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農業吹拂“休閒風”一項政策推動一個産業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7日 14: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廣西新聞網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賀亮軍

  編者按

  從“農家樂”悄然起步,到“休閒農業”蓬勃興起,在八桂大地走過近20年。

  2011年是廣西“休閒農業推進年”,“休閒農業”一時間成了熱話題。單家獨戶的“農家樂”,走向企業化、産業化的“休閒農業”,特色農業融入特色山水,特色農業融合特色民俗,農業優勢産業帶變成旅遊精品線路,名優特色農産品變成高端旅遊商品,科技種養勞動變成可參與體驗的健身運動,農民因得利而享受著農業的效益,市民因得樂而享受著農業的幸福……農業,在“休閒”中實現內容的昇華、品質的飛躍。

  評説

  休閒農業內涵十分豐富,關聯度很高,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廣西休閒觀光農業已遍地開花,規模化、産業化程度較高,不但調整了農業産業結構,還豐富了旅遊內容。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廣西在保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十分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為全國休閒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與借鑒。

  ——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

  廣西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全面拓展農業功能,創新發展休閒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廣西發展休閒農業的許多做法和建議,值得全國各地借鑒。

  ——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與休閒農業分會理事長舒惠國

  近年來,全區各地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初步形成,帶動産業發展成效喜人,促進農民增收效果顯著。實踐證明,休閒農業在廣西是大有可為的朝陽産業。

  ——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

  一個規劃指明一條路子

  關鍵詞:特色農業、特色山水、特色民俗

  2011年,我區把休閒農業列入廣西“十二五”重點發展産業規劃。自治區農業廳專門邀請華南農業大學、廣西大學等專家,幫助指導編寫《廣西休閒農業發展總體規劃》,重點規劃一批休閒農業精品線路,並在用地、稅收以及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持,著力在“十二五”期末把休閒農業打造成為百億元産業。

  《廣西休閒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在總結近20年廣西休閒觀光農業實踐的基礎上,跳出農業抓農業,通過特色農業、特色山水、特色民俗的“三特”融合,對接第二産業,連接第三産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使休閒農業成為廣西農業增效的突破口和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

  據統計,2011年底,廣西累計建立休閒農業特色景點景區360多個,發展農家樂旅遊點1200多個;全年共接待遊客1060多萬人次,休閒農業産業總收入60多億元,帶動農民增收10億元。

  一項政策推動一個産業

  關鍵詞:生態農業、生態旅遊

  去年8月,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旅遊局等單位共同編制《廣西農業生態旅遊産業優先發展規劃大綱》,明確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農業生態旅遊産業發展;把農業生態旅遊景區視為農業企業,其按規定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徵、免徵企業所得稅;直接用於採摘、觀光、養殖、飼養的土地,免徵土地所得稅;金融部門對農業生態旅遊景點建設予以重點扶持,發放扶貧貸款、小額貸款時,對參與農業生態旅遊産業開發的農戶予以傾斜支持。

  近年來,廣西生態農業在“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恭城模式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集成了“豬+沼+果+燈+魚”等生態農業模式;並通過全面推廣“三免”、“三避”、“間套種”及“測土配方”等先進生産技術,延長了農業生態産業鏈,減少了農業投入品,降低了農業面源污染,保障了農産品質量安全。

  生態農業的建設,不僅為廣西農業開闢出一條特色之路,更為休閒農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溫家寶總理在廣西考察時題寫的對聯“山青水秀生態美,人傑地靈氣象新”,精闢地概括了廣西得天獨厚的特色山水、12個世居民族演繹的特色文化與生態農業技術集成的特色農業相融合之美,八桂大地人與自然和諧、農民與市民同樂之福。

  一個地市打造一條線路

  關鍵詞:一縣一個特點,一市一條主線

  在柳州,遊客除了能在柳城洛崖知青城重溫當年的回憶之外,還能品嘗柳城甘甜可口的涼林蜜以及極富民族風情的三江侗族百家宴;在桂林,則以賞花摘果為特色,遊客一年四季都有花可採有果可摘……

  為了改變以往休閒農業旅遊同質化的傾向,去年自治區農業廳多次組織專家深入調查策劃,將全區農業系統的上百個休閒農業景區(點)精編為風格各異的14條精品線路。14個地市,每個市以2-3個景點為重點,聯合打造成本市的1條休閒農業精品線路;而每個縣(市、區)則重點建設1個接待能力在30萬人次以上的休閒農業點。這樣,“一縣一個特點,一市一條主線”,輻射帶動面上發展。到2015年,全區休閒農業園發展到500個,農家樂旅遊點發展到1300個,力爭休閒農業景點(區)接待遊客3000萬人次,休閒農業産業總産值達到100億元,累計帶動旅遊點農戶人均增收超1萬元。

  據了解,各地通過“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主導農業,發展了一批田園型休閒農業;有的通過休閒旅遊展示“三免”、“三避”和“豬+沼+果”等生態農業技術,帶動農業良種良法推廣和生態家園建設;有的充分利用農業科技園區、農業博覽園等打造出休閒農業精品景點;有的結合新農村示範建設和城鄉風貌改造,建設了一批生態養生新農村,發展“候鳥式”休閒農家樂;有的通過廣泛開展休閒農業節慶活動,有效擴大了休閒農業的影響力。

  去年年底,“2011廣西休閒農業”攝影大賽在南寧舉行,來自北京、上海、福建、廣東等省、區、市以及區內的1000多名攝影愛好者,通過鏡頭,咏讀著廣西農業、農村、農民的“田園詩”,前來觀展者無不驚訝讚嘆:廣西休閒農業如此令人陶醉,真是大有可為!

熱詞:

  • 廣西農業
  • 休閒農業
  • 農業科技園區
  • 農業産業結構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