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河池學院自編自排的舞蹈《白白的褲子 黑黑的哥》在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比賽現場
全國各地的大學生藝術競技水平怎麼樣?大家都來比一比。2月21日,記者從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在日前閉幕的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廣西代表隊捧回了9個一等獎。這是廣西代表隊“史上最好戰績”,該成績直逼京滬粵和浙江等經濟和藝術“超級大省”。
舞蹈類一等獎廣西全國第一
“這是全國大學生藝術類最權威、含金量最高的比賽,代表著全國大學生藝術比賽的最高水平。”自治區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范純介紹,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由教育部主辦,三年舉行一次。今年的全國展演活動在杭州舉行,全國31個省(區、市)有7000多名大學生參加全國“決賽”。
在本次比賽中,每個代表隊可以報送20個作品,廣西有12個作品入圍決賽,“命中率”緊隨北京上海之後。入圍作品也很爭氣,捧回9個一等獎,其中舞蹈類節目非專業組就拿到了6個一等獎,一等獎總數與藝術大省浙江並列全國第一。在全國展演活動閉幕式上,五大省(區、市)受邀進行總結發言,除了廣西,其餘4個代表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蘇。范純説,在經濟實力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廣西大學生藝術水平能和發達地區並駕齊驅,廣西有理由高興。
民族優勢讓廣西舞蹈“出風頭”
舞蹈類比賽,廣西為何能出這樣的風頭?教育界有關人士稱,作品突出了廣西的特點,民族的是最好的。
河池學院選送的舞蹈《白白的褲子 黑黑的哥》(一等獎)獲得了大賽評委的一片叫好聲,白褲瑤的美麗傳説讓在場觀眾領略到獨特而濃郁的民族風情。河池學院團委書記黃俏奕告訴記者,少數民族本來就能歌善舞,走民族路線一直是廣西舞蹈類作品的獲獎秘訣,之前幾屆的獲獎作品《黑衣壯的酒》《壯族大歌》等,走的都是民族風。
在之前兩屆全國展演中,廣西在戲劇類比賽中成績一直“不咋地”,甚至從未進入過決賽。而本屆比賽中,廣西藝術學院的小品《公用電話》卻扛回了一等獎,實現了該類分項賽廣西零的突破。小品的指導老師林起明告訴記者,《公用電話》講述了一位農村老大爺到城市尋找支教老師,巧遇一名在求職的大學畢業生的故事,用一齣輕喜劇帶出一個發人深省的社會問題:大學生就業該考慮什麼?小品因為表演出眾且有社會和時代意義,正切合本屆大賽的主題——青春和使命。
獎盃背後的13年之功
林起明老師説,戲劇是很考驗作品綜合實力、文化積澱的藝術表演方式,廣西在這方面有所進步,折射了我區大學生藝術積澱的成長狀況。
我區大學生藝術修養積澱從何而來?范純告訴記者,從1999年開始,廣西就開始推廣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2005年,國家層面開始推廣,廣西又成為全國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實施的首批省區之一。從那時起,廣西高校甚至中學的孩子,坐在校園裏,就能看到芭蕾、交響樂、話劇等高雅藝術演出,給孩子們表演的是東方歌舞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交響樂團這樣的重量級演出團體,而且孩子們不需要花一分錢,全部由政府埋單。這樣的表演,每年有20場。除此之外,教育部門還組織區級演出團體到各地高校和中學演出,讓孩子們從小感受藝術的魅力。
發展藝術最重普惠
除了被動地看表演,教育部門還有意識地把孩子吸引到表演比賽中。范純向記者透露了藝術展演廣西賽區選拔時的一些小秘密。
全國藝術展演器樂類比賽中,一等獎多被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取得,廣西選手難以入圍。雖然成績平平,但廣西的教育部門並不會揠苗助長,盲目地“大力發展”器樂藝術,因為這是“錢堆出來”的藝術門類,和家長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廣西教育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下力氣發展普惠藝術,讓更多平民的孩子享受到藝術的魅力,是本土藝術發展的一項指導。
在廣西賽區的選拔中,教育部門曾引導參賽隊多出群舞、合唱節目,事實上,這個“指導意見”暗含了教育部門發展普惠藝術的小心思:獨舞、獨唱只有個別孩子能參與活動、能展示自己,而群舞、合唱能讓更多的孩子可以參與其中,“藝術的輻射面能照顧到更多的普通孩子”。也許,這也是廣西舞蹈類作品繁榮的原因。(孫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