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昭平縣成為全國第18個“中國長壽之鄉”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6: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中國老年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趙寶華(左一)向昭平縣縣委書記陳有輝(右一)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牌匾(黎祖疊/攝)

  人民網南寧11月16日電 (記者張紅璐、鄧莎)11月16日,中國老年學學會在廣西南寧正式授予昭平縣“中國長壽之鄉”牌匾,昭平成為全國第18個、廣西第4個“中國長壽之鄉。這是昭平繼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最佳休閒旅遊縣、中國低碳生態十強縣、全國文明縣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等諸多殊榮之後獲得的又一張名片。

  在授牌儀式上,中國老年學學會常務副會長趙寶華説,昭平縣人口長壽,得益於昭平縣優良的生態環境、昭平人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昭平近年來正確科學的發展理念。昭平縣獲“中國長壽之鄉”的稱號,可以增添昭平的文化軟實力,有力提升昭平的知名度和綜合競爭力,對各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他建議昭平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將其形成綠色産業鏈,做好“長壽”這篇大文章,促進長壽文化和長壽經濟的發展,為昭平更好更快發展開闢新的空間。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達球到會並表示祝賀。他説,昭平生態環境良好,許多民居村莊處於綠樹環繞,碧水圍抱之中。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和富含多種滋補元素的農副産品和飲用水,這些為昭平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健康長壽天然基因庫”。長期以來,昭平注重發掘和弘揚生態文化、古鎮文化和茶文化等文化內涵,把人文元素融入生態建設,使城市處處透出獨特而深厚的文化積澱,促進長壽文化的長足發展。昭平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民生,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全面支持改善民政基礎設施,大力發展老齡事業,對老年人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促進了老齡事業的發展,為廣西民政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昭平位於桂東粵西結合地帶,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説,森林面積達320.0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003.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4.17%,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多,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綠色的生態環境為老百姓健康長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據昭平縣民政部門統計,截止2010年底,昭平縣總人口43.74萬人,健在的百歲老人有58人,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的比例為13.26人。80至99歲老人有8285人,佔總人口的1.89%,區域人均預期壽命75.21歲,三項必達指標均超出國際自然醫學會和中國老年學會對長壽之鄉的評定標準。

  目前,昭平縣健在的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是馬江鎮新興村六尋小組的陳桂蘭老人,今年109周歲,老人的健康狀況良好,生活還能自理。全縣大部分百歲老人身體狀況良好,生活還能自理,有的還能從事掃地除草、曬谷劈柴、洗菜、拖地板、喂養家禽等家務活,有的百歲老人還能讀書看報,穿針引線縫補衣服。(完)

熱詞:

  • 昭平縣
  • 科學發展觀
  • 中國長壽之鄉
  • 除草
  • 森林覆蓋率
  • 軟實力
  • 九山
  • 基因庫
  • 農副産品
  • 自然醫學會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