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情迷融水雨卜苗寨

“中外網媒慢遊廣西民族風情活動”系列報道之十二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26日 16:31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央視網旅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圖一)雨卜苗寨金秋勝詩畫。 鬱良權 攝影

        12月15日晚,“中外網媒慢遊廣西民族風情活動”報道組抵達具有“百節之鄉”美譽的融水苗族自治縣,在雨卜苗寨品嘗了酸肉、酸魚、糯米飯、糯米酒等苗家特色美食,並體驗苗寨“踩腳定親”等苗家習俗。

(圖二)融水苗族自治縣元寶山風光。 柳州旅遊局供圖

        融水苗族自治縣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苗族自治縣,也是廣西唯一的苗族自治縣。地處廣西柳州市北部,周邊與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從江縣等地毗鄰或接壤。境內有海拔2081米的華南第三高峰元寶山,堪稱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動物園、綠色食品庫和中藥圃。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萬山”和悠悠貝江。全縣人口50.62萬,有苗、瑤、侗、壯、水、漢等13個民族,其中苗族佔42%。

(圖三)融水苗族自治縣歡樂的蘆笙節。 柳州旅遊局 供圖_副本

        雨卜苗寨是元寶山腳下的一個大苗寨,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寨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趟過,周圍是層層梯田。據説,這裡春天有美麗的梯田油菜花,夏天有綠油油的麥田和滿山的竹海,秋天可見層層疊疊等待收割的金色稻田。2010年,雨卜苗寨旅遊村被國家評為AAA級風景區。

(圖四)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民在演奏蘆笙。 周明禮 攝影

        當晚,苗寨的鄉親為報道組準備了香噴噴的糯米飯,還有酸肉、酸魚、土雞、山筍、“打油茶”、糯米酒等豐盛的苗家美食。好客的苗家小夥和姑娘們輪番給大夥獻歌、敬酒,甘甜的糯米酒據説容易上頭,卻沒有酒的辛辣,報道組平時不喝酒的一些女成員還把它當成飲料來喝。

        導遊介紹説,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發酵3-5天后,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苗族典型的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制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

(圖五)來自澳大利亞的斯蒂文在接受苗家的敬酒禮。 羅偉 攝影

        飯後,苗寨的人們表演了蘆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等節目,並要求網媒代表上臺體驗苗家“踩腳定親”、背新娘等婚戀習俗。“踩腳定親”是苗家人用踩腳的方式向意中人表達情感的一種婚戀習俗。踩腳通常分為三種方式,不同方式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含義:第一腳,如果踩在對方的腳尖,表示想跟你交朋友,沒有別的意思;第二腳,踩在對方的腳面上,表示要和你進一步發展;第三腳,也是關鍵的一腳,踩在對方的腳跟上,表示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也就是定親了。不知道是出於惡作劇還是真心喜歡,來自澳大利亞的斯蒂文先生一到臺上,所有苗家妹子的腳全部被他挨個踩一遍,引得臺上台下哄堂大笑。

        導遊説,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節日,各種形狀的蘆笙林立,各種色彩的錦旗飄揚,苗家青年男女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佩戴精緻的項鏈等飾物,吹著悅耳的蘆笙,跳起那多姿多彩的蘆笙踩堂舞、拉鼓舞、敬酒舞、芒蒿舞、踩腳求愛舞等,這些原始古樸的節目、獨特的木樓建築、手工精巧的服飾、別有風味的民族餐飲和奇異的戀愛婚俗等,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畫卷。

(圖六)來自法國的尼古拉體驗苗家婚俗。 羅偉 攝影

        事實上,雨卜苗寨不過是苗族人們生活的一個縮影。官方資料顯示,多民族混居的融水縣向來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一年中就有近百個民族節日,故有“百節之鄉”的美譽。

        每年陽春三月,漫山的杜鵑開始映紅貝江江水,一葉葉竹排魚貫而行。等遊船靠岸,苗哥在岸邊開始吹響歡快的迎賓曲,苗妹則手捧迎客酒,給每一位登岸進寨的遠方來客敬上一杯香醇的糯米酒。隨後,苗哥苗妹表演起蘆笙踩堂舞,並盛邀客人一同進場,手拉著手同跳團結舞、拉鼓舞、踩腳舞等舞蹈。活動結束,客人登上木樓,品嘗苗家的“打油茶”和民族餐,香噴噴的糯米飯、糯米酒,別具特色的酸肉、酸魚、酸筍和香菇湯,豪情奔放的“喊酒”、“扯耳朵敬酒”等環節,令遊客如癡如醉,流連忘返。

(圖七)雨卜苗妹在表演吹奏蘆笙。 羅偉 攝影

        鬥馬節是融水縣苗、瑤族一個傳統的文體活動節日。相傳,這項活動源於一項婚姻裁決。據説,5OO年前最能贏得姑娘愛情的是鬥馬能手。因此,每有情敵相爭時,苗王就組織鬥馬賽。獲勝者便最有權利娶他所喜歡的姑娘。沒想到鬥馬深受眾人喜愛,參加鬥馬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每逢傳統節日都安排鬥馬活動。為滿足苗族同胞的文化需求,1987年,融水縣人民政府將11月26日縣慶日這一天定為鬥馬節。

(圖八)報道組與苗家人們跳起了蘆笙踩堂舞。 羅偉 攝影

        踩花山是融水縣苗族人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舉辦。這幾天,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鬥畫眉、爬花桿。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説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盛大節日。

(圖九)苗族鬥馬慘烈而刺激。 羅偉 攝影

        是夜,報道組留宿于雨卜苗寨那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夜已很深,但遠方仍隱約傳來悅耳的山歌,不知哪一對多情的苗家情侶,今夜要無眠了?(方日權 柳州 報道)

熱詞:

  • 中外網媒
  • 慢遊
  • 廣西
  • 民族
  • 風情
  • 活動
  • 系列報道
  • 情迷
  • 融水雨卜
  • 苗寨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