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特色村鎮“特”起來 以産業帶動旅遊促收入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4:40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有業內人士認為:“現在我區很多較為成熟的景區特色大同小異,缺乏新鮮感和吸引力,因此要深入挖掘各地特色,打造新的旅遊熱點。”

  “十二五”期間,廣西要打造一批特色名鎮名村,這是廣西發展村鎮旅遊的一個契機。記者了解到,在去年原有34個特色名鎮名村的基礎上,今年又將新增16個,“打造特色村鎮,開發旅遊熱點”成為我區發展旅遊事業的一大主題。

  據悉,除了現在發展較為成熟的一批特色村鎮外,還有很多散落在各地尚待挖掘。一些地方的古村鎮由於缺乏系統規劃,居民保護意識低,破壞性大,加上資金不到位,開發的難度也在加大。如何突破特色村鎮發展的難題?在創新發展上有什麼樣的思路?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及業內人士。

  “特色村鎮”促進農民收入

  本來默默無聞,戴上“特色村鎮”的帽子後,便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是很多地方的真實寫照。近年來,一些地方利用“特色”二字,大興優勢産業,挖掘旅遊資源,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吸引人氣,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熱點。

  記者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2011年廣西先期啟動了34個特色名鎮名村的建設,其中包括北海潿洲鎮、大新碩龍鎮、陽朔興坪鎮、昭平黃姚鎮、靈山佛子鎮大蘆村、金秀瑤族自治縣金秀鎮田村等。

  記者走訪黃姚鎮時了解到,古鎮沒有開發前,農民大都靠耕田種地,打造特色文化名鎮後,迅速拉動了旅遊産業的發展,2010年,黃姚古鎮景區接待遊客26.8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593萬元。旅遊業火了後,黃姚大力打造飲食文化,包括黃姚豆豉、辣椒醬、黃精酒、話梅等在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産品已享譽全國,農民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一位繼承祖傳釀酒技藝的居民説,現在已不耕田了,專門在鎮上賣酒,每天到黃姚的遊客不少,碰上遊人多的時候,一天的收入就好幾百元,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靈山縣大蘆村又被譽為“廣西楹聯第一村”,村內由9個建築群組成,始建於明、清兩個朝代,記者曾在去年的荔枝上市時節到過大蘆村,也深刻感受到了“特色”給當地居民帶來的好處。在縣、鎮兩級政府的引導下,大蘆村大力發展荔枝、西瓜、龍眼、椪柑等,其中三月紅、香荔等荔枝品種和椪柑,以早市、質優名聲遠播,外省市的客商每年均提前來預訂。在去年的靈山縣荔枝節上,不少荔農便帶著自家的産品和前來的客商洽談,並簽下滿意的訂單。

  不少“特色”藏深閨待人識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有關人士介紹説,在去年原有34個特色名鎮名村的基礎上,今年又將新增16個。現在,除了已經發現和培育的特色名鎮名村外,還有很多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的特色村鎮分佈在各地,有關部門也在做進一步的普查工作,爭取挖掘出更多的特色村鎮。

  今年3月,記者走訪了靈山縣石塘鎮蘇村,該村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女將領蘇三娘的故鄉,她的傳奇故事給蘇村涂上了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該村的古建民宅已有460多年的歷史,整體規模、豪華程度在全區都極為罕見,但由於沒能得到很好的開發,蘇村尚未引起大眾的關注。

  蘇村古宅中建設于清朝“康乾盛世”時期的劉氏祖宅保存最為完整,佔地面積近萬平方米,遠遠望去,重檐翹角遮天蔽日,頗為壯觀。現存的200多件石雕飾,運用平面陰線雕、圓雕、高浮雕等多種技法造像,石刻雕飾造像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堪稱上乘之作。

  靈山縣旅遊局局長陳丹説,今年,靈山縣將進一步加大蘇村古建築的保護和開發力度把蘇村打造成,打造一個古文明與現代文明並存的古宅旅遊名勝景區。靈山縣石塘鎮政府方面表示,今年要在蘇村古宅的村口規劃建設新農村,把居住在古宅及周邊的群眾搬遷出來。計劃投資42萬元,增加建設2條長約1500米、寬4米的水泥路,使蘇村與石塘鎮鐘秀山公園兩個名勝景區連成一片。此外,投資200萬元,在古宅村尾的天堂嶺建設了100多畝高品質茶園基地和茶廠,增加旅遊綜合實力。

  記者了解到,2010年底自治區政府出臺了《關於促進特色名鎮名村發展的意見》,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打造60個左右具有鮮明産業特色、發展勢頭好、潛力大的名鎮名村,使其在3-5年內實現年財政收入比2010年翻番,教育、文化、衛生等設施配套完善,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超過全區平均指標水平,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未來幾年,廣西的村鎮旅遊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處的有關人士認為,由於缺乏系統規劃和引導,居民的保護意識淡薄,此外,相關的資金缺乏,難以滿足農民搬遷等需求,導致部分古建築或疏于修繕,或拆掉重建,破壞性較大,開發價值不高。今後的發展思路就是要提高宣傳力度,多方籌措資金,提高建設水平,加強督查指導,拓寬發展領域。

  以“特色”産業帶動旅遊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人士説,特色名鎮名村“特色”在産業,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加快産業集聚,是名鎮名村建設的核心內容。

  據了解,東興市江平鎮在“十一五”期間,共投入1.73億元進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把金灘景區打造成為國際濱海旅遊勝地,每年到京島風景名勝區旅遊超過10萬人次,交東村農家樂也已成功創建自治區農業旅遊示範點。該鎮還加大其他特色産業發展力度,現已種植紅姑娘紅薯4935多畝,紅衣花生2190多畝,全年蔬菜種植2.5萬多畝,吒祖村東興百威畜牧養殖場年出欄1萬頭。

  近年來,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村在縣、鎮兩級政府的引導下,大力發展以休閒度假遊為目標,推進旅遊産業開發,著力培育以尋秦文化、古建民俗、農業觀光、卡斯特地形地貌為主的福溪村休閒度假遊、探秘遊、尋秦遊、生態休閒遊、民族風情遊綜合旅遊品牌。在農業産業上形成了“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産、銷一體化運作模式,創建了竹筍等肉筍及罐裝品牌,産品遠銷全國各地。

  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方面認為,去年,各地注重通過項目建設創新産業發展模式,農民收入明顯增加。今後的重點是加強名鎮名村産業發展指導,引導地方在壯大原有特色優勢産業的基礎上發展新興産業,帶動旅遊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12年,將重點扶持港南區橋圩鎮羽絨工業産業園區、隆安縣定江村生態農業旅遊區、大新縣碩龍鎮邊關旅遊商貿區和富川瑤族自治縣福溪村歷史文化展示區建設。

  有關部門認為,特色旅遊名鎮名村要改善交通條件,完善旅遊服務功能,使之融入區域乃至整個廣西大的旅遊圈,充分挖掘旅遊資源,積極培育發展一批年接待遊客不少於20萬人次的鎮、5萬人次的村;大力開發新的景區景點,提升接待能力。

  自治區旅遊局方面表示,對已納入旅遊景點景區範疇的地方,都會給予指導和支持。名鎮名村要加強文物、歷史建築、古村落的保護維修,大力開展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煉,不斷增加傳統工藝品、演藝節目等的開發投入,加快推進演藝場所建設,繁榮名鎮名村文化。同時,還要大力開發衍生産品,發展村鎮旅遊産品,延伸文化産業鏈,增進文化村鎮進一步發展活力,不斷豐富旅遊産品和文化內涵。(吳麗萍 寧國用 鄧蕾雅 莫萍)

熱詞:

  • 特色
  • 村鎮分佈
  • 旅遊熱點
  • 尋秦
  • 特色産業
  • 旅遊産品
  • 旅遊品牌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