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鼠年將至,中國長江流域及南方連連遭遇寒冷、雨雪、冰凍天災,持續時間之長,影響範圍之廣,歷史罕見。在中國政府展開有序的抗災救災行動之時,外國媒體也十分關注,很多媒體都擔心,中國的雪災會影響中國製造的供應,從而影響全球經濟。
如日本共同社的報道説,由於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尚未解決,物資流通線也受到重創,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要完全恢復生産尚需時日。由於日本和歐美的不少廠商均從中國採購原材料和零部件,如果中國的出口受阻,恐怕也將影響到世界經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則認為,雪災將影響世界一些基礎物資的流通,預計中國的一些礦産等原材料,如鋅礦,會減少産量,這將導致世界金屬製品價格普遍上揚。
與以往對中國遭遇自然災害的報道對比來看,本次世界媒體對中國災害報道的關注重點,有了非常大的轉變。以往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災害時,大都有一種這只是中國的事情的心態,或同情,或幸災樂禍,或無理批評中國的環境政策。而本次對中國雪災的報道,卻以經濟影響為中心,從災難渲染的角度,轉移到經濟影響的方面來了。
西方媒體報道態度的轉變,和近些年中國對外宣傳所收到的成效不無關係,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製造”對世界的重要性在此時凸現出來了。自然災害或者是突發事件,往往會突然中斷世界經濟的某種聯絡,或者是某種産品,或者是某種産業。就像失去才知道可貴一樣,經濟聯絡的中斷或者驟然變化,會讓世界更能體會到某個經濟體的重要性。如最近南非大停電,使得世界黃金價格和白金價格迅速上漲,這是對南非作為世界第一産金大國的重新確認。又如,1999年台灣大地震,導致世界IT産品,尤其是筆記本電腦産品價格的飛漲,使得世界認識到台灣對世界IT産品的無可替代性。
而這次中國雪災,將有可能影響到“中國製造”的對外輸送規模和速度,考慮到中國貿易規模佔據到世界第三位,出貨量可以説是非常之大,而且出口的産品大都是人們所必須的生活用品和基礎工業用品,世界各國對此心存擔心,就可想而知了。
2008年,全世界都聚焦關注中國,國際社會大都認為,2008年是中國年。全球關注中國的焦點,一是中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並將更加開放、透明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悠久文化、繁榮經濟、和諧社會等和平發展的硬軟實力;二是在美國因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情勢下,中國將取代美國引領和支撐世界經濟的增長。
而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僅僅是中國的需求,還有“中國製造”對世界的供給。在美國連續降息救市的時候,美國人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價廉質優的産品來緩和通脹的陣痛,同樣在經濟發展緩慢、貨幣升值的西歐,以及經濟出口市場高度依賴中國作為中轉出口地的日本,都不願意看到中國製造的供應受到天災的影響。
雪災凸顯了中國製造對世界的重要性,這有點出人意料,也是對前一段時間,一些西方國家有意抹黑中國製造有力的回應,當時有人為製造噱頭,竟搞起“一年不用中國製造”的體驗活動,現在又是中國製造,聯絡起了中外對中國雪災的共同關注,讓世界一起感受什麼是寰球同此涼熱。(辛繁作者為媒體評論人士)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