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林業部門助農民脫貧致富 種下綠色“搖錢樹”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2日 14: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八山一水一分田”,廣西大石山區很多,不少山區群眾就靠著自家的山林過活。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啟動的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中,自治區林業部門是扶貧的生力軍。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廣西林業發展為農村脫貧致富發揮了重大作用。今後,林業部門還將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力爭實現系列扶貧目標。

  擺脫石漠化 生活有奔頭

  目標任務:通過石漠化綜合治理、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營造經濟林,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

  林木茂盛蔥鬱,花兒滿山開放,流水叮咚有聲……這是馬山縣古零鎮弄拉屯呈現給客人的美景。如果你知道,這個身處石漠化重災旱區的小山村,幾十年從未發生人畜飲水困難,在2010年那場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災中仍然樹木長青泉水長流,你肯定會覺得詫異,這裡是怎麼做到的?

  弄拉屯的25處山林,曾經被砍得精光。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弄拉屯就訂立村規民約,派出幾名青壯年,在該村的山林範圍內日夜巡邏,任何人不得上山隨意砍伐,發現有違規者,“嚴懲不貸”。受傷的青山從此得以休養生息。

  該村還規定,村民如確需砍樹作生産工具,必須先種下樹苗,砍一棵樹種6株苗;另外,每戶每個勞動力每年至少要種10蔸竹子。64歲的村民李華勤,一人就至少種了300蔸。如今,125人的弄拉屯,擁有果樹650多畝、中藥材500多畝、用材林79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73%。國家級藥材自然保護區、自治區生態自然保護區、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生態重建示範區等牌匾,相繼“落戶”到這個小村莊。

  山林綠了,環境美了,錢袋如何鼓起來?弄拉人又把目光瞄準了大山,搞起了休閒旅遊。開門納客後,全屯人均年收入正在向萬元以上的致富目標邁進。

  弄拉屯的例子説明,石漠化治理好了,村民的生活也將越來越有奔頭。長期以來,自治區林業廳把石漠化治理作為一個重要任務,已經在不少地區摸索出因地制宜治理石漠化的經驗。例如,環江古周小流域採取“林、草、牧、沼”的綜合治理模式,增加森林植被;忻城達好溝採取“以封為主,封造結合,退耕還林,建沼節能”等綜合措施等。這些經驗將在其他類似的區域中推廣。

  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陳秋華在今年的全區林業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區是全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石漠化土地是今後一段時期我區生態建設的主戰場和“硬骨頭”。因此,今年自治區林業廳將重點通過植樹造林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大力宣傳“石山也是寶”理念,動員石漠化地區的廣大群眾加快植樹造林,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增加經濟收入。

熱詞:

  • 廣西林業
  • 搖錢樹
  • 種植
  • 長效扶貧
  • 石漠化土地
  • 自治區林業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