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經濟頻道 > 宏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如何看待震後糧食安全形勢

 

CCTV.com  2008年05月27日 13: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金融時報  
[內容速覽]  由於四川是我國商品糧生産基地之一,本次地震災情難免會減少災區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産量。專家認為,我國當前糧食供需總量上基本平衡,庫存可以保證市場供應和糧價的繼續穩定。對於大家關心的糧食安全現狀,董玉華認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産國和消費國,主要靠自給自足,每年進口的糧食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糧食對外依存度很低。

  由於四川是我國商品糧生産基地之一,本次地震災情難免會減少災區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産量。那麼,我們應如何看待當前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呢?專家認為,我國當前糧食供需總量上基本平衡,庫存可以保證市場供應和糧價的繼續穩定。

  回顧上世紀90年代後半期,中國曾經歷連續5年糧食豐收的喜悅。因此,90年代末,我國整體上出現了糧食總量供過於求的局面。但從2005年開始,糧價上漲使中國長期存在的糧食問題又凸顯出來。近段時間,由於國際上大米的持續漲價,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國越南、印度、柬埔寨和埃及先後出臺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意在保護本國的需求,這進一步增加了國際上大米漲價的預期。然而,在國際糧價大漲的背景下,我國糧價今年以來基本上保持穩定,這無疑令人十分欣慰。

  前些日子,糧庫中糧食儲備問題曾引起關注。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董玉華博士告訴記者,這一問題應該得到重視,原因一是糧食靠天吃飯,但中國自然災害頻繁,日前震驚世界的四川8.0級特大地震就是例證;二是我國人均耕地只有1.4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不到,並且耕地減少嚴重,1.8億畝耕地的紅線還在面臨考驗;三是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待提高;四是進口糧食的壓力加大,糧食調控機制尚待進一步完善;五是糧食供應存在區域性、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對糧食安全形成了挑戰。

  由於中國是個13億人的經濟轉型大國,正在由農業國向工業國邁進,工業的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9%,其中重工業佔了一半。工業的高利潤容易使資金和人力追逐工業和服務業,而忽視農業和糧食生産。因為農業和糧食生産靠天吃飯,不穩定性高,投入高産出低。即使國家通過減免農業稅,對種糧和農資綜合補貼,對糧食實行最低保護收購價等鼓勵政策,但較之進城務工的收益,種糧的比較收益和機會成本仍然較低,且不説農資漲價的因素。如果糧食的價格較非食物的價格太低,自然農民仍然不會選擇種糧。所以,鋻於今年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更應重視農業和糧食生産。

  對於大家關心的糧食安全現狀,董玉華認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産國和消費國,主要靠自給自足,每年進口的糧食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糧食對外依存度很低。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了有效的糧食調控制度,政府、企業、農民的儲備達5000億斤,高於國際上認可的糧食庫存佔年消費量17%-18%水準一倍以上,可以説,我國當前的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庫存充裕可以保證供應和糧價的穩定,我國不會出現糧食危機。

  就震災而言,雖然大地震導致四川省內大量農田被破壞,但畢竟四川只佔中國糧食總産量的6%。專家認為,由此造成的損失應該不會導致食品短缺或全國性物價大幅上漲。從全國來看,目前農業生産狀況仍然良好。因此,總體而言,國內農作物價格仍將保持穩定。

  從更高的層面看,作為重要的公共産品,糧食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安全,如何進一步採取得力措施來確保糧食安全?董玉華提出,首先是應提高農業和糧食生産率。我們已經嘗到了科技的甜頭,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使糧食産量大增,今後要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其次,應保持政策的穩定和連續性。前些年,出現賣糧難問題,對賣糧打白條等,説明我們的政策上有不到位的地方,這些年重視“三農”,建設新農村,加大財政投入,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才又上來了,今後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的政策,對農民多予少取,農業自給自足的政策要堅持下去,永不能變。應明確糧食責任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應千方百計調動地方政府、農産品加工企業、金融機構支農的積極性,支農功夫在“農”外,資金支持與配套政策措施缺一不可。同時,農業也應“走出去”,與糧食援外、農産品貿易加工等結合起來考慮。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支持和對糧食種植業的支持也應有區分,不能混為一談,以免影響糧食生産積極性。建議明確每年對糧食種植投入資金的增長比例,並與GDP增速挂鉤。國外保障糧食安全的好做法也可借鑒,如價格管制、補貼、實現出口限制、提高戰略儲備等。(周劍初)

責編:金文建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