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産須防“人死藝亡”

 

CCTV.com  2008年06月12日 17: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半月談  

  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公約》,2006年國務院正式頒發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半月談記者從今年兩會現場了解到,不少代表、委員就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搶救問題聯名提交議案、提案,或在小組討論會上提出意見、建議。

  民盟中央:傳承中華民族文脈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是一項相對費時、費力、艱苦的工作,資金投入後不能很快看到成果,又不會産生很大的轟動效應。因此,在追求經濟增長率的理念下,一些地方領導沒有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價值及其搶救和申報工作給予足夠重視。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依託於人存在的,而大多數傳承人年事已高,而又後繼乏人,“人死藝亡”會造成中華文化遺産無法彌補的損失。

  要健全機制,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納入到政府各級領導責任制,設立專項保護資金,納入到政府財政預算。建立傳承人數據庫,在社會地位、經濟保障、專業技術資格等方面給予傳承人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社會公共領域中不斷被邊緣化,對其傳承保護多只局限于案頭書齋,只注重文本體系的編寫。因此,要培植和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公共性文化空間,讓民眾通過各種實踐、表演、技能表現等形式,共同尋找一種認同感、歷史感和歸屬感的地方。

  農工民主黨中央:搶救地方戲

  據統計,20世紀我國有地方戲360多種,目前除有60到80個生存狀況尚好外,其他劇種多數已經消亡。山西省20世紀80年代有地方劇種52個,現在僅剩28個;安徽省的地方劇種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個衰減到現在的7個,當時34個專業廬劇團也銳減到現在的2個。目前,一些老藝術家相繼退休和逝去,造成很多優秀劇目隨之斷根,無法復排。一些青年演員月收入只有幾百元,難以養家糊口,普遍情緒低落,紛紛改行或在外兼職。很多劇團青黃不接,行當不齊,人才斷層。

  每一個劇種都是地域文化與民俗精神的結合體,無不浸潤著各自的審美情趣。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應關注地方戲人才的培養,有條件的省市,可以依託地方綜合性大學或藝術院校,培養地方戲人才。對目前仍有傳統劇目片段留存的瀕危劇種,可以與博物館結合,抓緊錄音、錄像。加強地方戲的輿論宣傳,媒體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柯軍:創建多功能活體昆劇博物館

  2001年中國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而創建具有非物質特色的多功能活體昆劇博物館,是建設昆劇生態區的有效途徑。新型昆劇博物館是昆劇表演院團和昆劇博物館的綜合體,是一所兼容收藏、文物陳列、表演陳列、藝術傳承、創作、教育、學術研究等多種特有功能的、可流動的活體博物館。在這所昆劇博物館裏,應建有廳堂紅氍毹、各類倣古戲臺、水上戲船、現代化劇場等,並上演各種時期的傳統劇目。博物館既可以邀請海內最著名的昆劇表演藝術家來館加盟,又可以派遣演出分隊攜帶文物複製品在各地巡展巡演,形成一個流動的博物館。戲校畢業生進院團後必須在老演員較長時間的幫帶下才能獨立創作和不斷積累,要讓活體昆劇博物館成為青年演員學習歷史、繼承藝術的第二母校。

  江蘇省昆劇院具備了創建新型昆劇博物館的基本條件,但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必要的經費扶持,同時需要吸引社會民營資本的介入。江蘇省盛世寶玉有限公司與江蘇省昆劇院合作,在用民間資本激活文化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盛世寶玉公司投資人倪國棟一次採購了2008年360個專場,向南京市民和國內外昆劇迷作免票的公益演出,隨後還將繼續投資在全國29個主要城市、世界26個國家作公益性巡演。保護崑曲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就需要全社會有識之士共同參與,才能形成合力,營造良好氛圍。

 

責編:劉瓊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