13.5個百分點。在市場環境趨緊和産能普遍過剩的狀況下,價格下行的市場預期增加,加劇了生産企業的經營困難。

  朱宏任表示,應當看到,國內的需求潛力巨大,企業抗風險能力也在逐步增強,下半年,隨着這些穩增長措施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工業經濟運行有望進一步趨穩回升。我們相信,經過各方面的努力,工業經濟一定能夠攻堅克難,實現穩中求進,完成全年各項目標和任務。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