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紅色家園 > 紅色東蘭:光輝歷史 >

東蘭革命鬥爭簡史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1日 15:24 | 進入博物館吧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東蘭是廣西農民運動的發祥地,是全國最早開展農民革命運動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大革命時期農民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發動百色起義的策源地,是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地,是中國三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中國人民軍隊早期傑出的將領韋拔群的故鄉。全縣70%以上的民房被燒掉,13718戶被燒家劫舍,4167名革命群眾被殺害,2231名共産黨員、紅軍指戰員、革命幹部慘遭殺害,被困死、餓死、抓丁拉伕或逃亡他鄉者不計其數。1933年東蘭縣的人口由1927年的190447人減少到92851人。東蘭各族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犧牲和貢獻。 

  東蘭農民運動爆發以前,社會階級矛盾就已經十分尖銳複雜。當時,土司、官僚污吏、地主劣紳憑藉權勢兼併土地,霸佔山場,強奪民田,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淪為奴隸,過著饑寒交迫的悲慘生活。剝削階級的黑暗統治,導致政治腐敗,經濟衰頹,文化落後,餓孚載道,民不聊生。

  1921年,為了救勞苦大眾于水火,壯族農民運動領袖韋拔群組織成立“改造東蘭同志會”和國民自衛軍,提出“反對軍閥,反對貪官污吏,反對土豪劣紳、改造東蘭舊政治、舊經濟、舊文化”的口號,1922年3月30日(農曆三月初三),韋拔群又招集陳伯民、黃大權、黃書祥等11名“改造東蘭同志會”成員,在武篆區北帝岩(今列寧岩)舉行革命同盟(簡稱“三三同盟”),以“中國國民黨廣西特別黨部”名義,發表《敬告同胞》書,號召工農商學兵團結起來,打倒侵略中國的洋鬼子,剷除禍國殃民的大軍閥,實行孫中山民族、民權、民生主義的國民革命。同年10月28日(農曆九月初九),韋拔群利用重陽節登高遊覽之機,召集東蘭、鳳山、百色等縣革命志士180多人,在武篆區銀海洲舉行同盟(簡稱“九九同盟”),決定組織農民協會和發展農民自衛軍,發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和“不交租、不還債,擁護俄國共産黨,實行社會革命,建立新國家”的誓言。會上殺雞飲血,宣誓堅決革命到底,並決定組織自治會,建立國民自衛軍。

  經過“三三”同盟和“九九”同盟,韋拔群集結了更多的革命骨幹,大家分赴各地,宣傳發動群眾,購置槍支彈藥,在原有“國民自衛軍”的基礎上,于1923年夏天建立了東蘭農民自衛軍,兵員達千余人。在韋拔群為首的東蘭公民會領導下,先後發起了清算杜瑤甫的鬥爭和三次武裝攻打東蘭縣城的戰鬥,從而掀開了農民武裝鬥爭的序幕。

  1923年,在原有“國民自衛軍”的基礎上,建立了東蘭農民自衛軍,兵員達千余人,在韋拔群為首的東蘭公民會領導下,先後發起了清算豪紳地主杜瑤甫的鬥爭和三次武裝攻打東蘭縣城的戰鬥,從而揭開了廣西最早農民武裝鬥爭的序幕。

  在領導農民運動中,特別是經過三打東蘭縣衙門的鬥爭實踐,韋拔群深刻體會到,沒有正確的革命理論來指導,革命就會迷失方向,就不可能取得勝利,即使得到一時的勝利,要鞏固和發展也是不可能的。於是,1925年1月,韋拔群到當時中國革命中心的廣州,進入廣州第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從廣州回到東蘭後,韋拔群便用馬列主義理論指導農民運動,廣泛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並按照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辦法,于1925年11月1日在東蘭縣武篆區列寧岩開辦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來自右江地區東蘭、鳳山、百色、淩雲、恩隆(今田東縣)、思林(今屬田東縣)、果德(今屬平果縣)、河池、都安等縣農運骨幹276人參加了學習;接著,又開辦了第二、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東蘭農講所學習結業後,學員們返回各地,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使右江農民運動迅猛發展,到1926年底,東蘭、鳳山、奉議(今屬田陽縣)、恩隆、都安、河池等縣共有農會會員10萬人,東蘭一縣就建立了13個區、170多個鄉的農民協會,會員發展到87000人,農民自衛軍2000多人。所以,當時有人評論説“東蘭的農民運動,實是廣西農民運動的開始,東蘭農民運動,是廣西農民求解放的急先鋒。”中共中央在1926年12月5日的《中央局報告》中,對東蘭農民領袖韋拔群給予很高的評價:“韋同志在東蘭已成了海陸豐之澎湃,極得農民信仰。” 1927年“四?6?1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韋拔群領導農民自衛軍與桂系軍閥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武裝鬥爭,農民自衛軍越戰越強。1929年夏,鄧小平、張雲逸等到廣西後,切實加強對工農運動的領導,積極發展工農革命運動,東蘭農民運動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到1929年12月百色起義前,在今河池市的東蘭、鳳山、巴馬、都安、大化、南丹、天峨、金城江等8個縣(區)都普遍建立了各級農民協會和農民武裝。1929年9月,根據廣西政治形勢的巨大變化,鄧小平等作出把黨的工作重點從城市轉向群眾基礎較好的左右江農村地區,把黨在南寧的武裝轉移到左右江地區的戰略決策,10月,鄧小平、張雲逸率領我黨掌握的武裝向右江農村地區挺進,加緊進行百色起義的準備工作。為了更好地發揮右江農民自衛軍的作用,增強農軍實力,鄧小平、張雲逸又把從南寧送來的5000多支步槍分發給東蘭、鳳山、淩雲、百色等縣農軍,並派軍事幹部去幫助訓練。10月中旬,右江地區的第一個中共縣委——東蘭縣委成立後,韋拔群指揮農軍相繼解放了東蘭、都安、鳳山等縣城,使東鳳一帶與右江下游各縣連成一片,成為中共黨組織完全控制的區域。經過多年的鬥爭,韋拔群領導的右江農民運動為百色起義的舉行和紅七軍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勝利舉行,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正式成立,全軍共4000人,其中東蘭、鳳山、淩雲和百色、恩隆縣的部分農軍即右江農民自衛軍改編為紅七軍第三縱隊,韋拔群任縱隊長,指戰員共1200多人。1930年2月隆安、亭泗戰鬥後,紅七軍主力便向東蘭、鳳山一帶轉移,2月底,紅七軍前委在鳳山縣盤陽區(今屬巴馬瑤族自治縣)召開會議,決定留第三縱隊在東、鳳堅持根據地的鬥爭和建設,第一、二縱隊回師右江,集中精力進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紅七軍前敵委員會設在東蘭縣武篆魁星樓,前委書記鄧小平和軍長張雲逸就在樓上辦公和住宿,領導右江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紅軍兵工廠、後方醫院等也都設在武篆,東蘭成為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成為根據地黨政、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的中心地帶和大後方。

  在地方黨組織建設方面,在中共右江工作委員會(1930年改為右江特別委員會)的領導下,東蘭縣、鄉黨組織發展迅速,到1930年11月,全縣已建立8個區委會、37個黨支部,黨員也發展到400多名;在政權建設方面,在百色起義舉行的當天,東蘭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縣城召開,選舉産生了東蘭縣蘇維埃政府。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各區、鄉蘇維埃政府也相繼建立,到1930年初,全縣建立了9個區、150個鄉蘇維埃政府;在經濟建設方面,以廣泛開展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中共東蘭縣委成立後,制定了《廣西東蘭縣革命委員會最低政綱》(草案),提出“沒收地主,豪紳的土地,分給貧雇農和工人耕作”,沒收山主的“山場、土地、森林,分給瑤民”等施政綱領。同時,縣蘇維埃政府即按照“最低政綱”草案去實行,領導各區鄉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1930年4、5月,為了摸索經驗,鄧小平、韋拔群又在韋拔群的家鄉東裏試辦共耕社,並派一批幹部到鳳山縣中亭鄉進行土地革命試點。193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鄧拔奇在《目前廣西的政治形勢》的報告中,對東蘭、鳳山兩縣的土地革命給予很高的評價,指出在右江,“土地革命最普遍、最深入的地方,首推東蘭、鳳山兩縣”;“久受漢人壓迫的瑤民和住在石山洞場的最困苦的農民在蘇維埃政權下都獲得了平等的待遇,得到同樣肥美的土地。宗法封建社會的舊禮教在蘇維埃政權下也遇到重大的打擊,婚姻自由,婦女獲得解放,如東、鳳兩縣農民群眾已經真實的得到土地革命的利益,生活上獲得相當改善了。因此,他們是熱烈的擁護蘇維埃和自願加入紅軍為全國勝利而奮鬥”。據1930年8月統計,僅東蘭、鳳山兩縣農民參加紅軍的就有6000人左右;在地方武裝建設方面,土地革命時期,東蘭的軍事組織先後有農民自衛軍、赤衛軍、右江上遊赤色遊擊隊等地方武裝,此外,在東蘭活動的還有中國工農紅軍。農民自衛軍的建立和發展,為中國工農紅軍提供了大量的兵員。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近5000人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在文化建設方面,東蘭縣蘇維埃政府內設文化委員會,區、鄉蘇維埃政府設立文化委員,專人管理文化工作。當時,有條件的地方都創立各級勞動學校和農民夜校。東蘭縣城創辦了高級勞動小學,面向工農子弟,不收學費。東蘭縣蘇維埃政府撥出專門經費,在西山16個鄉辦起初級小學,8至16歲的適齡兒童都免費入學。在東鳳革命根據地,鄧小平、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留下了深深的奮鬥足跡。特別是鄧小平同志曾五渡紅河、四進東蘭,在東蘭工作前後長達兩個多月,佔了他在廣西開展革命活動時間的三分之二。鄧小平首次到達東蘭是1930年3月上旬,他到上海黨中央彙報工作後回到右江,與韋拔群、右江蘇維埃政府主席雷經天、右江特委書記陳洪濤一起研究如何開展右江地區的土地革命,鄧小平介紹了中央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的經驗。決定右江土地革命分兩步走,第一步先行試點,第二步,全面鋪開。並決定以東蘭、鳳山為重點,開展右江的土地革命,在韋拔群的家鄉東裏村進行“共耕社”試點,另派韋拔群的弟弟韋菁到鳳山中亭鄉作平分土地試點。在鄧小平的直接領導下,東蘭的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這年5月中旬,東蘭縣各區鄉蘇維埃政府普遍給群眾發了《土地使用證》。在此期間,鄧小平還與韋拔群、雷經天、陳洪濤一起研究制定並頒布了《土地法暫行條例》和《共耕條例》兩個文件。為了指導整個右江地區的土地革命,4月,鄧小平在東蘭武篆的舊州屯主持舉辦了一個訓練班。鄧小平親手為訓練班編寫了《蘇維埃的組織和任務》、《黨的問題》、《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號》等教材,刻印發給學員,並親自給學員講課。鄧小平在武篆期間,曾經三次深入到紅七軍設在武篆巴學村臨時後方醫院,看望、慰問傷病員。還三次到紅七軍設在武篆板勉村的兵工廠視察。5月初,鄧小平得知紅七軍主力從貴州凱旋而歸,便決定前往河池尋找紅七軍軍部。在河池,鄧小平見到了張雲逸軍長和李明瑞總指揮。向軍部和黨員傳達了中央的指示,並研究回師右江問題。隨後,鄧小平和張雲逸、李明瑞率領部隊從河池啟程,再次進入東蘭縣城。鄧小平在魁星樓召開紅七軍前委會議,具體商討收復百色問題。收復百色不久,中共南方局代表鄧拔奇來到右江,傳達了中央關於《新的革命高潮與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的決議。根據中央決議精神,會議決定全軍到河池集中整編,準備北上。會後,鄧小平與鄧拔奇先到恩隆縣燕洞街(今巴馬燕洞街)召開右江特委擴大會議,研究和佈置紅軍主力離開後右江的工作任務。然後趕到東蘭與韋拔群會合,對右江的各項工作作了具體的指示,特別強調,要加緊開展土地革命工作,擴大紅軍,以東蘭、鳳山為中心,用遊擊戰術向都安推進。鄧小平于1930年10月底隨第三縱隊從東蘭出發,到達河池與第一、第二縱隊會合。1930年11月初,紅七軍在河池進行整編,全軍改編為師團制,下設三個師:原第一、三縱隊全編為十九師,原第二、四縱隊與紅八軍余部全編為第二十師,第二十一師只給番號和任命師領導成員,師長韋拔群,政委陳洪濤,副師長黃松堅,由韋拔群帶領原第三縱隊近百人武裝(原第三縱隊大部2000余人已編入第十九師)回右江重建。前委決定第十九師、二十師北上,二十一師留在右江堅持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