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乘勢而上 建設民族團結生態旅遊強縣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14: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奮力推進‘五區’建設,為龍勝‘十二五’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就如何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龍勝各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唐天生直奔主題:龍勝17萬苗、瑤、侗、壯、漢各族幹部群眾,要善把機遇,立足縣情,圍繞“富民強縣”新目標,發揮優勢,擴大開放,突出抓好“礦産、電力、農林、旅遊”四大産業,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努力把龍勝建設成為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山川秀美的生態旅遊強縣。

  開局良好,扶貧開發和教育惠民成新亮點

  對龍勝而言,“十二五”開局之年大事多、喜事多。特別是自治縣成立60週年,全縣各族幹部群眾搶抓機遇,克難攻堅,縣域經濟實現了新突破。去年財政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16.36%;農民人均純收入接近4000元,同比增長15.6%。全縣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達到91.2%,名列全區前茅。

  唐天生高興地説,以“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龍勝在扶貧開發和教育惠民方面交出了精彩答卷。

  作為多民族山區縣,龍勝目前貧困人口的比例還比較大。如何讓各族群眾更好地“靠山吃山”奔小康,依託自身特色進行扶貧開發是關鍵。唐天生説,2011年,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三大目標,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群眾發展以竹木、油茶、柑桔、羅漢果、茶葉、高山無公害蔬菜為主的特色種植業和以生豬、肉牛、山羊、鳳雞、翠鴨、中華鱘、大鯢為主的特色養殖業。與此同時,做好林權制度改革,深入實施農村社會惠民、文化惠農、安居惠民等工程,使各族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特別是在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共投入1.2億元資金,改造危房1.5萬戶,惠及5萬群眾。

  “未來5年,扶貧依然是龍勝工作的重點,我們將以扶貧規劃為指導,全面推進新一輪‘整村推進’,採取多措並舉,積極拓寬各族群眾的增收渠道。”唐天生表示,要加大對貧困群眾生産生活的扶持力度,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産業,全面鋪開“十百千油茶産業”項目,力爭完成油茶種植3000畝。繼續抓好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積極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多渠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改善民生,是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和諧的重要基石。據介紹,2011年,作為全國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均衡發展機制改革試點,以及全區中小學佈局調整綜合改革試點和學前教育改革試點,龍勝以推進學校佈局調整為抓手,按照“小學集中鄉鎮辦、初中集中縣城辦”的思路,共投入資金2億多元,佈局調整的重點項目基本完成。2011年秋季學期,全縣已有7個鄉鎮小學三年級以上學生集中鄉鎮中心小學寄宿就讀、全縣初中學生全部集中縣城讀,首開廣西學校佈局調整的先河。同時,還投入經費保障學前教育順利實施,已建成6個鄉鎮中心幼兒園,幼兒入園率達74%。

  高擎民族團結旗幟,爭創“全區經濟發展進步縣”

  60週年縣慶時,龍勝以“凝聚人心,惠及民生,鼓舞士氣,展現風貌,發展經濟”為目標,實施了涵蓋縣、鄉、村共89個項目,造福了各族群眾。唐天生説:“在‘十二五’工作中要繼續高擎民族團結的旗幟,以加快發展來推進民族和諧進步。”

  他表示,未來5年,龍勝要努力打造全區生態經濟強縣,除了堅持走特色農業的增收富民之路,還要實施“工業強縣”和生態旅遊戰略。依託山區資源優勢,加大開放合作和招商引資力度,強力培育支柱産業,促進新型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依託良好的生態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産業。

  2011年,龍勝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強勢投入,集中發展,不斷提高工業對經濟增長、財政增收的貢獻率。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做足礦産資源文章,全力打造“中國滑石精細化加工基地”,進一步擴展了優勢産業,工業總産值和規模工業總量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工業強縣”之路究竟如何走?對此,唐天生解釋,在有利於生態保護的前提下,首先,要加快推進以滑石、寶玉石、竹木加工為主的特色工業基地建設。提高滑石深加工能力,延長産業鏈。積極謀劃發展龍勝雞血石、紫龍玉等寶玉石加工新興産業,配套建設寶玉石展示區。整合木材加工企業,逐步淘汰規模小、産值少、産品粗、附加值低的企業,培育和扶持規模企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其次,要加快推進以水電、風電為主的清潔能源基地建設。依託豐富的風力、水力資源,科學開發水電,加快在建水電站建設,加強水電技術改造,突出加大風電開發,強力推進南山風電項目建設,為創建“廣西清潔能源示範縣”奠定基礎。

  第三,要加快推進農産品深加工基地建設。

  第四,要加快推進以産業集聚發展為目標的工業集中區建設。在完善瓢裏鎮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在龍勝鎮、瓢裏鎮、三門鎮建立寶玉石加工生産集中區。

  做活“特色”文章,建設生態旅遊強縣

  特色就是生命力。龍勝的特色是什麼?唐天生脫口而出:民族多,意味著原生態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山區縣,意味著生態資源豐富。這些都是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産業的重要基礎。

  據介紹,2011年,龍勝旅遊以大桂林旅遊圈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把生態資源與生態旅遊、民族特色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了多元化的旅遊産品體系。龍脊村榮獲“全國首批特色旅遊名村”、龍脊風景名勝區榮獲國家4A級景區、龍勝溫泉景區榮獲“中國溫泉20強”等。入境遊客來源不斷拓寬,來自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歐洲、中東地區等遊客明顯增多。全縣去年接待遊客169.69萬人次,同比增長27%;實現旅遊收入11.98億元,同比增長11%。

  唐天生告訴記者,如今,“唱著山歌搞旅遊,卸下裝束忙種養”已成為龍勝許多村寨百姓的生活“常態”。龍勝必須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讓各族群眾享受可持續發展的幸福生活。

  “未來5年,龍勝要緊緊圍繞自治區和桂林市的戰略部署,以建設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和創建桂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為契機,全面提升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産業發展水平,讓各族群眾富得舒心、富得有根有據。”唐天生説,龍勝將重點發展休閒度假遊、民俗風情遊、農業觀光遊、生態遊和紅色旅遊等。具體而言,一是加強龍脊景區、溫泉景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彭祖坪、南山、花坪、溫泉大峽谷等生態旅遊景區的開發力度;二是把特色旅遊與民族文化結合起來,通過舉辦一系列少數民族節慶活動,拓展旅遊業發展內涵;三是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餐飲街區、商務賓館、農家旅館、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和遊客集散服務中心。

  走特色發展之路,是這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小縣的明智之舉。要打好“特色牌”,説到底關鍵在人。唐天生認為,龍勝人除了要敢於和善於創新,還得重視各級幹部隊伍的執行力建設。為此,要在新一輪“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中敢於作為,讓一批優秀年輕幹部成為&&人。

熱詞:

  • 民族團結
  • 瓢裏鎮
  • 龍勝溫泉
  • 溫泉景區
  • 龍勝旅遊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搜索更多民族團結 瓢裏鎮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