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青年演員演繹經典彩調劇《王三打鳥》。記者 甘寧攝
“歡迎各位調子客光臨指導!”——與普通單位的“歡迎來賓”不同,3月28日廣西彩調劇團挂出的這塊牌子特別引人注目。在彩調藝術衰微的今天,有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知道“調子客”是對彩調藝人的稱謂了。當天,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彩調)傳承基地在廣西彩調劇團隆重揭牌,精心籌建的彩調展示廳也在該劇團開展,彩調這門富有廣西特色的藝術形式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彩調,2006年5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同年,自治區文化廳將廣西彩調劇團定為廣西彩調的保護傳承單位。清新自然、幽默風趣、曲調婉轉的彩調劇在新中國成立後曾風靡廣西,揚名全國。如以彩調為基礎的《劉三姐》歌舞劇,在1960年晉京為中央領導演出引起轟動,全國巡迴演出達500場,第一代“劉三姐”傅錦華由此揚名。此後,廣西的彩調劇《三朵小紅花》、《五子圖》、《哪嗬咿嗬嗨》讓全國人民進一步認識了彩調藝術。到了2005年,新版彩調歌舞劇《劉三姐》再次從廣西出發走向世界。2009年、2010年先後隨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赴台灣演出,在寶島引起巨大轟動。第五代“劉三姐”王予嘉因為彩調而被更多觀眾知曉。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轉換推移,當下,彩調劇的生存環境出現了荒漠化。目前,廣西僅存廣西彩調劇團、柳州彩調團、桂林彩調團等屈指可數的幾家國有彩調劇團,誕生於民間的彩調劇需要再度進行生産開發性的保護,實現傳承壯大。
“他們的演出雖然還有些稚嫩,但讓我們看到了傳承的希望。”廣西彩調劇團團長楊步雲向來賓介紹了該團的青年演員。他們獻演了《王三打鳥》、《雙黃蛋》、《三看親》、《三姐罵媒》等經典彩調戲片斷,精湛的演出得到觀眾讚譽。
在新揭幕的彩調“非遺展示廳”內,展示了彩調簡史、各時期彩調演出資料、服飾等。最有價值的當屬“一代宗師”、已仙逝100多年的調子師傅蒙廷章老先生傳下來的彩調工尺譜,以及購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用於彩調伴奏的小揚琴、彩調“黃皮書”等珍貴實物。據了解,列入“非遺”的彩調將在傳承的同時,結合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進行發展壯大,開拓新的市場。 (記者 甘寧)
新聞鏈結:
發源於明末清初的彩調,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作為一門“快樂的劇種”,彩調在廣西城鄉流傳甚廣,毗鄰的粵、湘、滇、黔等省的邊境地區也有蹤跡。在桂北一帶稱為“綵燈”、“調子戲”、“採茶戲”、“耍牡丹”;左、右江一帶則稱“大採茶”、“咿嗬嗨”,至1955年統稱為“彩調”。彩調是最能體現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特徵的劇種之一,多演出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幸福等貼近生活的內容。彩扇、彩帕、彩帶俗稱彩調“三件寶”,其中的彩扇更是“萬能”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