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品牌弱勢: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短板”

 

CCTV.com  2008年10月31日 09: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經濟網  

  前不久,某國際知名雜誌和傳播機構共同發佈“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國品牌無一上榜,而在一項美國民意調查中,三星、豐田竟被誤認為中國品牌。業內人士認為,品牌將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所面臨的致命“短板”,中國品牌弱勢亟待改變。

  中國大企業缺席全球品牌“盛宴”

  由美國《商業週刊》雜誌與國際品牌集團合作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從2006年連續發佈三年來,中國品牌在這份全球百強品牌名單難覓蹤影。“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顯示,可口可樂公司以666.67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居榜首,除美國企業外,日、德、法等各國均有企業上榜。

  今年7月,由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的今年度“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35家中國大企業赫然入圍,其中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三家位列百強,分別是第16位、24位和25位。

  知名廣告傳播學者、廈門大學教授陳培愛告訴記者,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已有170萬個品牌,其中有數以萬計的大企業擁有中國名牌,卻在全球品牌百強中沒有一席之地,讓人遺憾。

  我國不缺世界百強企業,為何沒有世界百強品牌?陳培愛説,原因之一是,中國品牌與國際品牌相比較,在知名度和美譽度這兩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美譽度方面。美譽度不佳的重要原因是産品的公信力不高,産品的穩定性不好,産品的科技含量欠缺。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世界百強企業與百強品牌的評估標準不同。”陳培愛説,世界百強企業評估的主要依據是企業的年銷售額,中國石化以1592.6億美元的年銷售額成為在世界500強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豐田公司。而“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評估指標是“品牌價值”,在“2008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最低進入門檻為33.38億美元,我國還無一品牌能夠取得“門票”。

  品牌弱勢將成致命“短板”

  藍海國際傳播促進會在9月下旬公佈的美國民意調查中問及,“美國人知道的中國品牌有哪些”。結果顯示,42%的人想不到任何中國牌子,大部分被提到的品牌不是中國品牌。三星、豐田、尼桑等竟被不少的受訪者誤認為是中國品牌。

  陳培愛認為,從中國品牌缺席全球百強,到中國品牌被美國民眾誤認,都是中國品牌長期積弱的突出表現。中國品牌弱勢如長期延續,將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致命“短板”。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品牌的弱勢與國家競爭力的逐步增強越來越不能成正比。從國家競爭力發展來看,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已升至世界第四位,貿易總量升至第二位,彩電、洗衣機、冰箱、服裝鞋帽等多達百餘類的産品居世界産量第一位。

  福建晉江一大型製鞋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晉江鞋與美國耐克鞋的製造成本只差幾美分,但兩者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卻相差10倍,甚至更大。“原因就是晉江鞋的品牌價值還遠不能與耐克鞋相提並論,這種現狀將使中國鞋業難以擺脫處於國際産業鏈底層的困境。”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張炳光認為,中國品牌現在不僅難以拓展國際中高端市場,反過來,在國內消費市場,頂級名牌也幾乎都被國際品牌所壟斷。

  張炳光説,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逐漸擴大可以證明這一點。上個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因其填補相關市場空白而取得巨大成功。在巨大商機的誘惑下,非常可樂等上百個國産可樂品牌紛紛誕生。然而短短幾年過後,國産可樂品牌逐一消亡,原有的可樂企業大多數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收購為加工車間。現在,可口可樂又打起了匯源果汁的主意,企圖再度壟斷中國果汁飲料品牌。

  中國品牌弱勢亟待改變

  福建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丁世忠認為,中國品牌弱勢亟待改變。中國企業目前主要的競爭優勢是成本優勢和産品優勢,最欠缺的是品牌優勢。只有不斷提升産品品牌的競爭力才能最終使得中國經濟走向世界,實現真正的民族復興。

  陳培愛説,中國品牌在全球崛起,首先要提高品牌的公信力,就要以國家的整體力量進行塑造,而非單個企業所能完成的。國家要通過引導和政策扶持,為企業品牌公信力的提高提供新動力,同時還要加強品牌成長的文化環境建設。

  其次,品牌重在“創”。綜觀世界知名品牌,工業産品的具體品牌都突出“創”。而我國企業品牌是組合式的,並不是“創”出來的,品牌沒有良好的基礎,因此有量的優勢,而沒有品牌信譽的優勢。最典型的就是,進入“世界500強”的35家中國企業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將行業內許多“小舢板”企業捆綁在一起成為“大航母”,而不是一個個的具體“品牌”。

  丁世忠呼籲,政府應採取措施加大對企業創牌的引導力度:第一,比照國際慣例,加大在政府採購中對民族品牌的支持力度,重申政府支持民族品牌的態度;第二,將“熱愛國貨、支持民族品牌發展、支持民族經濟勃興”等內容直接納入中小學教材和有關課程,充實愛國主義的內涵;第三,建議由商務部等政府有關部門成立專門機構,專題研究如何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著手,加快提升我國國家産業形象,支持本土企業進行國際知名品牌建設工作;第四,在商業流通領域,建議商務部等有關部門對民族品牌的採購與經銷採取適當保護政策,杜絕排斥民族品牌現象發生;第五,建議財政部、商務部等對於知名民族品牌的自主創新,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植;知識産權部門也要加大對民族自主名牌在知識産權方面的保護,加大對造假、販假行為的打擊力度。

1111111

>>> 直擊華爾街風暴 <<<

222222

>>> 2008直擊美歐金融風暴 <<<

搶眼新聞

 
 

 潘石屹:房價不可能再跌了

 為什麼又是三聚氰胺惹禍?

 “炒房客”的“苦肉計”

 
 

 失真的“平均工資”

 美國出手仍闊綽買我國大飛機

 85後美女開網店月入5萬元

責編:李菁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