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報記者 孫迎娣/文
騰衝,雲南的一個邊陲小鎮,早在清代,此地為“流放之所”。而正所謂“禍福相依”,被流放的漢人在附屬國緬甸找到了一種特殊的石頭,此後,便世世代代以此為生。這種特殊的石頭就是翡翠,在此之前,軟玉是最“尊貴”的,而硬玉翡翠的出現,完全取代了軟玉的地位,成為“玉石之王”。也正是這個歷史上的原因,華人幾乎佔據了緬甸所有的翡翠礦場開採權。
緊接緬甸的雲南邊鎮騰衝、瑞麗、畹町的老百姓也因翡翠而富足。整個雲南省經營翡翠原石的商家就有600多家,且多數都集中在騰沖和瑞麗、畹町三個小鎮。
在瑞麗小鎮,有一個楊家村,這裡的人們同一祖先,也經營著祖先留下的唯一資源──翡翠。
翡翠在近30年的繁榮帶動了一大批翡翠專家的涌現,而在騰沖和瑞麗,隨處一問,就有可能是經營了幾十年翡翠的“老行頭”。這些“專家”與那些國內名氣十足的專家不同的是,他們所聊所講的都出自家族幾輩以來的“營生經驗”。他們非常的內斂,並不願與記者多聊。或許出於祖上的聆訓,或許出於樸實的靦腆,也或許出於不願露富的安全本能。
幾經週折,理財週報記者找到了楊家村的一名年輕的“當家”──楊牧仁。從生下來就含著翡翠長大的他,成長在翡翠的“耳濡目染”當中。還不到25歲的楊牧仁,聊起翡翠,非常的謙虛,但其實他已有經歷了20年的“鑒翠經驗”。
小時候的楊牧仁,最愛幹的事兒就是把院子裏的石頭拿來切,一切到好的料就會興奮個沒完,向爸爸炫耀老半天。自小的生活環境讓楊牧仁練就了自己獨特的鑒賞翡翠的道道。目前,尚在讀研的楊牧仁卻早已成為家族生意的接班人,性格叛逆的他為了“撇”開與父親的關係,不願直接繼續經營父親和叔叔的生意,而是辦起了自己的翡翠公司,還取了響噹噹的名字“翡翠王朝”。他説,他要建立第一個網上交易的翡翠王國。
理財週報:據説你們幾代以來都以翡翠為生,能聊聊你的家族翡翠歷程嗎?
楊牧仁:我們家那個村大部分人都姓楊,且多數人都世世代代以翡翠為生,目前瑞麗很多的翡翠珠寶商都是我們同一個村出來的。
我家早在清朝時期就開始經營馬幫,就相當於現在的物流公司,而主要的生意都是運輸往返于緬甸─雲南的翡翠毛料(未切開的翡翠原料石),到1993年,全國最大的翡翠貿易口岸騰衝被關閉之後,瑞麗就成為了緬甸翡翠流入中國的唯一一個陸路貿易中心,60%的翡翠毛料都從瑞麗進口到中國,是全球翡翠的四大集散地之一。從那時起,我爸爸那一輩開始就直接從事翡翠毛料的倒賣生意,把毛料從緬甸進貨,轉手賣給加工商。而那時也正逢緬甸政府政局不穩,山兵出沒頻繁,毛料經常被搶,從事翡翠毛料的買賣生意風險越來越大,而我們家族從1997年開始轉做翡翠的加工銷售生意。
從我記事開始,就記得家裏院子總是堆著很多石頭,小時候好奇,就跟著大人看石頭,有時也會約幾個同伴一起去“姐告玉城”賭石。
理財週報:何謂賭石?
楊牧仁:我們這有句行內話叫做“神仙難斷寸玉”,翡翠毛料的品色是很難辨別的,可以説現在沒有一個專家能肯定地辨別翡翠毛料裏面是上料還是廢料。所以行內都把買毛料叫做“賭石”。
其實,我從小就玩這個了。經常隨著大人去“姐告玉城”挑選毛料。“姐告玉城”裏來賣翡翠毛料的都是緬甸華人,他們通常也有很多是自家開礦並運石頭來賣,所以,在這裡是淘到好料最直接的渠道。
理財週報:你賭石有何經驗嗎?
楊牧仁:我賭石通常要從四點來分辨翡翠毛料的品色。首先,要了解清楚翡翠的産口,就是出自緬甸哪個礦口。不同的産口貨色特點不同,如有的産口的翡翠種水太嫩,不好,有的産口的翡翠種水老,翡翠的價值就高出很多。
其次,還要看翡翠毛料外是否有“蟒帶”和“松花”。若有像蟒蛇皮一樣的圖案或像松花一樣的圖形或同時都有的話,就是很好的料。
另外,行內有言“綠隨黑走”。若翡翠毛料外有黑色部分,其下就很有可能是綠翡翠(翠綠是翡翠的上上品)。另外,用高亮度的手電筒照射石頭,看其透光性如何,越透光説明其“水”越高,翡翠品質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