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龍勝深山瑤寨:長髮、紅衣“曬”出村寨新面貌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8日 11:16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新華網廣西頻道5月17日電(記者張捷 李斯博 宮若涵)“我參加寨子裏的民俗表演,每月可以拿到1000多塊錢,再加上開餐館,一年有五六萬塊錢收入。”廣西龍勝縣和平鄉黃洛瑤寨的瑤族姑娘潘永艷説。

  潘永艷説的民俗表演指的是以展示紅瑤女性特色長髮和紅色民族服飾為主的表演。近年來,隨著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紅瑤女性蓄長髮、穿紅色服裝的特色習俗給這個小村寨帶來無限商機,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黃洛瑤寨位於龍脊梯田腳下,世代居住著以喜穿紅色衣服而得名的瑤族支系紅瑤,現有400多位居民,都為潘姓。寨裏180位女性頭髮的平均長度為1.7米,最長的達到2.1米,有“天下第一長髮村”之稱。

  “對紅瑤女子來説,長髮意味著長命富貴,頭髮越長,就越有福氣。按照習俗,紅瑤女子只有在18歲成人禮時剪一次頭髮作為珍藏,此後終生不再剪髮。”潘永艷説,開發旅遊之後,村裏組織了表演隊,建起小禮堂,並根據紅瑤習俗編制了一系列特色民俗歌舞節目,旺季的時候每天要表演近十場。

  黃洛瑤寨小禮堂是一座木質瑤族傳統風格建築。它的舞臺有兩層,背景是一座瑤家吊腳樓,二層的窗臺供瑤族姑娘表演梳理垂下來長髮的場景。主持人潘永香説,目前歌舞團一共有60位瑤族婦女,共分成三組,輪流進行表演。記者在現場看到,民俗表演的內容包括盤辮、梳粧、舞蹈、婚禮等,場下觀眾掌聲連連。

  長髮、紅衣等民俗傳統的流行也催生了“新型瑤族農民”。“我們的吊腳樓和以前不一樣了。”一位剛表演完的瑤族姑娘説,以前一樓主要用來圈養牲畜和堆放雜物,現在改當餐館、商店,村裏也通了網絡,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黃洛瑤寨只是許多少數民族村寨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的縮影。在離黃洛瑤寨大約三十分鐘車程的瑤族大寨村,記者看到村子裏水泥鋪就的村道乾淨平整,裝修一新的傳統吊腳樓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不時有外國遊客在山腳下拍照留念。

  大寨村黨總支書記潘保五説,旅遊開發後,村裏的農民通過經營農家樂、農家客棧和餐館等生意,生活得到改善。與此同時,村裏抓住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紅瑤群眾曬衣服、包粽子的傳統習慣,將那天定為“紅瑤曬衣節”,每年組織全村男女老少義務參與紅瑤民俗表演、大型歌舞表演、梯田火把夜景等活動,家家戶戶晾曬挂在屋檐下的紅衣、黑裙、藍帶的景象,也成為上鏡頭率最高的圖片之一。

  “‘曬衣節'已成為大寨村品牌節日。每年節前,農家樂旅館均出現爆滿的情況,這讓全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拓寬了旅遊增收的渠道。”潘保五説。

  如今,這個昔日的貧困村一改往日面貌。據潘保五介紹,大寨村在2011年的人均收入已達3600元。

熱詞:

  • 瑤寨
  • 紅衣
  • 廣西龍勝
  • 大寨村
  • 吊腳樓
  • 農家樂
  • 農民
  • 龍脊梯田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