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09年度5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CPI同比下降1.4%,環比下降0.3%。與4月份相比,同比跌幅縮小0.1個百分點,環比跌幅擴大0.1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月相比,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下降7.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10.4%,降幅比4月份分別擴大0.6和0.8個百分點。
對於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袁鋼明認為這表明國內投資與消費的需求仍無起色,中國經濟仍然處於繼續走弱的態勢。
袁鋼明認為“對於5月份的CPI我們大多數人估計會是下降1%-1.3%,而統計局公佈的數據要超出我們的預期,這説明有新的因素導致物價繼續下跌。”
“而5月份的PPI跌幅更是超過我們估計的6-7%,這説明前期國家的投資並未真正拉動原材價格的上漲,間接表面這些投資的實際效果非常值得擔心。”袁鋼明進一步解釋説,鋼鐵、石油的價格都在上漲,反映生産資料價格的PPI卻仍大幅下跌,這意味著國家投資下撥到地方後並未起到當初預想的作用。袁鋼明認為,地方上報的投資成果與真實的價格數據背離再次證明各個地方虛報的成分很大。
對於很多機構未來的通脹預期,袁鋼明表示在未來1-2年通脹都不可能發生。袁鋼明介紹説,目前國家的投資和貸款大多都發放給政府項目或財政項目,而沒有發放給急需用錢的中小企業或居民手中,説明政府在加大經濟刺激政策的同時也在極力防止短期內通脹的發生,防止經濟出現過熱的情況。
但袁鋼明也表示,國家投資和貸款投放給政府項目或財政項目也可能導致經濟低效和壞賬的産生,不利於國內經濟的復蘇。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