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1日發佈《中國經濟轉型30年》報告認為,如果將工業化進程按照工業化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劃分,並將每個階段劃分為前半階段和後半階段,自2005年起中國整體上進入了工業化中期後半階段。
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工業高速增長的30年,其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工業中的地位也得到不斷提升。無論是從工業總産值和工業品産量,還是從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和工業品進出口情況看,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大國。如果將工業化進程按照工業化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劃分,並將每個階段劃分為前半階段和後半階段,通過對經濟發展水平、産業結構、工業結構、就業結構、空間結構等多方面指標進行計量分析,結果顯示2005年中國整體上進入了工業化中期的後半階段。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工業國際化走過了一條“漸進式”發展的道路。從整體進程上看,中國工業國際化走過了探索階段、初步發展階段、快速發展階段。從投資方式上看,也由最初以現匯、技術和管理投資為主,發展到新建投資和跨國並購並重。從投資領域上看,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紡織服裝、家電、通訊設備製造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不斷在國外設立投資項目,加入到國際分工的行列。從投資地域上看,從有限的發展中國家,逐步走向了全世界範圍。
相關鏈結: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