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中國維C三巨頭在美被訴價格同盟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2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王卓銘

  羅氏維C往事,罰單高達8.99億美元及7.6億瑞士法郎

  7月11日,彭博社消息顯示,中國制藥(01093.HK)等5家維生素C生産企業涉嫌價格同盟一案將於今年11月5日正式接受審理。

  上述5家企業分別為東北制藥(000597)、華北制藥(600812)、中國制藥(石藥集團)、維生制藥和維爾康制藥。其中,維生制藥為石藥集團的子公司,維爾康制藥為華北制藥的子公司。實際上訴訟針對的是國內維C三大生産商。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向記者證實了這一信息,並表示:“這是2005年維C案起訴以來的最新進展,相關企業已經在著手應對了。”

  華北制藥董秘辦人士表示:“訴訟案一直是法務部在全權處理,公司不會就此事發佈公告。”

  長期關注此案的健康網首席研究員吳慧芳表示:“事實上三家企業現在很被動,只能聽憑美方走法律程序了。如果最終確認價格同盟,中國三家維C企業面臨的將是一罰到底,罰金可能高達上億美元。”

  羅氏可為前車之鑒:1999年11月3日,羅氏因維C“價格同盟”被美國司法部罰款8.99億美元;2001年11月,歐盟罰單高達7.6億瑞士法郎。羅氏因此被迫推出全球維C市場。

  維C往事

  三巨頭之外,江山制藥願意支付1050萬美元與原告達成和解

  維生素C是重要的藥品、食品以及飼料原料,中國是全球維C的主要供應地。石藥、東北制藥、華北制藥、江山制藥四大家年總産能接近10萬噸,絕大部分出口,佔據國際市場的50%以上。

  四大家的格局形成于2000年前後,針對它們的反壟斷訴訟也始於此時。上世紀末,維C價格一路上漲,國內企業紛紛組織生産,導致國際上維C價格暴漲暴跌。2001年12月,醫保商會組織國內6家主要維C生産企業開會,達成了維C出口和價格方面的協議。此後,該會議成為每年的例會。

  正是這次會議,被美方認定為“價格同盟”的證據。美方稱,這一“卡特爾”涉及約5億美元的案值。2005年,美國Animal Science Products公司和Ranis公司起訴中國企業合謀抬高維C價格。

  維C四大家一直積極應對訴訟,但始終沒法扭轉不利的局面。今年1月,美國聯邦法院批准將針對上述四大家的訴訟合併為集體訴訟,並於11月5日正式審理。

  根據彭博社的説法,此前上述幾家企業曾辯稱,中國政府強令它們統一價格。吳慧芳表示:“這可能是誤傳。國內維C早已市場化,不存在政府統一價格的説法。”

  美國聯邦法官Brian M. Cogan也在去年9月否決了這一辯解,並表示:“中國法律並未強迫幾家企業實施違法行為。”

  四大家中也有“解脫”者。今年5月22日,江山制藥正式錶態,願意支付1050萬美元與原告達成和解。

  江山制藥總經理秘書史雅如表示:“這一和解協議至今未獲得法庭的正式批准。和解的初衷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我們的産能本身並不大,2005年之後一直保持在2萬噸沒有擴産。”

  目前只剩下三家企業繼續苦撐。對於此事,三家企業都採取回避的態度,吳慧芳告訴記者:“它們現在也做不了什麼,只能跟著法律程序走。走向國際市場後,很多遊戲規則都是美國制定的,國內企業很被動。”

  巨罰風險

  一旦認定價格同盟,面臨的罰款數額將十分巨大。羅氏的例子就是前車之鑒

  三巨頭沒有像江山制藥一樣實施和解,或許有著難言的苦衷。2008年以來,維C價格一路暴跌,從最高約140元/千克跌至目前的25元/千克,幾乎沒有反彈過,這使得三家企業業績下滑明顯。

  2011年,東北制藥虧損7795萬元,年報披露,維C價格大幅下滑是公司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同年,華北制藥虧損2474萬元,維生素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0.67%。石藥集團也未能擺脫這一命運,維C銷售收入下滑15.8%,為17.5億港元。

  三家企業維C毛利率普遍只有10%左右,出鉅資和解實在有些為難。尤其是維C價格不見起色,這塊業務猶如瘡疤,誰都不願提卻偏偏要被揭起。儘管幾家企業均認為,維C價格已經幾無可降,美方提起訴訟並沒有實際的利益。但吳慧芳指出:“價格同盟的指控並非針對故意抬高或壓低價格。只要涉及到串謀價格,就都能根據相關法律提起訴訟,和市場價格沒有因果聯絡。”

  上述三家企業的被動在於:一旦認定價格同盟,面臨的罰款數額將十分巨大。羅氏的例子就是前車之鑒。

  2000年之前,全球維C的價格是瑞士羅氏制藥説了算。東北制藥在1995年10月加入維C競爭之後,羅氏採取了降價的策略打壓東北制藥。這一政策迫使德國巴斯夫、日本武田等企業跟進降價,並最終直接導致巴斯夫、默克等企業退出維C競爭。

  低價策略同時也引發了美國司法部的重視。經過一年的調查,美國認定羅氏、巴斯夫和法國的羅納-普朗克公司等企業“經常會面、制定價格”,涉嫌價格同盟。這三家企業當時控制了全球75%的維C市場。

  1999年11月3日,羅氏被美國司法部罰款8.99億美元;2001年11月,歐盟的罰單也遞到了羅氏手裏,罰款總額高達7.6億瑞士法郎。羅氏因此元氣大傷,被迫於2002年將維生素業務出售給荷蘭帝斯曼公司,全球維C格局因此改變。

  風水輪流轉,10年之後中國的維C企業也遭遇到了世界制藥巨頭們才享有的“殊榮”,不變只有美國“反壟斷”的遊戲規則。彭博社消息顯示,中方企業的律師團包括貝克-麥肯思、奧睿、梅瑞等知名律師事務所。但目前律師團尚未對案件審理一事作出表態。

  吳慧芳表示:“如果被認定為價格同盟,罰款肯定不會少。但這還需要有漫長的法律程序要走,並不會立刻對幾大維C生産企業構成影響。”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