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紅色家園 > 紅色東蘭:光輝歷史 >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10:27 | 進入博物館吧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位於東蘭縣武篆鎮巴學村,是個天然石洞。洞口寬64米,洞高43米,縱深137米。洞內寬敞明亮,乾燥平坦,可容納數千人。洞的深處有清泉,又有曲徑通山後。原名北帝岩,因岩洞內設有北帝廟而得名。清朝時曾是私塾。

  1922年3月,韋拔群在岩洞內組織革命同盟,以中國國民黨廣西特別黨部的名義發表《敬告同胞》文告。1925年9月,韋拔群、陳伯民等在洞內開辦東蘭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傳播馬列主義,培養右江東蘭、鳳山、百色、淩雲、恩隆、思林、果德、河池、都安等縣農運骨幹276人。結業後,學員們返回各地,組織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使右江農民運動迅猛發展,為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1930年2月,紅七軍軍長張雲逸來到武篆,認為韋拔群在北帝岩宣傳了馬列主義革命真理,提議改名為“列寧岩”,並經東蘭縣蘇維埃政府和右江蘇維埃政府同意,沿用至今。

  1963年2月26日,列寧岩被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題寫了“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放大3米見方後鐫刻在洞口上方。1995年被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列寧岩中央為課堂,課堂前方是講壇,課堂兩邊為學員宿舍,講壇後面是農講所食堂。列寧岩內還設有學員閱覽室、俱樂部、宣傳欄。農講所課桌、凳、床舖、宿舍隔壁全為竹材。講壇及洞門口均貼有韋拔群親自撰寫的對聯。講壇中央貼有“快樂事業,莫如革命”對聯,橫批為“團結、互助、奮鬥、犧牲”;講壇左右貼有“土豪劣紳把人民當盤中餐,勞苦大眾將豪紳作槍口靶”;講壇墻壁上方挂著馬克思、列寧和孫中山畫像;岩洞門口還貼有“要革命的站攏來,不革命的走開去”旗幟鮮明的革命對聯。

  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岩是廣西機關幹部、黨團及少先隊組織重要的政治課堂,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