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海 劉雙舟 各執一詞
馬未都 趙忠祥 接受採訪
你去過拍賣行嗎?你在拍賣行拍過藏品嗎?説一千道一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如果只是一件藝術品則罷了,但藝術品一旦進入市場流通領域,他往往可能價值上千萬,所以利益是非常大的,那麼究竟這個出現責任以後,應該是由誰來承擔呢?
本月6日,著名畫家史國梁、今日美術館張子康館長、上海經貿律師事務所的律師王建軼、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鳳海、華晨拍賣公司總經理甘學軍、以及小説《人蟲》的作者劉一達,坐客中央電視臺經濟與法春節特別節目——經濟與法辯辯辯,與現場觀察團、觀眾一同探討拍賣行該不該保真這一飽受爭議的熱點話題。
場內唇槍舌劍
關於拍賣行的的話題屢見不鮮,而拍賣行到底該不該保真更是從古至今人們爭論的焦點。場上嘉賓兩方對壘、各執一詞,主要從拍賣行該不該保真、能不能保真、以及拍賣法的完善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鳳海認為拍賣法裏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誠實、信用、公平,拍賣公司只掙錢不擔責,只有權利沒有義務,是一種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然而,由於藝術品鑒定的複雜性,沒有一個拍賣行可以百分之百的對自己的拍品作出保真聲明。包括劉雙舟在內的眾多嘉賓都認為拍賣法本身存在著缺陷,拍賣行應該保真,但是很多時候卻不能保真。而作為當天觀察團的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金運昌也表示:任何鑒定家都不是包治百病的全科醫生。
史國良、吳樹、劉雙舟等嘉賓也對現行拍賣法的不完善表示了擔憂。史國良甚至提出説拍賣法不但不能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些拍賣行藏污納垢的保護傘。劉雙舟也表示法律永遠是有漏洞的,要想真正的做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光靠法律去規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拍賣行業在接受法律的他律的同時,應該有他自己的自律規範。拍賣行該不該保真的問題,主要是道德層面,而非法律層面的。
場外真知灼見
除了現場嘉賓的各方觀點之外,節目現場也通過小片的方式將一些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的觀點呈現出來。多數收藏者雖然知道拍品保真在操作上的難度,還是認為拍賣行應該為其拍品的真偽負責。甚至有收藏者稱:“什麼東西都可以三保都可以退貨,憑什麼你這麼貴重的東西就不能退貨啊!”
對於相同的問題,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趙忠祥、收藏專家兼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也接受了場外採訪。同樣作為藝術品愛好者和收藏家,他們明確地表示了藝術品鑒定的複雜性,認為拍賣行要做到百分之百的保真是絕對不可能的。馬未都還提及了歐洲歷史上倣造的古羅馬雕塑的例子,以此證明,它矇騙了整整一代人,而不是一個人。
的確我們中國的拍賣業剛剛走過短短的一段歷程,它有很多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不管怎麼説,我們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隨著我們國家藝術品管理條例就要出臺,藝術品市場也許會變得凈化一些。我們可以想見,如果我們買方賣方和藝術家,每個人都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儘自己的權利,一定能夠享受自己相應的利益,讓我們各個方面用自己的誠信來構築我們的底線,用誠信來共同構築我們整個拍賣業藝術品拍賣市場更輝煌的明天。
責編: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