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文化助力經濟 經濟給力文化 客家文化與旅遊聯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3:57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新華社信息北京3月30日電 據《廣西日報》報道,春分時節,走訪再次喜獲“全國文化先進縣”的浦北。這個既不沿海也不沿邊的山區縣,連年保持“文化先進”,動力從何而來? 

  “同步發展”,是記者在這片客家文化濃郁的古越州大地採訪時反復聽到的一個詞彙——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同步推進,優化經濟結構與壯大文化産業同步實施…… 

  特色經濟與文化結緣 

  驅車奔馳在有“中國香蕉之鄉”美譽的浦北大地上,從六萬大山到南流江畔,從越州天湖到五皇山腳……村前屋後,田垌之間,滿目都是香蕉、香蕉。 

  3月,並不是香蕉成熟的季節。記者卻“聞”到了濃濃的“蕉香”——不是在農家的香蕉地裏,而是在浦北縣文化館的展示廳。 

  剛榮獲“國家一級館”稱號的浦北縣文化館,早在上世紀80年代便因積極推行“文化與經濟結合”模式得到文化部肯定,在全國推廣其先進經驗。這個不甘為“小文聯”、樂於搞“大文化”的縣級文化館,如今“經濟味”更濃。誘人的“蕉香”,便是從館裏“香蕉節文化成就”攝影、美術、書法展廳裏傳出來的—— 

  浦北“蕉王”,立在自己種出的一弓重達69.55公斤的香蕉旁,驕傲地微笑著; 

  爭奪“香蕉小姐”桂冠的一群浦北姑娘,正以充滿美感的才藝表演,盡情展示家鄉香蕉文化的魅力; 

  以大型油畫《三姐戲秀才》在法國盧浮宮畫展中獲銀獎的油畫家黎均桓,帶領館裏美術培訓班學員深入蕉林,繪出一幅幅油畫、國畫、水彩畫、素描作品…… 

  浦北香蕉節,不請演藝明星。香蕉,便是最耀眼的明星——評選“蕉王”,競選“香蕉小姐”,推介優質品種,展示最佳包裝,徵集詩歌、散文,舉辦美術、攝影大賽……一項項活動,把每個浦北人的才藝,每個浦北人關注的目光,都引向香蕉。 

  飽含文化味的香蕉節慶活動,引得各地客戶、廣告商、投資者接踵而至。有17年購銷經驗的大成鎮老牌香蕉經紀人朱鴻輝感慨道:過去,推銷香蕉靠的是經紀人的人際關係;如今,香蕉節成了最大的購銷平臺。 

  據統計,浦北每年平均有30多萬噸香蕉銷往區內外市場。而去年單在香蕉節上簽署的購銷量,便達18.5萬噸。 

  從六萬大山腹地躍向市場的“官垌魚”,同樣吸收了文化的力量。 

  深藏于六萬大山中的官垌鎮,是個植被豐茂、山澗溪流終年不斷的山區小鎮。早在清代,當地農民就有引山泉水築窩養魚的習慣。由於水質好,草料豐富,水窩裏養出的魚肉質鮮美,兩三年就能長到10多公斤。然而,由於信息閉塞,商品意識不強,“官垌魚”曾長年窩在山中,默默無聞。 

  記者一行來到官垌鎮時,正碰上鎮水産畜牧獸醫站負責人李賢明領著人在一個水泥壘築的大水窩里拉網捕魚。 

  李賢明對記者説,從2004年鎮裏成立“官垌魚協會”至今,如何打響“官垌魚”品牌,便成了山區群眾和縣裏科技、文化工作者熱議的話題。為提升魚的産量和品質,官垌人對古老的養魚方式進行了革新,改小窩為大窩,變淺水為深水,換小魚種為大魚種。縣裏宣傳文化口的“秀才”們,一次次進山挖掘“官垌魚”的古老傳説,采寫“小窩養大魚”的趣聞軼事,引得一撥撥媒體記者進山探秘。中央電視臺專程前來拍攝“官垌魚”專題片。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財政廳也分別從科技&&人、農業綜合開發角度,拍攝了有關“官垌魚”養殖的電視教育片。“官垌魚”,終於名聲在外。 

  如今,“官垌魚”已成為欽州市首個獲國家農業部認定的“地理標誌農産品”。全縣“官垌魚”養殖戶達1.78萬多戶,開闢大小魚窩4001畝,年産量9500噸,産值1.7億元,約佔全縣漁業總産值的40%。 

  李賢明感慨:“過去我們官垌人只知道埋頭掏窩養魚,如今有了商品意識,懂得品牌效應的重要性,大家正在從賞魚、玩魚、吃魚幾方面動腦筋,增添‘官垌魚'的文化魅力!” 

  非遺傳承與企業攜手 

  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是浦北文化的精髓。如何保護獨具特色的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並將其發揚光大?浦北人走的是一條企業參與傳承的新路子。 

  在浦北客家文化村生活用品展區裏,一頂頂竹笠、一隻只竹籃,默默述説著浦北“龍門編織”曾經的輝煌—— 

  早在明朝,心靈手巧的浦北客家人便利用得天獨厚的竹、芒、藤、木、草等山嶺自然資源,編織斗笠、竹籃等生活用品。“龍門編織”在浦北及合浦、北海乃至廣東、福建一帶頗有名氣。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龍門編織”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在現代商品意識激發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編織品經銷商陸續來到龍門辦廠。他們看中的,是龍門人的那雙巧手。數萬名分散在各村屯的農家婦女,在縣婦聯和科技部門“創造新崗位、創造新業績、創造新生活”口號感召下,分期分批進入縣裏編織工藝培訓班,重拾早已生疏的手藝。 

  如今的龍門鎮,一家家編織廠比肩而立。記者走進海龍編織工藝廠生産車間,只見一片片光潔的竹片、木片、藤條在巧婦們手中飛舞。樣品展示廳裏,數百種集實用性、藝術性、收藏性于一體的竹籃、木筐、竹扇、竹簾、竹盆、花架、書箱、藤椅樣品,琳瑯滿目,式樣新奇。連堆滿田間地頭的香蕉葉鞘也變廢為寶,被用來編織坐凳、箱筐等,既美觀又實用。 

  以龍門為中心,浦北的編織企業如今已達22家。富於現代美感的編織品,成為日、韓、歐美等地市場的“明星”。2011年,全縣工藝編織品出口總額達1378萬美元,佔全縣出口總額的35.69%。 

  在浦北縣文化館“非遺”傳承人名冊裏,“龍門編織傳承人”只登記有一個名字。然而,在浦北全縣,如今卻有近10萬“巧婦”,正在用靈巧的雙手編織著自己美麗的人生。她們,都是“龍門編織”的傳承人! 

  與“龍門編織”同時興起于明代的浦北“小江瓷”,也走過了一條“興盛-衰落-振興”的傳承之路。 

  明崇禎年間誕生於浦北馬路坡一帶的“小江瓷”,因以小江等地瓷土為原料而得名。據當地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小江瓷”開始崛起。從這裡産出的滑肚碗、金邊碗、婚嫁瓶、賞瓶暢銷大江南北。“北有景德瓷,南有小江碗”,曾經是浦北人的自豪。 

  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經營不善,連年虧損,小江瓷器廠陷入困境。“小江瓷”消失了,人們只能從欽州市“非遺”名錄裏看到它的光彩。 

  2006年9月,一條“百年品牌小江瓷重燃光彩”的消息,讓浦北人精神為之一振——被列為欽州市百項重點工程之一的一瓷業公司,引進全套先進設備,在浦北重新點火燒瓷。古老的青花、粉彩、五彩、釉裏紅工藝,與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合。傳統的制瓷工藝,和市場化經營管理模式接軌。2011年,在企業傳承中獲得新生的“小江瓷”,産值4000多萬元。90%的小江日用瓷器,遠銷歐洲、東南亞。 

  美如鳳凰的“小江瓷”,在現代化企業傳承的“烈火”中涅槃! 

  客家文化與旅遊聯姻 

  古書院、客家民居,當這些蘊含著豐富文化信息的古建築正在我們視線中逐漸消失時,在浦北縣小江鎮平馬村,已經有110多年曆史的大朗書院、客家公祠,卻較為完好地被保護下來,成為具有博物館性質的“客家文化村”。 

  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大朗書院,以其高大氣派的講堂,富於文采的門、廊對聯,形象地反映了近代先賢啟蒙民眾、修身立德的文化教育思想。與大朗書院並列而立的客家“伯玉公祠”,屋檐、屏風雕龍畫鳳,廳堂、回廊古樸典雅,堪稱客家民居典範。 

  富於想象力的浦北人,利用大朗書院、客家公祠的建築格局,進行客家民俗文化展示。穿行于古樸雅致的廳堂之間,客家書院文化、遷移歷史、民風習俗……一一在眼前呈現。據介紹,浦北縣正規劃投鉅資進一步修復大朗書院、客家文化村,濃縮展示國內有名的書院景觀,打造以“書院文化”為亮點的浦北旅遊熱點。 

  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經濟,就是這樣水乳交融,互為動力!

熱詞:

  • 官垌魚
  • 六萬大山
  • 客家文化
  • 企業傳承
  • 客家民居
  • 文化工作者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