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汽車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媒體評説:收購悍馬未必收穫強悍

 

CCTV.com  2009年06月05日 11:0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京華時報  

  美國老牌汽車巨頭通用汽車轟然崩塌,金融危機再次席捲到實體經濟,這時候一個不出名的四川民企橫空出手,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出資收購悍馬,將享有使用悍馬品牌的權利並獲得其關鍵高級管理層及營運隊伍。這頗有些亂世出英雄的意味,世人驚呼這又是一例蛇吞象。

  誠然,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至今,確實誕生了一批快速成長的不差錢的民企,然而據四川騰中人士表示,騰中重工收購悍馬資金只有一部分來自企業自有資金,另一部分為銀行貸款。也就是説,儘管交易雙方對交易價格諱莫如深,但是這筆想必價格不菲的交易若成交,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將從中國的銀行貸出。顯然,這次收購已遠遠超出了該民企“個人愛好”的範疇。

  首先來看看通用悍馬。把通用破産的原因僅僅歸於大的環境如全球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恐怕並不全面,在油價上揚的背景下,悍馬幾乎是“綠色、節能、環保”的反義詞。悍馬在美國是一個失敗的品牌,以其巨大的耗油量,正在被北美市場拋棄,想在美國盈利已經不可能。

  悍馬公司總部和生産部門仍將設在美國,對於一個偏在中國西南的企業,如何去有效掌控悍馬經營以及後續資金的儲備,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況且悍馬目前3000個崗位上的員工,其整合成本令人難以承受。如果哪一天要將悍馬這3000個崗位上的員工都裁掉,按照每人支付100萬—150萬美元的慣例,尚需45億美元資金。

  況且,在中國市場,去年悍馬只售出了69輛車。就算依靠內需增長的力量再擴大若干倍,這個銷售市場,夠撐得起這個大量失血的病夫麼?騰中究竟需要輸多少血才能拯救這個病入膏肓的“西風瘦馬”?

  其次,關於跨國收購,太多的教訓可以成為前車之鑒。中國公司收購國際資産不是頭一遭了,前些年TCL接連並購施奈德電視、收購湯姆遜彩電、收購阿爾卡特手機等等大並購,直到聯想當時收購IBM的PC,屢屢巨虧的現實都把他們從理想的天空打回了原地。況且聯想與騰中重工,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騰中重工的消化能力,著實堪憂。

  而日本的前車之鑒足以提醒中國企業,資本運作遊戲的餡餅背後更多的是陷阱: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人到美國大肆收購,得意之作就是日本三菱集團下屬的一家房地産公司以1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洛克菲勒中心,轟動一時。然而,美國把傳統産業的大包袱擱到了日本人肩上之後,用迅速換來大筆急需的資金來發展高科技産業。到1996年,三菱集團房地産公司宣佈洛克菲勒中心項目破産,以3.08億美元的價格,加上8億美元的債務,賣回給美國人(其中包括洛克菲勒家族)。日本商人被老辣的紐約大佬們狠涮了一道,與之相伴的是日本經濟由盛轉衰。

  最後,我們再回過頭來想一想,做大就一定能做強麼?近年來,資本運作的概念越來越走紅,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産生了一步登天的取巧和浮躁心理。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倘是獅子,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豬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如果沒有實力,盲目擴張,有很大的風險,規模大了行動不便,更容易被吃掉。

  在金融危機中抄底,趁勢發展壯大,這種機遇只屬於已經做好準備的企業個體。但應該充分估量海外市場和交易後整合的風險,要用專業的團隊把其他方面的風險盡可能降到最低。

  美國金融危機已經讓我們看到了“資本”過度使用的負面效應,整合資源的萬丈雄心或許應該更多地結合深入行業本質的精進努力。

  做大未必等於做強,其中的關鍵還是要做“對”。(特約評論員 白嶺)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