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北海市贏得申報 “海絲”世界文化遺産話語權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0日 1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12月10日,北海市與廣州、漳州、泉州、寧波、揚州、蓬萊等6城市在浙江寧波共同簽署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行動綱領》,重新贏回了申報“海上絲綢之路”(簡稱“海絲”)世界文化遺産的話語權。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關於這條海上貿易線路的起點一直爭議不斷。史書記載,2000多年前的漢代,就有由“黃門”宦官和譯長率領、私商應募參與的“官方”船隊,從北部灣北海市現轄下的合浦等地出發,沿中南半島海岸,經南洋抵達印度洋,進入中亞。北海在遙遠的兩漢時代就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成為傳播中華文明和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作為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在北海市合浦縣城廉州鎮周邊,至今仍保存著近萬座漢墓。在歷年來的搶救性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數量眾多的舶來品,如琥珀、水晶、瑪瑙、玻璃製品、黃金飾品等。

  隨著歷史變遷,“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逐漸東移,廣州、泉州、寧波等地因為大量貿易活動的史料發現及城市發展規模,成為“海絲”始發港的當然“代表”。“海絲”作為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對於了解中國對外貿易和開放,以及世界的貿易交流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多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直關注“海絲”申遺項目,各“海絲”城市也紛紛行動踏上申遺之路。2009年,蓬萊、揚州、寧波、泉州、廣州5城共同納入“海上絲綢之路”申遺計劃。而作為《漢書》記載中國最早“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北海,卻被遺忘在申遺城市之外。

  2009年,北海市以夯築城市發展的文化支撐為目標,啟動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工作,並於2010年11月申報成功,北海作為這條最早的對外貿易航線始發港地位得到權威認證。在這一基礎上,2011年,北海加入了“海上絲綢之路”世界遺産申報城市的行列,與廣州、漳州、泉州、寧波、揚州、蓬萊等6城市建立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7城市文化遺産研究、保護、利用和聯合申遺工作聯席會議機制,7個城市將在“海上絲綢之路”申遺中實現統一策劃、共同研討、聯動協作、融合共享。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寧波主辦“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文明進程”國際論壇,北海挖掘和弘揚歷史文化,鞏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地位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與會的中國、日本、韓國、法國、加拿大、意大利等國學者、專家的肯定。他們認為,“海絲”應該是肇始於秦漢,發展于三國隋朝,繁榮于唐宋,轉變于明清,不同時期始發港各有不同,而北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在海上交通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在“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歷史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

  據了解,北海市參與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産的工作,已列入了廣西“十二五”文化發展綱要和北海市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 (記者 曾俊峰)

熱詞:

  • 北海
  • 海上絲綢之路
  • 兩漢時代
  • 申報世界
  • 世界遺産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