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廣西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闊步前進

 

CCTV.com  2008年12月02日 11: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西日報  

  

    今日廣西,漓江山水秀美,十萬大山雄渾,北部灣碧海藍天,一幅生態畫卷躍然成景;今日廣西,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富裕。八桂大地正用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生動詮釋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50年來,我區有效地堅持和進一步完善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歷經50載滄桑巨變,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的燦爛陽光,我區正踏上新的歷史起點,向著新的輝煌進發。

    結合廣西實際,加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建設

    我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區,世居的民族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8.4%,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結合我區民族實際情況,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確保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我區成功實踐的前提條件。

    依據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1952年,廣西在壯族聚居區建立了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桂西壯族自治區改稱桂西壯族自治州。為了尊重壯族的意願和考慮到壯族的長遠發展,根據中共中央的倡議,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議,1958年正式建立以原廣西省行政區域為基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50年來,我區始終把制度建設置於突出位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形式,包括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三級以及作為自治制度補充形式的民族鄉。廣西境內還世居有10個其他的少數民族,因此,根據實際情況,廣西除了建立壯族自治區以外,50年來還先後建立了12個自治縣和58個民族鄉。事實證明,這種多形式、多級別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為我區境內各世居少數民族充分享受民族區域自治權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區全面學習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並以此促進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規範化,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廣西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制度保障。

    落實黨的民族政策,讓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根開花

    在少數民族師生佔多數的廣西民族大學校園裏,隨處可見少數民族學生臉上洋溢的笑容。“教育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源泉。作為一名壯族學生,我一直感受到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教育的重視與扶持。”一名壯族學生如是説。

    民族教育的發展,是我區成功實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個剪影。自治區成立50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民族教育事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各類民族中小學和普通中小學中的民族班,強化民族教育和民族素質的基礎。長期不懈地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廣西民族大學,為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建設大量培養後備人才。 (下轉2版)

    (上接1版)目前,少數民族在校大學生的比例與人口比例大體相當,每年都有數萬名少數民族大學生畢業參與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民族教育的快速發展,有效地提高了各民族的整體素質,為廣西成功實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培植了有力的精神支撐。

    我區加強民族立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結合本地方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我區的12個自治縣都制定了自治條例,還制定了若干部單行條例,使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項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軌道。

    我區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工作置於重要地位,使少數民族幹部隊伍不斷擴大、素質不斷提高。採取高等院校培養、各級黨校培養,長、短期培訓結合,交流任職等多種形式大量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從自治區到市、縣、鄉各級各類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都大量使用少數民族幹部。目前,全區各類少數民族幹部約佔幹部總數的36%左右,與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大體相當。與此同時,各級黨的代表大會、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也都依法選舉産生相當數量少數民族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經過50年的不懈努力,少數民族幹部、群眾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了。

    自治區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把經濟建設放在中心位置抓緊抓好,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在民族地區佈局了許多新興和強優産業,建設了許多大型的骨幹企業,增強了民族地區的經濟實力。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加強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近幾年連續實施了“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和興邊富民行動”、“東巴鳳三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大石山區五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民族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廣播電視”、“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等,有效地改善了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民族地區還採取一系列的經濟優惠政策,幫助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經濟生産,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

    自治區黨委、政府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發展民族文化的自主權,採取多種形式、投入大量資金幫助和扶持民族地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弘揚和發展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鼓勵民族地區開展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創作和發展了一大批具有少數民族形式和民族特點的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項目,促進了民族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大力弘揚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建設文明、健康、向上的少數民族精神家園,增強了各民族的自豪感,振奮了各民族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為成功實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高度重視宣傳教育,大力開展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促進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

    50年來,廣西各族人民培育了一朵朵民族團結之花,結出了一顆顆民族和諧之果,促進和發展了各民族大團結。這種民族關係的形成,來自於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我區深入貫徹落實的偉大實踐。

    我區積極開展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宣傳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學習宣傳中央、自治區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規,推動民族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從2003年開始,把每年9月定為全區開展《民族區域自治法》宣傳活動月;在《廣西日報》等新聞媒體開設專欄,宣傳民族政策、民族法規,通過媒體舉辦民族知識競賽;採用民族知識競賽、山歌比賽、有獎競賽活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知識。連續多年開展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宣傳教育如春風化雨,讓民族團結進步的理念深深根植在各族人民心田,成為我區不斷發展前進、走向繁榮的基石。

    利用辦縣慶、鄉慶來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自治縣和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做法,是我區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個特色和亮點。從2000年開始,每逢自治縣成立10週年,自治區都安排不少於2000萬元的資金支持每個自治縣建設一批縣慶項目,並在民族鄉鄉慶建設項目資金上給予支持。每一次慶典活動都使自治縣和民族鄉的基礎設施和城鎮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使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以及民族政策的優越性。

    我區大力開展民族團結創建活動,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不斷發展。1984年以來,自治區共開展了五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表彰了977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2080名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先後有177個模範集體和171名模範個人榮獲國務院表彰。全區各市、縣先後召開了上百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共表彰了2500多個先進集體和7800多名先進個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紮實向縱深發展。我區多年來沒有發生因民族糾紛引起的群體性事件,有效維護了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記者 盧建寧

 

 

責編:雍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