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杭州地鐵施工過程當中的塌陷事件,引得了社會各界對它給予了廣泛的關注。而回顧過去,許多事故發生後,相關人員出面道歉的事情,也常常出現。比如11月10號,海南省三亞市上百名出租車司機宣佈停止運營,三亞代市長王勇在聽取各方意見後,表示市政府向出租車表示道歉;11月14號上午,上海商學院內,一女生宿舍發生火災,四名女生從六樓跳下逃生,當場死亡。儘管火災發生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當中,但是面對過期的未使用過的滅火器,面對悲痛的家屬,上海商學院一位系主任周勇跪地向遇難學生的家長表示道歉…
CCTV-2《今日觀察》欄目主持人陳偉鴻與評論員何帆、張鴻仔細剖析:一邊是嚴肅的官員問責,一邊卻是頻頻發生的事故,社會管理工作,官員們怎樣做,才不會總在亡羊補牢?
何帆:老百姓不需要“馬後炮”,需要“馬前卒”
(何帆《今日觀察》評論員)
杭州地鐵事故里,“程序”一詞被頻頻使用。在行政過程中,程序似乎變成了一個官僚主義的藉口。到最後,其實就是官僚主義害死人。
再來看官員的道歉,我覺得政府官員頻頻道歉是一個信號。表明現在公眾對官員的要求已經改變了。過去政府的管理有點兒像開一個批發店,只要做幾件事情就行。比如説只要GDP增長很好,只要地方的投資上去了,大家都會很滿意。因為只要經濟增長,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提高就可以了。
但現在不是那麼簡單,這些官員有點像在開一個零售店了,要管的事情太多了,越來越多涉及民生的利益。所以現在官員要學會運用新的和公眾溝通的方式。過去官員習慣在科層體制中層層彙報,然後對下級命令,缺少和公眾溝通的經驗。現在必須要學會面對公眾。因此,犯了錯誤之後,首先要學會向公眾道歉。我覺得這是官員和公眾溝通的第一課。
可是我們現在看到出了問題之後,官員都出來道歉,而且出現了問責制。首先要承認這個道歉是好的,是一個認真的認錯的態度。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決不能老道歉,因為道歉的邊際收益是在遞減的。第一次向公眾道歉的時候,那是一聲驚雷。但是以後老道歉,到最後變成一聲嘆息。
現在老百姓需要的不是馬後炮,需要的是馬前卒。百姓不希望引咎辭職,是希望官員在位置上好好為百姓服務。所以僅僅有道歉和問責是不夠的。要更進一步調整執政的方式什麼?
張鴻:要提防有人把道歉變成擋箭牌
(張鴻《今日觀察》評論員)
為什麼對這樣一種即使非常誠懇的道歉,大家卻依然不太買賬?
因為誠懇可能發自內心,但有時錯誤是可以在事發前制止的。道歉不是手段,提前避免事故的發生才是官員的職責。。
我們現在要提防有人把道歉變成擋箭牌,就是道歉了,就不再受處罰了。
公務員環節的設置很重要。首先要想清楚,需要什麼設置,需要什麼樣的程序才能避免有災難發生?
另外,要加強和公眾的溝通,因為公眾有知情權的。所以當遇到問題時,除了想到向領導彙報,現在必須還要第一時間向公眾彙報。細節決定成敗。
整個社會都對官員的管理行為進行了變革,提出了自己新的要求,那麼官員如何才能夠讓自己轉變成為社會管理的服務者?
董克用:設定公務員職位 絕不是為了去道歉
(董克用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進了公務員隊伍,成為公務員,應當做什麼?應當怎麼做?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花了老百姓的錢,花了公共財政的錢,設了一個職位,那麼這個職位是幹什麼的?職責是什麼?絕不是給他一個位置,假如沒有出大事故,他就沒事幹。要等到出了問題,他才趕快去救火。救不好了,道個歉就算完了。關鍵是要從管理上,從細節上要入手。要確定公務員的每個職位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需要他?老百姓期望從他們那裏得到什麼樣的公共服務?我覺得這是公共服務型政府,最基本的一個出發點。
何帆:官員要學會從細微處管理社會
(何帆《今日觀察》評論員)
官僚主義的表現在辦公室裏面管理社會,不深入民間去管理社會;表現在電話裏和民眾溝通,而不是親自去聽百姓需要什麼;表現在會議上去解決社會的矛盾,不是深入到民間,去聽民間的疾苦。
這個態度老百姓肯定是以後越來越不能容忍的。
官員要善於乾大項目,但也要同時學會幹小事情。要學會從細微處去管理社會,只有細微的管理,才能夠知道樓道裏頭,到底有沒有滅火器?才知道地鐵裏有沒有安全員?否則會一直浮在天上。不能深入民間,就無法解決好問題。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間:週一至週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