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像“韓湘子”。
象牙自古就擁有“有機寶石”美譽。自商周開始,象牙就以其光潔如玉、堅實細密的質地而被王公貴族製作成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牙笏板”,而到明清時期,象牙與雕刻藝術的結合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地步。
象牙雕刻明清鼎盛
象牙雕刻自唐代開始已聞名中外,到明清時期更是達到鼎盛,其中明朝的象牙雕風更加圓潤細膩,而從清朝開始象牙微雕開始繁榮,曾經涌現出許多微雕名家巨作。
在記者面前,一字兒擺開兩件象牙雕件,分別為明末清初象牙雕全身佛像、清朝中期韓湘子吹笛全身象牙雕像等,一眼望去兩件雕件都具有衣飾靈動、手足豐腴秀美、面部表情纖毫畢現的共同點,但仔細觀察才發現雕風略有不同。只見於明末清初佛像造型更加圓潤柔和,手感更舒服貼切;而清中期韓湘子工藝更趨精細,形象顯得更加清麗逼真。
雕刻製作經五道工序
“明清的象牙雕刻都以小件居多,但在雕風與技法上卻有了明顯差別。”收藏家馬卓南表示,象牙雕刻製作要經過鑿、鏟、開臉、磨、彩熏五道工序,明代象牙雕刻主要採用“圓雕+浮雕”兩種技法相結合,雕件風格多以圓潤細膩的把玩小件為主;而清朝則在前兩種雕法的基礎上增加了透雕技法,工藝更趨複雜繁瑣,追求奢華效果。
清朝微雕在象牙雕刻史上佔據重要地位,曾涌現過一大批微雕名家巨匠。
鑒別象牙雕件價值看工藝與年代
隨著明清象牙雕刻身價倍增,市面上出現了不少的倣造品,馬卓南建議辨別真偽與價值主要看工藝與年代等。
■鑒別真假可從牙紋入手
區別真假象牙的重要標誌是看牙紋,真象牙的任何切面上都可以觀察到一種類似鏇削的線條,呈圓弧狀兩組交叉,而具菱形網格,也叫牙紋。
“現代的倣真象牙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樹脂類人工化學倣品,通過放大鏡觀察,會發現仿製的‘牙紋’紋路過於死板,並有凹凸之感;第二種是骨頭與角仿製品,一般骨眼較粗,硬度也比象牙脆,且骨、角製品沒有象牙的天然紋路,整體色澤較為暗淡;第三種是魚牙倣品,魚牙重量遠較象牙輕,韌性差。”馬卓南解釋。
■看年代與工藝
由於象牙代表了當時的工藝技藝,體現了文化特徵,年代越久的象牙收藏價值越高。同時,由於象牙價值的另一方面體現在雕刻上,因此雕刻工藝的高低也決定了象牙雕刻品價值的高低。(上官建慶)
責編:劉慧