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利《香枝木月洞門架子床》
紅木專家楊家駒現場講解紅木知識
近年來,由於原材料的稀缺,紅木傢具收藏和消費市場不斷升溫,其身價也一路飆升,一套紅木傢具動輒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而這種高利潤的誘惑,使得市場上常現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紅木傢具。這不但動搖了藏家的信心,也擾亂了市場的健康發展。“誠信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失去了誠信必然會失去市場。”日前北京愛家紅木大觀樓總經理王艷對記者説:“為了嚴把質量關,我們在業內率先提出了‘材質保真,假一賠二’的經營策略,引導商家有序經營,並且通過開展‘週末大講堂’,讓專家學者現場講解,向大眾消費者和收藏者普及紅木相關知識。”
工序上走捷徑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2000年國家出臺了《紅木》標準,在此標準中規定只有用紅木芯材製作的傢具才能稱為全紅木傢具。但因紅木內涵豐富,大眾收藏者對相關知識缺乏了解,一些小作坊就一哄而上,木工、雕刻工藝落後卻大手筆製作,這既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又是對於寸木寸金的紅木資源極大的浪費。
據王艷介紹,紅木傢具作假的手段多種多樣。最主要是以次充好,例如,同樣是花梨木,巴西花梨木每噸價格數千元,緬甸花梨木每噸就高達數萬元;其次是以假亂真,在普通木材或次等紅木的表面涂上一層貌似高檔紅木色彩的漆,蒙蔽消費者的眼睛。
同時,製作工序上急功近利也影響著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提高效率,有些紅木製作者放棄了傳統手工斧鋸刨等工具,取而代之的是電動車床工具,這樣做的東西個性就少了;關鍵部位連接處本該用“榫卯”,現在卻使上了膠或釘,長榫短做,偷工減料,紅木傢具壽命和品位也相應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