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中國石油現狀調查報告:正在消失的“黑色黃金”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08日 11: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廣網

  中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季蘇平 王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每一次油價的波動,都牽動著人們的神經。當石油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中國經濟的時候,人們卻往往忽略了我國實際是一個貧油國,這些被稱為“黑色黃金”的液體正在逐漸消失。

  記者走進中國石油生産一線調查發現,曾經是中國石油“四大金剛”之一的青海冷湖油田,如今疲態盡顯,越來越多的油井一天的産量已不足100公斤,曾經自噴的油井已然消失在歷史的暮靄中。請關注《中國石油現狀調查報告》第二篇:消失的黑色黃金。

  在位於柴達木盆地西部南區獅子溝的獅20井,6月末的傍晚,依舊風沙緊鎖,烈日當頭,青海油田採油三廠的工人們仍在這海拔3430.09米的地方進行繁忙地作業。一年四季,他們都在這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油井上“與寂寞為伍,與荒涼為伴。”

  工人:這裡的天氣情況很不穩定,我們經常一天中經歷四種天氣:晴天、沙塵暴、下雪、下雨等。

  説到工作環境,廠長李佔民的語氣舉重若輕,但回憶起這裡曾經日自噴油産600噸的輝煌,他卻是興奮中帶著落寞。

  李佔民:從老一輩的口裏聽説,下面的那一片全是黑黑的,因為每天1000多噸的産量,罐車都拉不及,後來就把下邊圍了一個大坑,當時的場面特別壯觀。

  然而,這樣的壯觀僅僅持續了兩年半的時間,1987年獅20井停噴關井。直到2006年,雖是加大投入力度對其重新側鑽,但投産後的每日産油量僅為20噸,相比十幾年前縮減了30倍。獅20井的今昔對比,恰好是目前中國石油資源大趨勢的縮影。青海石油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孫曉崗坦言,“無論單井産量還是油田産量,都在逐年下降,這是難以改變的事實。”

  孫曉崗:這是一個大的規律,勘探難度越來越大,因此成本也就越來越高。現有儲量品質相對比以前差很多,都是一些低剩、甚至是特低剩的複雜的油氣廠。 這種油氣廠的開採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造成採油成本總體上升。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