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全世界
在中華文化的傳播上,我們會堅持走下去
這次我要講故事。
沉默,愛喝黃酒,追求光影。
一顆不肯媚俗的心
過著幸福的音樂生活
演唱《敦煌》主題曲,我很榮幸
CCTV手機電視臺《敦煌》專題,精彩盡在掌握。
中國紀錄大片的啟示,《敦煌》市場價值大於傳播價值。>>>觀看高清視頻
《敦煌》踐行了和《故宮》截然不同的創作思路……
紀錄片《敦煌》六年磨一劍,被媒體譽為讓人們看到藝術終極歸宿的一部史詩,2010年3月19日晚22:30,《敦煌》在CCTV-1兩集連播,3月19日10:00,《敦煌》總導演周兵攜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秘書長、中華書局編審,紀錄片《敦煌》特約顧問柴劍虹做客中國網絡電視臺紀錄片臺,與網友面對面交流,解讀《敦煌》,講述《敦煌》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傳奇。
敦煌的歷史古老而久遠。"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 大宛列傳》,東漢應劭解釋"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輝煌之意。歷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樞紐要道,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鎖鑰,對外交往上的國際都會,經營西域的軍事重鎮,在中華歷史的長卷上佔有光輝的篇章。
敦煌學是研究、發掘、整理和保護中國敦煌地區文物、文獻的綜合性學科。 1925年8月,日本學者石濱純太郎在大阪懷德堂講演時,使用過“敦煌學”一詞。 1930年,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在為陳垣先生編《敦煌劫余錄》所作序中,概括了“敦煌學”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