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馬山獲“中國會鼓之鄉”稱號 再添國家級名片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5日 17:38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專家在考察。

  南寧新聞網-南寧日報訊 10月30日,一個好消息傳至馬山: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評審組評估,正式授予廣西馬山縣“中國會鼓之鄉”稱號。至此,繼之前的“中國黑山羊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馬山有了第三張國家級名片。

  馬山壯族會鼓源遠流長,最早出現在宋代,歷經元、明朝,盛行于清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據了解,馬山壯族會鼓主要樂器有鼓、鑼、鈸等,主角是鼓。鼓用樟木、榕樹、楓樹等原木挖成空心做成鼓殼,用牛皮作為鼓面,再用堅韌的生竹篾兩邊拉緊而成,聲音渾圓厚重。鑼和鈸是配角,聲音清脆響亮,點綴鼓點。會鼓的曲牌有混鼓、狂歡鼓、舞龍鼓、扁擔鼓、花燈鼓等;中間還有各式各樣的插曲鼓。馬山壯族會鼓主要分佈在白山、永州、州圩、周鹿、林圩、喬利、合群、百龍灘、古零、古寨等鄉鎮的150多個村屯。

  據了解,馬山壯族會鼓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一是原始古樸。馬山壯族會鼓風格古老純樸,極富原生態特徵;二是鼓大聲洪。馬山壯族會鼓大多用樟樹、榕樹、楓樹等原木挖空製成,目前留存的會鼓中最大直徑150厘米,最小的也在50厘米以上,聲音洪亮、渾圓、厚重;三是場面激烈。賽鼓時,混鼓、狂歡鼓、舞龍鼓、扁擔鼓、花燈鼓等打法穿插,再配以清脆響亮的鑼、鈸聲,整個場面鼓聲震耳欲聾,撼動四面八方,激動人心。

  作為一個特色民俗文化品牌,馬山壯族會鼓以其特殊的魅力,多次在國際國內舞臺上進行展演。馬山會鼓隊曾應邀到北京、上海、河南、浙江、四川和南寧、柳州、北海、欽州、防城港、百色等地參加各類慶典展演、交流、比賽,並獲嘉獎和好評。其中較有影響力的展演、比賽或交流活動有:2002年參加廣西第十屆民運會文藝表演比賽榮獲二等獎;2003年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八桂狂歡遊”活動;2006年參加南寧東南亞風情國際旅遊美食節主題活動日表演;2008年參加北京奧運會聖火傳遞南寧站助威壯行活動;2009年參加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主會場演出和進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調演活動;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歡騰廣西”活動周狂歡巡遊展演活動;2011年參加廣西“文化遺産日”展演活動和廣西首府各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週年文藝晚會演出活動等。

  今年9月,國家評審組專家對馬山壯族會鼓進行認真細緻的考察並聽取該縣專題彙報。評審組認為,馬山壯族會鼓原始古樸,文化底蘊深厚,聲音渾圓厚重洪亮,再配上鑼和鈸,敲起來令人振聾發聵,撼天動地,具備打造成國家級民族民俗文化品牌的條件,一致同意授予馬山縣“中國會鼓之鄉”稱號。 (黃麗君韋文武文/圖)

熱詞:

  • 壯族
  • 展演
  • 中國會鼓之鄉
  • 文化遺産日
  • 比賽
  • 打法
  • 楓樹
  • 2008年
  • 村屯
  • 宋代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