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全國諸多省份均有震感。不少災區房屋被毀,人員傷亡慘重,昔日美好家園轉眼間遭受重創。
遇難的人是不幸的,而災難給生還者內心留下的則是一道深深的傷痕。很多人不思飲食、失眠、焦慮、悲痛欲絕。心理學家指出,目前災區“心理援助”應迅速跟進。
磨難與痛苦釀成災後夢魘
大災後往往是心理疾病的高發期。有資料顯示,1976年發生在河北唐山的大地震對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創傷長期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中患神經症、焦慮症、恐懼症的比例高於正常的人3倍到5倍。
甘肅省心理衛生諮詢中心的專家指出,從以往的案例看,經歷了此次汶川地震的人同樣會有相當比例的人表現出軀體的、情感方面的不良反應。軀體反應包括睡眠和進食障礙,疲乏無力,感覺過敏,心跳呼吸加快等;情感反應有震驚、困惑、無助、失控、焦慮、絕望、恐懼、悲傷等。如果是兒童,還可能出現依賴、攻擊傾向加強等表現。
甘肅省隴南市同四川省汶川縣交界,是甘肅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遇難群眾已經超過2 0 0人。在記者採訪時,當地很多群眾反映直到現在仍時時感覺兩腿發軟、心理焦躁,經常會有地震的錯覺。即使是一些已經從災區撤到安全地點的群眾,相當多的人也有類似感覺。
心理專家提醒,這是典型的災害心理創傷的表現。如果干預不及時,倖存者和遇難者家屬可能長期沉浸在痛苦中難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響,並可能最終釀成精神疾病。
災後心理干預應“以人為本”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甘肅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彭德華介紹,心理危機干預一般在危機發生後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介入。危機干預工作者一般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
“災區群眾相互之間也可採取一些必要措施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治療。”彭德華説。她介紹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式:第一,無言地陪伴。在危機事件後,當事人都有恐懼的心理。此時,很多人以為需要説一些話來安慰他,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做法,真正有效的是陪伴當事人。此時默默無言遠勝千言萬語。
第二,無條件地傾聽。讓當事人説出心裏話,像倒垃圾一樣把內心深處的不好的感覺、想法不加掩飾地表達出來,能夠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內心的不安、焦慮。
第三,給予當事人關懷和理解。有時一杯溫水勝過千言萬語,手中感覺熱水的溫暖及眼見關懷的動作,這才是他們最需要的。
第四,無條件地接納哭訴者。錯誤的做法是叫他們不要難過、不要哭泣,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給他一張面紙,給哭訴者以被接納的感覺,心中的傷痛才能得以緩解。
“此外,災後救援和善後服務人員的心理變化也要高度關注。”彭德華説。她介紹,特殊的工作性質使救援人員時時目睹災後的慘況,面對痛苦的人群,還要超負荷工作,容易出現不良心理反應。在四川省北川縣救災現場,多次發生救援的武警戰士、醫護人員因為目睹傷亡慘狀和個別時候救助困難情緒劇烈波動。這時,也應適當運用一些自我干預和相互干預的技巧,這對於避免不良情緒的發生有著積極作用。
彭德華提醒,我國的災後心理干預工作從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起步。儘管多次在礦難、大火等事件中進行嘗試,但目前公眾的認知度仍不高,許多人還把心理問題當成精神病拒絕治療。希望災區群眾能夠轉變觀念,積極接受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避免災難給自己的心理造成過久的影響,儘快回歸正常生活。
公開透明的信息是消除災後恐慌的良方
地震襲來,耳聞目睹災區的境況,非災區人們的心理平衡也會就此打破,特別是震感強烈的省市,人們正常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引起心理壓力和恐慌情緒。心理學家認為,此時應介入以辟謠為重點內容的心理輔導,滿足公眾對真實信息的心理需求,從而有效消除恐慌。
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專家楊國周説,一般來説,人們在面對事先沒有預料到的突發性災害時,容易産生盲目從眾心理和行為,亦即常説的群體性盲目行為,在社會心理學上也稱非常規集群行為。
特定環境下的人群會在某種誘因下,引發集體精神失常現象,稱之為“精神病流行”。而一個常見的主要誘因,便是信息來源不是來自具有公信力與權威性的渠道,而是來自小道消息或者謠言。所以,面對一切災害信息,都要進行認真甄別,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製造、傳播小道消息和謠言。
面對災情保持理性的心態需做到:一是正確認識國內外當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人類目前作出的較大時間尺度的中長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臨預報的成功率還相對較低。二是要明確,在我國發佈地震預報的權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單位或個人都無權發佈地震預報消息。對待地震謠傳,要做到不相信、不傳播、及時報告。三是學習地震常識,消除恐震心理。四是不要輕信謠言,盲目搶購。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謠言都是惡意的。因此,政府信息應與民眾“零距離”,才能打消公眾不必要的顧慮和疑惑,切斷各種不良傳聞的傳播渠道,控制新的恐慌源的産生和蔓延。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