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廣西東興成長壽之鄉 百歲老人天天喝米酒(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8日 16: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107歲的女壽星顏喜才。圖片由東興市委宣傳部提供

京族長壽夫妻阮傑忠(102歲)和吳秀蓮(98歲)。圖片由東興市委宣傳部提供

  金秋十月,東興市獲得了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的第16個“中國長壽之鄉”稱號。目前東興市總人口有12.56萬人,健在的百歲以上老人有13名,佔總人口的10萬分之10.34,也就是説,每一萬人中就有一個百歲壽星;80歲以上老人2567名,佔總人口2.19%;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7.2歲。

  天天喝酒吃海鮮,小心患上痛風和結石疾病;一天只吃兩餐,小心營養不夠;大魚大肉當鹹菜配粥,小心過度營養患肥胖等“富貴病”……這些在都市人看來是“不健康”的行為,可東興有4位百歲壽星都做了。廣西醫師協會營養學會副會長梁季鴻指出,養生之道並沒有什麼“金標準”,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壽星檔案

  109歲老人五代同堂

  黃忠信,男,漢族,1901年5月21日出生,住東興市東興鎮松柏村張屋組35號,現年109歲,五代同堂,是目前東興市最高壽的男壽星。

  顏喜才,女,漢族,1903年11月28日出生,住東興市江平鎮吒祖村新屋組24號,現年107歲;育有3男2女,是東興最高壽的女壽星。

  蘇月英,女,漢族,1905年8月25日出生,住東興市東興鎮中山路36號,現年105歲;育有2男1女,四代同堂。

  施明英,女,壯族,1910年2月6日出生,現年100歲,住東興市東興鎮楠木山村新橋組11號;育有3男2女,四代同堂。

  人生故事

  勤勞豁達家庭和睦

  記者走訪發現,黃忠信、顏喜才、蘇月英和施明英這4位百歲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為人忠厚,樂觀開朗;勤勞豁達,家庭和睦。

  據黃忠信的孫輩介紹,黃忠信雖然身材矮小,但敦實,是耙田好手。94歲時,他還能上山鋸松木,砍柴,挑八九十斤的擔;102歲時,他還能做簡單的家務活。壯年時候的黃忠信為人忠厚,有一次,他剛賣了一頭豬,遇到賊人深夜潛入,用假槍逼他交出錢,他謊稱錢在父親手裏,父親住舊屋,賊人就走了。有鄰居趕到,識破賊人的假槍,叫他追去打賊,他笑説,算了,東西沒被搶。

  “我阿公以前喜歡走村串戶説笑、吹牛,回家喜歡買一兩件小吃給阿婆,笑瞇瞇地望著她吃。2008年,過完103歲生日的‘金剛鑽石婚’,年底,我阿婆施吉珍就去世了。阿公情緒低落了很長時間,一不小心跌斷腿骨,不能走路,但他依然撐著矮凳,走出大門口坐看行人……”黃忠信的孫輩説。

  蘇月英雖年事已高,但身體健康,耳聰目明,性格開朗。她歷經生活艱辛和磨難,曾挑著沉沉的貨擔或海鹽,從東興城區步行20公里泥路到江平鎮,出發前喜歡喝上二三兩蜂蜜拌土米酒。她的小兒子楊子森告訴記者,父母年輕時都是東興鎮中山碼頭的“咭哩”(即搬運工),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母親雖然中年喪夫,但是她寡母婆帶仔,好強,起早貪黑跟男人搶生意。”楊子森説。

  “我母親身體素質好,很少生病,現今依然血壓正常。”楊子森説,“母親自60歲起,就閒居在家,平時看護孫輩。去年,她還能自己梳頭。今年4月,她上廁所絆倒一次後,現在只能坐輪椅了。”

  顏喜才的小兒子潘幹煥告訴記者,母親不服老,107歲的她還想走六七公里山路回老家。她常埋怨兒子説:“你總是講路遠,講我沒有力氣回老屋,乾脆你陪我,行一趟試試我的腳力,只要你給我半斤米酒,我就不怕……”

  專家點評

  生態環境好益壽

  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呂余生曾組織課題組對東興的長壽資源進行考察、調研,認為生態環境好是主因。東興市位於十萬大山南麓,東南瀕臨北部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大陸氣團和海洋氣團共同影響,年均溫度21—23℃,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森林、江河湖溪、農田、園地佔總面積的80%以上;大氣質量總體上超過國家二級標準。

  廣西醫師協會營養學會副會長梁季鴻分析,東興老壽星的飲食普遍有規律,老人基本上以兩粥一飯為主,早中餐食粥,晚上吃飯,對補充身體水分有好處;平時吃紅薯和玉米等雜糧,可幫助腸胃消化;喜歡吃豬肉和魚蝦、沙蟲等海鮮(含不飽和脂肪酸),污染少,適合人體內環境,因此,東興人身材多偏瘦高,少肥胖;由於常年有充足的紫外線照射,東興人皮膚較黑,吸收海産品的碘、鉀、鈣等元素也較好,骨頭特別硬朗,其骨密度肯定比其他地區人的要高。

  梁季鴻説,東興老人喜歡喝自釀的土米酒或蜂蜜酒,其營養價值很高。這些酒沒有經過蒸發,酒精濃度只有5度左右,就是喝半斤也沒有多少酒精沉澱在人體內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50度的白酒為準,男人每天喝酒25克以下,女人每天喝酒15克以下是健康的,過量無益”。

  “蜂蜜酒是個好東西,純天然的花蜜含有豐富的芽孢益生菌,無農藥污染,是最好的甜味來源,可以保持胃腸功能年輕化。經過發酵的土米酒曲跟我們南寧的生榨米粉一樣,含有多種維生素,這樣的蜂蜜酒比白酒或葡萄酒都要好。由於酒度低,每天喝一點,慢慢喝,可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而不傷內臟器官。”梁季鴻解釋道。

  梁季鴻説,東興的長壽老人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養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總結出一套“雷人”的養生之道,既適應了環境也順應了自然,因此壽星輩出。

  養生之道

  女壽星天天喝酒

  蘇月英、顏喜才和施明英這3位女壽星,都喜歡喝自釀的土米酒或蜂蜜酒,但是養生食譜又各有特色。

  蘇月英是自釀蜂蜜酒和黑豆酒,偏愛吃豬肉粥、白粥和“香口”食物,有時候用土米酒煮土雞蛋,一天吃五六餐,習慣“少食多餐”。顏喜才是一日兩餐要飲酒,每餐半斤酒,不用下酒菜;一日三餐吃雜糧粥。施明英的一日三餐是早中餐食粥,晚上吃飯,每餐一碗至兩碗。她經常吃肉,豬肉當鹹菜吃,有時吃魚。每天晚上飲二兩自釀的蜂蜜酒。

  男壽星黃忠信的養生食譜則是與眾不同,每天只吃早、晚兩餐。

  4位老壽星的作息習慣不一樣,但喜歡走走山路是其共同的愛好。顏喜才還常在窗臺邊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施明英每天清晨6時半起床,路頭路尾走一個來回,一兩公里路程;上午八九時吃早餐,然後幫兒子扎掃把,練習手力眼力;中午睡1個小時左右,晚上8-9時休息。廣西新聞網記者韋夏

熱詞:

  • 米酒
  • 東興市
  • 廣西東興
  • 百歲老人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