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養老是目前擁有年金業務全部牌照的3家險企之一,年金受託管理資産規模居行業首位
對企業年金業務覬覦已久的中國太保,終於獲得了一個插班的機會。
中國太保昨日公告稱,將斥資近5億元增持長江養老險公司,交易完成後,中國太保將成為間接持有長江養老51%股份的控股股東。目前,相關的交易文件已經簽訂,但交易仍需獲得國資管理部門及保監會批准。此次交易若成功,也是國內保險行業首例同業並購。
長江養老是目前擁有年金業務全部牌照的3家險企之一,去年其企業年金繳費規模佔整個市場的10.5%,受託管理資産規模則居行業首位,佔整個市場的47%.
彌補太保年金業務空白
太保昨日公告稱,通過旗下太保人壽以1.7025億元受讓上海國際集團手持的長江養老1.135億股,同時再以約3.28億元認購長江養老定向增發的約2.18億股。收購價為1.5元/股,此次太保合計共投資4.98億元。交易完成後,中國太保將成為間接持有長江養老51%股份的控股股東。交易仍需獲得國資管理部門及保監會批准。
太保覬覦養老險牌照多年,國內大型保險企業中,唯獨太保旗下缺失養老險公司。儘管2007遞交養老險公司牌照申請已久,但至今未獲監管部門批准。而長江養老整體承接的企業年金規模,或其年金的業務的全部牌照,都是太保眼中的肥肉。
企業年金管理,共設立受託人、託管人、賬戶管理人和投資管理人四張牌照,除了託管人只能由商業銀行擔任外,其他3項業務保險機構均可承擔。其中受託人係年金管理者中的核心角色,國內具有該資格的保險公司僅平安、太平、國壽、長江養老和泰康五家,而擁有全部3張牌照的,則只有平安、國壽、長江養老三家。
長江養老險公司實力雄厚,由上海國際集團、中國太保、寶鋼集團、上海機場等多家總部設在上海的企業于2007年發起設立,已擁有受託人、賬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三項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並已接受上海市原有企業年金整體移交。根據審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長江養老受託管理規模達到222.61億元,位居行業首位。
中國太保具備廣泛的銷售渠道和較強業務拓展能力,但由於沒有申請到養老金牌照、且只具備企業年金賬戶管理人資格,企業年金業務發展停滯不前。而長江養老擁有年金業務的全部牌照、政府背景較強、但新公司缺乏銷售渠道和業務拓展能力。海通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潘洪文認為,此次交易將能發揮兩家公司資源優勢和協同效應,並彌補中國太保企業年金業務線的空白。
或為滬金融整合平臺
除了獲得年金市場入場券的戰略意義外,太保此次收購長江養老險公司還有更深層的意味。“此次入主長江養老是上海市政府支持太保發展,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太保的重要信號”,光大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肖超虎對本報記者表示。
長江養老原本為上海國際所控制,其管理層來自浦發銀行。一般認為上海國際在長江養老中的主導權更大,此次能夠讓太保入主,實際上表明了上海市政府對其的支持,也是其對保險類資産重新整合的方向。肖超虎認為,近期上海將要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保險業的發展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上海市持有的保險類資産可能進一步整合與發展,太保在其中將成為一個關鍵的平臺。
此外,上海市試點養老保險費部分稅前抵扣的優惠政策有望近期獲得批准,這無疑有利於長江養老發揮根植上海的優勢。安信證券高級行業分析師楊建海認為,長江養老與上海接近6000家企業已建立業務往來,上海個人稅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正式開閘後,長江養老將有助於太保提高在該項業務中的市場份額。而此次收購交易完成後,太保和長江養老之間應能産生很強的協同效應,中國太保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將能與長江養老的區位優勢相結合,從而佔據上海養老保險市場的優勢地位。
長期利好市場反應溫和
“這是市場期待的利好消息實現”,中金公司分析師周光表示,增持和控股長江養老對太保來説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次收購的時機恰當,儘管此次交易無法在短期內為中國太保帶來顯著的利潤貢獻,但將非常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由於此前漲幅不少,昨日太保上漲4.05%,收盤價為18.26元。“太保在一季度業績公佈當天重挫7%,其後幾個交易日出現了反彈,但力度尚不充分。我們認為這種恢復的空間仍然存在”,肖超虎認為,太保追求長期的業務結構優化而不惜承受總保費收入負增長的壓力和陣痛,轉型的決心清晰可見,“得益於傳統分紅期繳業務保費的快速增長,公司的內含價值可能反而增長更快”。
責編:谷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