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加強廣西與東盟文化交往 拉近與東南亞的文化距離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3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廣西民族與東南亞各民族的關係密切。廣西有同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中國8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與東南亞泰國、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的十幾個民族,或稱壯泰系列民族,都起源於中國南方。中國壯、布依、傣、侗、黎、水、仫佬、毛南族,越南的岱、儂、泰、布依、熱依、泐、佬族,老撾的老龍族,泰國的泰族,緬甸的撣族,印度阿薩姆的阿洪人等,屬同根生的民族。廣西民族條件與境外各國人民具有天然的血緣、親緣。歷史、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密切關係,是一種天賦的文化因緣,容易獲得東盟國家對廣西文化的認同與共鳴,拉近廣西與東南亞的文化距離,有利於廣西文化的傳播。

  僑務資源優勢。廣西是中國第三大僑鄉,僑力資源豐富,華僑親屬與東南亞保持著親緣的、密切的往來。在海外,廣西籍和與廣西有淵源的僑胞300萬;主要分佈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尼、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92個國家和地區,但東南亞的廣西籍華僑、華人有200多萬,佔三分之二。豐富的僑務資源,是廣西發展與東盟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因素。

  2004年以來,廣西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代表的會展品牌、以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為代表的節慶文化品牌、以《印象劉三姐》為代表的劉三姐文化品牌、以《八桂大歌》為代表的廣西民族歌舞品牌,在東盟國家社會各階層産生廣泛影響。廣西已成立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相關研究機構,並開展系列研究活動;廣西與東盟不斷擴大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每年互派留學生、漢語推廣、人才培訓等學生人數已經超過萬人。廣西成為中國派往東盟交流學生人數最多的省份。

  從以上特點出發,廣西發展與東盟文化交流應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徑。

  廣西發展與東盟文化交流的基本途徑有如下幾主要方面。

  建設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標誌性設施。在全區建設一批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標誌性設施,首先強化首府南寧城市文化力,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魅力形象,把南寧建設成區域性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建設中國東盟網絡中心。2011年廣西自治區政府與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建設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框架協議。廣西要利用這個項目,構建起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網絡中心,發展網絡新技術新業態,佔領網絡信息傳播制高點。

  加快發展中國-東盟文化産業。廣西發展與東盟文化交流,要建設一批文化産業重大項目,做大做強一批文化企業,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競爭力強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推動文化産業跨越式發展。在現有基礎上,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編制人才供應鏈,提高人才自給率,建設一個知識、技術不斷創新的文化交流中心,其中要加快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的建設步伐,使之成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的一個平臺。

  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學的文化管理體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生産經營機制,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廣西與東盟各國互設區域文化代表機構,互派駐地文化代表,直接協調與承接對東盟各國的民間文化交流活動,真正實現“走出去”、請進來的文化戰略,開通區域合作間的文化交流直通車,擴大中國地方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

  培養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的人才隊伍。廣西要構建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的樞紐,就要培養一批與東盟文化交流合作的領軍人才,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為廣西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人才支撐。針對與東盟文化交流人才的特點,努力造就一批在東盟各國有影響的文化名家、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和各領域領軍人物。

  (作者分別為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教授、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 梁炳猛 黃耀東)

熱詞:

  • 廣西
  • 南寧
  • 東盟國家
  • 文化交流
  • 文化距離
  • 文化人才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