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福利那些漸退的歷史印痕

發佈時間:2012年12月03日 16:24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桂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天后宮

  奎星樓正面

  ▲福利忠孝祠

  ▲福利古巷道

  ▲福利古民居

  莫志生 文/攝

  重來福利鎮,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些曾經代表著福利繁榮的歷史印痕漸漸離我們遠去。

  十幾年前寫過一首讚頌福利的《古鎮探幽》:秀水奇山出伏荔,三姑石旁紅線女,奎星樓上夜一曲,玉蘭花香隔岸來。為當時的古鎮歷史文化所感動。

  福利鎮位於陽朔縣城東8公里,漓江北岸,1200多年前的唐代顯慶年間,此地便有人居住,因原地荔枝成林,村舍隱伏其間,故名伏荔村。宋朝時,鎮北東郎山下的黃道街繁盛一時。後來因此地水路暢達,上通桂林,下連梧州,居民移居於此,漸成圩鎮。明代在村東北的馬山腳下建馬山圩,故有“馬山名勝甲天洲”之稱。清道光年間遷到老街(在天后宮後面)改為伏荔圩,1926年取其諧音改為福利圩。

  福利鎮歷史悠久,山環水抱,地靈人傑,歷代文人學士輩出,有較高的文化傳統。表現在建築上,便是原有的三街、九井、十八巷、三宮、兩寺、一寶塔。據記載,這些建築多古色古香,工藝精湛。那時若登高鳥瞰,便有“深山藏古鎮,青峰傾廓門”的情韻。可惜,時序遷移,人世滄桑,這些古建築大都因天災人禍或年久失修而毀圮,留下的不多。

  遊人如織,只有我這個另類背著相機走街串巷,連街上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

  古民居是福利鎮的歷史見證,但是,福利鎮很多的古民居已經變成了現在的幾層樓的水泥房,即使不拆的古民居,也因年久失修而成了危房,筆者走完了整條古街,保存完好的已經沒有幾座,以前繁榮時期所形成的三街、九井、十八巷已經不復存在,這些歷史印痕只能留存于文字的記錄而漸漸地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走過天后宮,一位老大娘看我背著相機,對我説:“進去看看,捐點錢。”我想:保護文物,人人有責,捐點錢也是應該的,我拿出點錢放到功德箱裏,然後向“媽祖”神像拜了拜,願其保祐百姓平安幸福。

  這裡每年的“五月八”會期都要抬著神像“公公”“婆婆”遊街,在街上調龍舞獅、跑牌燈、花燈、故事臺、放花炮、唱十天半個月的桂戲等等。街頭街尾擺滿香案祭祀,到處挂滿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生意興隆等旗幟,觀看者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外來商旅喜笑顏開。

  沿江邊還有忠孝祠和奎星樓,奎星樓算是保護比較好的,基本完整,這也是福利鎮的一個歷史標誌了。隔壁的忠孝祠已經破落不堪。福利鎮的旅遊業很發達,但是旅遊業的繁榮不是讓古文化漸退的理由。

熱詞:

  • 福利鎮
  • 印痕
  • 奎星樓
  • 歷史文化
  • 古民居
  • 歷史見證
  • 天后宮
  • 婆婆
  • 忠孝祠
  • 媽祖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