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紅色家園 > 紅色東蘭:光輝歷史 >

紅色東蘭的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15:40 | 進入博物館吧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東蘭縣委宣傳部  覃劍 2010年7月23日

  一、紅色東蘭的崢嶸歲月

  東蘭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與神奇色彩的革命聖地,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東蘭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

  1921年,韋拔群組織成立“改造東蘭同志會”和國民自衛軍,在東蘭、鳳山一帶領導各族人民開展反對土豪劣紳的鬥爭;1923年,建立了東蘭農民自衛軍,在韋拔群為首的東蘭公民會領導下,先後發起了清算豪紳地主的鬥爭和三次武裝攻打東蘭縣城的戰鬥,揭開了廣西農民武裝鬥爭的序幕。

  1925年11月1日,在東蘭縣武篆區列寧岩開辦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來自右江地區11個縣農運骨幹276人參加了學習;接著,又開辦了第二、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使右江農民運動迅猛發展,到1926年底,東蘭、鳳山、奉議(今屬田陽縣)、恩隆、都安、河池等縣共有農會會員10萬多人。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東蘭農軍與桂系軍閥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武裝鬥爭,保存了農民武裝和革命力量。

  1929年夏,鄧小平、張雲逸等到廣西後,東蘭農民運動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10月中旬,右江地區的第一個中共縣委——東蘭縣委成立,韋拔群指揮農軍相繼解放了東蘭、都安、鳳山等縣城,使東鳳一帶與右江下游各縣連成一片,為百色起義的舉行和紅七軍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勝利舉行,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正式成立,東、鳳農軍改編為紅七軍第三縱隊,韋拔群任縱隊長。

  1930年2月,紅七軍主力向東蘭、鳳山一帶轉移,紅七軍前敵委員會設在東蘭縣武篆魁星樓。東蘭成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成為根據地黨政、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的中心地帶和大後方。1930年4、5月,鄧小平、韋拔群在東裏試辦共耕社。193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目前廣西的政治形勢》的報告中,指出,“土地革命最普遍、最深入的地方,首推東蘭、鳳山兩縣”;據1930年8月統計,東蘭有近5000人參加紅七軍。

  1930年11月初,紅七軍在河池進行整編,師長韋拔群、政委陳洪濤,副師長黃松堅,由韋拔群帶領原第三縱隊回到東蘭組建二十一師堅持右江革命。

  1931年1月初,紅七軍二十一師黨委在乙圩正式成立,轄3個團,1個獨立團,2個獨立營,共3000多人。從1931年初到1932年底,紅七軍二十一師先後粉碎了國民黨桂系軍閥對東鳳革命根據地三次大規模的軍事“圍剿”,進行大小戰鬥數十次,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保衛革命根據地的壯麗篇章。

  1932年冬,由於叛徒出賣,韋拔群、陳洪濤先後犧牲,右江革命根據地鬥爭陷入低潮。但是,堅定的共産黨員、紅軍戰士和革命戰士沒有被反動派的屠刀所嚇倒,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他們又重整旗鼓,繼續鬥爭,堅持紅旗不倒,直到全國解放。

  二、“三地三鄉一中心”是紅色東蘭的歷史定位

   (一)“三地”:即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百色起義的策源地。

  1、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早在1921年9月,韋拔群就在廣西東蘭武篆組織成立“改造東蘭同志會”,在右江地區率先舉起反帝反封的革命大旗。1922年3月30日和10月28日,韋拔群先後成立“三三同盟”“九九同盟”併發表《敬告同胞》書,組織農民自衛軍,並於1923年發動東蘭起義,率先在右江、廣西乃至全國揭開了農民武裝鬥爭的序幕,使東蘭成為全國農民運動基礎最牢固的地區之一,成為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

  2、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1925年,先後在東蘭武篆開辦了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近600名農民運動骨幹。右江農運從此風起雲涌,東蘭成為腹心地。

  3、百色起義的策源地——東蘭的農民自衛軍和蘇維埃政權為百色起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30年,紅七軍前委設于武篆魁星樓。鄧小平曾在這裡開辦黨員幹部訓練班,親手發動土地革命運動,他還在這裡召開紅七軍前委會議,作出“收復百色”的決定。

  (二)“三鄉”:即紅七軍的故鄉、韋拔群的故鄉、全國少數民族將軍之鄉。

  1、紅七軍的故鄉——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勝利舉行,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成立,全軍2800余人,東蘭農軍主力約1500人編入紅七軍,約佔紅七軍總人數近三分之二。紅七軍整編時7500人,大部分也是東蘭子弟。

  2、韋拔群的故鄉——1894年2月6日,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韋拔群出生於東蘭縣武篆鎮東裏村。

  韋拔群的六個身份:韋拔群是我黨早期的農民運動領袖、百色起義的領導人、紅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人民軍隊早期的傑出將領、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模。

  3、全國少數民族將軍之鄉——在漫長而艱苦的革命鬥爭中,東蘭涌現出韋國清上將、韋傑中將、覃健中將、覃士冕少將、韋祖珍少將等五位共和國第一代壯族將軍。

   (三)“一中心”即鄧小平在廣西革命的指揮中心。

  鄧小平在右江地區工作近三個月,先後四次到東蘭,五渡紅水河,有三分之二(約兩個月)的時間是在東蘭。在此期間,鄧小平還與韋拔群一起研究制定並頒布了《土地法暫行條例》和《共耕條例》兩個文件。鄧小平親手編寫了《蘇維埃的組織和任務》、《黨的問題》、《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號》等文件。

  三、廣西革命的“五個最早”、“三個最多”、“三個三分之二”是紅色東蘭的突出亮點

  (一)五個最早。

  1、最早在廣西開展農民運動。1921年,韋拔群領導成立的“改造東蘭同志會”。

  2、最早制定革命綱領。1922年發表的綱領性文件《敬告同胞》。

  3、最早在廣西開展的武裝鬥爭——“東蘭起義”。1923年的“三打東蘭”在《中國現代革命起義全錄》中,在時間上排在第二,僅次於山東的“魯山起義”。

  4、最早在廣西成立農民協會和蘇維埃政權。1925年,東蘭有13個區成立蘇維埃政權,170個鄉的農民協會,農民協會會員8.7萬人,佔當時全縣人口11萬人的80%。

  5、最早舉辦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1925年在列寧岩創辦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二)三個最多。

  1、兵員最多。東蘭縣有7500多革命志士參加了紅軍和赤衛隊,1500多人參加地方遊擊隊。在紅七軍的戰鬥系列中有東蘭子弟5000多人,其中3000多人北上中央蘇區,1000多人在紅21師堅持革命,1600多人走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東蘭總人口每20多人就有1人當紅軍,是全國的100倍。

  2、烈士最多。東蘭在冊的革命烈士2433人,是全國的20倍。

  3、廣西籍的共和國將軍最多。東蘭縣有5名共和國第一代將軍,是全國的10倍,是著名的少數民族將軍之鄉。

  (三)三個三分之二。1.紅七軍的兵員三分之二來自東鳳。2.鄧小平在廣西領導革命三分之二的時間生活戰鬥在東鳳。3.百色起義紀念館中三分之二的革命烈士是東鳳,百色起義紀念館中三分之二的館藏文物及資料涉及東鳳。

  四、弘揚拔群精神,推動科學發展,造福老區人民

  有關革命老區科學發展的現實思考,是一個深刻而重大的課題。這裡引用部分領導和專家的闡述,供學習參考。人民日報副社長何崇元説:將革命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大力弘揚拔群精神。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要把政治優勢化為經濟優勢。中共河池市委藍天立書記:從韋拔群精神中獲得更加堅強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努力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自覺行動,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強大思想武器,努力在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取得新跨越,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浙江大學研究院院長黃祖輝:首先,要樹立新時期革命老區發展的大局觀,指導老區發展。在區域發展規劃、組織領導與協調、幹部績效考核、財政與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有力支持。其次,要創新老區發展的體制機制。突破老區的傳統行政區劃體制,探索適合老區發展、人口集聚的行政區劃設置標準,組織模式與管理體制,變老區人口的自然分佈為經濟分佈,加快老區新型城鎮體系建設。第三,要科學制定新時期老區發展戰略。人民論壇調研組:走特色發展,協調發展,紅色旅遊帶動的戰略。廣西軍區原副政委毛國斌少將:不斷解放思想,走創新發展之路;落實科學發展觀,選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錢為民所用,物為民所用;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的傳統和作風。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陳威:發掘拔群精神內涵,將其轉化為老區發展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