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經濟頻道 > 財經評論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經濟述評:物價調控應標本兼治

 

CCTV.com  2009年06月02日 14:0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雖然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幾個月負增長,但是隨著保增長、擴內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暖的跡象,通貨緊縮壓力得到緩解。

  世界經濟尚處在深度衰退之中,這意味著我國物價下行的壓力依舊存在。近期一些數據顯露,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暖的跡象,物價回升的動力逐漸增強

  前不久出爐的4月份物價指數顯示,CPI和PPI同比降幅擴大,但環比降幅縮小或止降回漲。4月份CPI同比下降1.5%,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出現負增長;PPI同比下降6.6%,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出現負增長。但從環比來看,CPI下降幅度有所減緩,3月份下降0.3%,4月份下降0.2%;PPI環比降幅逐月縮小或止降回漲,1月份下降1.4%,2月份下降0.7%,3月份下降0.3%,4月份上漲0.2%。1-4月CPI同比下降0.8%,PPI同比下降5.1%。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物價走低可謂寰球同此涼熱。受前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國內産能過剩、企業利潤下降、外需明顯萎縮及翹尾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各類物價全面走低,而且未來幾個月還將有一個慣性走低的過程。如今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衰退之中,這意味著我國物價下行的壓力依舊存在。

  不過從近期國內外環境看,通貨緊縮的壓力在逐步得到緩解。前4個月的一些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出現了企穩回暖的跡象。1-4月,信貸規模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均創下近年來的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加大通脹壓力。隨著國家刺激經濟發展和消費的措施不斷跟進以及前期調控效果的逐步釋放,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啟動和翹尾因素的衰減,6月1日又上調了汽油柴油價格,我國物價回升的動力逐漸增強。從國際看,世界已出現了積極變化的苗頭,世界多國為“救市”大開印鈔機,並把利率降至零附近,這些舉措將緩解通縮壓力。5月28日,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BDI)站上3298點,創下年內反彈新高;受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大幅減少的影響,5月29日,紐約商業交易所7月期原油合約收于每桶66.31美元,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其他商品價格也開始回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空間已經不大。短期內我國通縮壓力仍大於通脹,但物價回升的動力正逐漸增強。

  過去的一年間,我國CPI上漲由發力到乏力,食品類價格漲跌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抓住食品類價格這個龍頭,我們就掌握了調控物價的主動權

  回顧過去的一年間,我國CPI漲幅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變化。CPI漲幅于去年2月份達到8.7%的峰值後便掉頭向下,到今年4月份已為負增長1.5%,落差為10.2個點。我國CPI上漲由發力到乏力,是由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食品類價格漲跌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據統計,2008年CPI上漲5.9%,其中因食品價格上漲拉動CPI上漲4.65個百分點,佔CPI漲幅的78.8%。今年4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漲幅由2008年4月份的上漲22.1%回落到下降1.3%,拉動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44個百分點。其中肉禽及其製品由2008年4月份的上漲47.9%回落到下降13.5%,落差為61.3個點;食品類價格的起伏變化成為左右我國CPI漲跌的主要表現形式。

  食品在我國CPI中約佔33%的權重,其變化對CPI漲跌舉足輕重。從這個角度去講,抓住了食品類價格這個龍頭,我們就掌控了CPI變化的主動權。因而,我們要穩定物價,就要密切關注食品類價格起伏變化的深層次原因,及時採取有的放矢的對策,以避免物價出現較大的波動。

  更進一步講,我們抓住食品類價格這個龍頭,不僅是用價格監管的方法調控物價,更重要的是標本兼治,跳出價格抓價格,把宏觀調控的著眼點放在加強“米袋子”和“菜籃子”的投入、生産、供應和市場穩定上,放在加強制度建設和完善價格監測預警系統上。“米袋子”和“菜籃子”穩,物價方能穩。

  目前國內外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為我國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提供了難得機遇。只有理順價格體系與調控物價並重,才能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相對穩定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絕大部分商品的價格已經全面放開,市場化價格機制初步形成,但因種種原因,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相對滯後。資源性産品價格如不能真實地反映資源市場供求關係和稀缺程度,最終將會導致企業決策的失誤和政府調控的乏力。儘管社會各界對資源性産品價格進行改革已達成共識,但由於考慮到各方因素,我們在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步伐上躊躇不前。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國際大宗商品處於較低水平,目前我國物價水平較低,資源供需矛盾相對緩和,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為我們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提供了難得的機遇。4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今年重點推進的改革任務之一是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繼去年12月19日我國出臺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之後,今年5月7日,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根據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5月25日,《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的通知》公佈。意見要求,大力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節能環保體制改革,努力轉變發展方式。

  據悉,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已上報,其改革思路是建立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挂鉤和動態調整的機制,逐步提高價格水平,未來國內天然氣價格和原油價格挂鉤。

  一系列舉措顯示,政府已經開始積極穩妥地推進資源環境價格改革,加大了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的力度。雖然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會增加各方成本,但長痛不如短痛,只有理順價格體系,我們才能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相對穩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要建立的是一種“政府調控市場,市場形成價格,價格引導資源配置”的經濟運行機制,形成“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雙管齊下、相得益彰的局面。用“看得見的手”對部分商品價格實施調控或監管是必要的,是維護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但從長遠來看,我們應立足於用“看不見的手”來理順價格體系,形成以市場為主的價格形成機制,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價格體制條件和政策環境。(記者 石方川).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