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探訪桂粵交界“最具幸福感”的百歲老人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4日 14:32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在廣西岑溪市梨木鎮大坡村,105歲的陳樹旭老人(右)和老伴(94歲)在一起(4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新華網廣西頻道4月19日電(記者劉偉、向志強)101歲的劉瑞芳天天吃肉,自稱“年輕時幹活就很厲害”;103歲的黃國生劈柴鋸木、經常趕圩,“一刻也閒不住”;105歲的陳樹旭好讀書、寫對聯……

  在桂粵交界的廣西岑溪市,生活著這樣一群被稱為“最具幸福感”的百歲老人:他們既能享受山鄉的清新空氣,又有著便捷的現代化生活條件;既可品嘗各類天然野菜,也吃著古典三黃雞等優質肉類;既能劈柴、種地,又能舞文弄墨,還保留著小喝一二兩的嗜好……

  岑溪市今年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評為“中國長壽之鄉”。據最新統計,在整個岑溪市,100歲以上老人達108人。近日,記者驅車來到了距離岑溪市市區20多公里的梨木鎮探訪百歲老人。

  從岑溪市區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來到了梨木鎮百歲老人吳進禎的家。他的家坐落在山腰的一塊平地上,屋前屋後都是鬱鬱蔥蔥的樹林,家裏雖然較為簡陋,但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經改造的獨立衛生間也乾淨衛生。吳進禎在家裏排行老大,今年已經103歲了,他有4個兄弟、4個子女、11個孫輩和1個曾孫,現在還有三兄弟健在,兒女均在外地做生意,逢年過節會回家看望他們。

在廣西岑溪市梨木鎮大坡村,105歲的陳樹旭老人在揮筆寫字(4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雖然年事已高,但吳進禎依然能拄著拐杖行走,説話也清楚。他87歲的妻子黃麗英説,吳進禎每天7點左右起床,晚上八九點就睡了,中午還要休息1個小時。吃得不多,但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吃夜宵,除了小米粥、米粉、野菜之外,還要吃點豬肉,早上還要喝一二兩米酒。

  吳進禎是個好動的人,年輕時在外做生意,直到年過古稀才回家養老,此後曾連續10年每天堅持步行10公里以上。他在101歲時,作為一名老黨員還能步行兩個小時去村裏開會。現在的他依然閒不住,到門前菜地鋤鋤草、在家裏掃掃地,偶爾還乘車去趕圩,晚上看看電視,最喜歡看當地的“牛娘戲”。

  距離吳進禎家10多分鐘車程的陳樹旭家也是四世同堂、子孫眾多,最小的兒子50歲,最大的曾孫也有22歲了。記者到他家時,陳樹旭剛為一對新婚夫婦寫完對聯。

  “吃得、去(走)得、身體好”,陳樹旭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滿意。105歲的他走路不用拐杖,門口二十公分高的臺階很輕鬆就跨了過去,3歲大的曾孫始終牽著他的手黏在身邊。

  在飲食方面陳樹旭是“有啥吃啥”,吃紅薯、苦墨菜等當地雜糧和野菜,也吃豬肉、雞鴨等肉類,每天還喝一二兩米酒。除了看書、看報之外,陳樹旭還喜好寫對聯。看到訪客很多,陳樹旭來了興致,鋪開紙墨,運筆自如地寫下了“丁財兩旺、富貴雙全”八個字。“生活很好,我還想再長壽一些,看到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

  “除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外,孝道文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為老人們營造了幸福的生活氛圍。”岑溪市市長覃頌説,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的丁密就出自岑溪,當地尊老敬老的風氣源遠流長、深入人心;同時,近年來岑溪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當地政府出臺了部分公共服務免費、發放生活補助、納入養老保險等多項對待老人的優待政策,讓老人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樂享天年。(完)

在廣西岑溪市梨木鎮社護村,103歲的吳進禎老人在劈柴(4月10日攝)。

熱詞:

  • 陳樹旭
  • 岑溪市
  • 百歲老人
  • 梨木鎮
  • 幸福感
  • 野菜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